[美食] 醍味坤記 甜味源記

看板Hong_Kong (香港)作者 (歲月靜好)時間18年前 (2007/08/20 14:00),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香江,總有些在地的美味,是他處無可取代的. 就如同在台灣時,我總惦記著家鄉市場內的那碗熱湯麵, 更多時候,我們品嚐的,其實是種氛圍. 坤記煲仔飯,小巧的一家店鋪,卻總是高朋滿座. 週六這天,香港友人去電預約,得了「八點半」的回答. 於是,一行四人便從中環的文華東方搭了的士(Taxi)前往上環打牙祭去. 坤記最有名的,是炭火煲仔飯. 這日,天依然落著雨,氣溫略略下降,入席後發現許多桌用餐客都點了火鍋, 幾番掙扎後,考慮到我們有限的胃袋,最後仍僅點了三款煲仔飯與一盤炸物. 鍋物,那就留給下一次對香港的期待吧! 店家貼心地送來了一壺熱茶, 入飲前,香港友人專業地幫大家洗淨餐具一番. 首先登場的,便是店內的人氣菜色, 也是港版雜誌中推薦的炸物-椒鹽九肚魚.(港幣38塊) 還沒吃進嘴裡,一陣椒鹽的香氣早已環繞在旁, 對魚類接受度越來越高的我,竟是一條接著一條的下肚. 鹹香有勁,魚品極鮮,炸粉薄透地令人吃不膩, 還有那切成碎丁後與辣椒熱炒的蒜味,使人允指回味. 最是難得的,提味與主角的比例適當, 不會有誰蓋過另一個角色該有的位置, 再加上這盤炸物吃不出油膩感,十分推薦! 簡單的白米飯與滑嫩的肉品,透過炭火慢煮的上好功力, 發亮的美食,一道道上桌,迎接的,當然是一聲聲的驚嘆. 坤記炭火煲仔飯,米食部分採用的是泰國長米. 據悉在香港,煲仔飯幾乎都是使用泰國長米. 吃到盤底的焦米時,那種獨特以炭火所引出的香, 竟然我想到了小時候路旁的米香, 雖然十分焦香可口,不過我還是習慣日本黏米飯. 滑雞與排骨的料理上,都充分地將食材的鮮甜引出, 特別是滑雞的口感非常柔嫩,令人想要一口接著一口吃下肚. 而非常傳統港味的臘味,初嚐原有些許不習慣, 豈料咀嚼在口內,卻是越吃越有味,搭配白飯一同食用,風味絕佳. 記得在行程公布的隔天,K笑說, 香港朋友問說怎麼吃完了坤記沒有源記呢? 鹹甜各一胃,尤其在甜品見長的香港,我又怎麼可能讓大家抱憾呢? 與坤記只相隔一條街,吃完坤記後散步到源記,不過三分鐘光景. 這店的招牌上寫著「甜品專家」, 在店內看到報紙訪問稿上寫著:源記究竟有多久遠的歷史了呢? 恐怕連店東也說不出精確的時間,只知應有超過百年了...... 非常香港風格的店鋪桌椅,就好似在港片中看到的畫面. 幾位不是太年輕的男士店員,都穿著白襯衫與黑褲子, 真是不像食店裝扮,不說還以為是上班族呢! 一份港幣5塊的全蛋雞蛋糕.口感不那麼綿密, 不過雞蛋味道明顯,看來用料應是很實在. 坐在店內約末20分鐘而已,不過這雞蛋糕卻已賣光一大籠, 內用外帶絡繹不絕, 我雖不特別偏愛,不過有機會來港,仍可一試. 如果要細究此行最使我懷念的甜品,源記這碗肯定是第一名. 香氣震人的芝麻糊,濃稠卻不死甜, 熱熱地一口接一口喝下,哪管肚子已經發出飽的訊號, 我仍是停不下嘴的喝個精光. 細心烹調過後的蓮子,大氣的一把混入芝麻糊中, 吃不到蓮子的苦味,軟綿綿的口感,這才是蓮子啊! 這一碗蓮子芝麻糊,實在帶給我太好的印象,餘韻在口, 讓我一度在離開源記前,甚想打包一碗蓮子合桃露, 而殘存的理智告訴我,美好的食物,一次輕嚐一道即可. 下回吧,或者我會為了它再度探訪上環. 心滿意足地吃了鹹又吃了甜, 落雨暫歇的周末夜晚,上環街頭, 見不著人潮與聲浪,慢慢地走著, 邂逅心裡的香港,也留存行旅間的美食遇合. 圖文網誌版 請參考: http://www.wretch.cc/blog/wdyu&article_id=8564335 -- 不要把回憶抱得那麼緊  只是唱了一首抒情歌曲給你     不一定能夠有人陪著你  孤單時要懂得照顧自己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20.30.242
文章代碼(AID): #16oIuCii (Hong_Kong)
文章代碼(AID): #16oIuCii (Hong_K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