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從藍色巴爾幹到彩色台北橋

看板CultureShock (文化衝擊)作者 (ss)時間16年前 (2009/06/05 05:34),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6.20(六)從藍色巴爾幹到彩色台北橋--張桂越《阿娜答的神祕世界》書友會 http://blog.roodo.com/smallidea/archives/9141709.html 時間:6.20(六)7:30pm~9:00pm 與談:張桂越(作者) 費用:150元{會員當次購書享全店書籍八五折優惠,其他商品全店九折優惠; 非會員當次購書可享全店書籍九折優惠,其他商品全店九五折優惠, 並可成為成為會員} 人數限制:預約報名22人(額滿可預約候補),現場開放3名。 地點:小小書房.小小Cafe(永和市復興街36號) 電話:2923-1925   Email:smallidea2006@gmail.com 報名方式:email或電話 2007年《追獵藍色巴爾幹》出版時,封面藍色神祕的馬賽克圖樣吸引了我的眼光。 一個女子跑到歐洲火藥庫去開設一人通訊社,想必不是什麼浪漫的旅遊札記。一九 九九年,台灣跟馬其頓建交, 二○○一年復又斷交,台灣的建/?斷交史彷彿幫我 們補充全球地理知識般,每建斷一個,大家便忙著打聽:在哪裡啊?而張桂越當時 就在那裡,經過這麼多年,書出版時,巴爾幹上的馬其頓不知道已經被歷史洪流衝 到何處,隔年,科索沃宣佈獨立,巴爾幹再度成為媒體聚焦中心,「拜科索沃之賜 」,藍色巴爾幹在書店也賣出不少本。 收到《阿娜答的神祕世界》書稿,一翻開她自謂「是浮萍就好了。一片葉子嘛,順 著水流輕輕鬆鬆。可惜我不是」,就笑了。我不認識她,但通過她的藍色巴爾幹、 一些人的口傳,那片任性地、不甘被風吹來吹去的葉子形象,不知怎地就浮現眼前 。我沒問大塊的企劃書名是啥意思,我想,看完書稿應該就會有解答。順著一篇篇 隨興的散文,有時捧腹大笑,有時眼眶也跟著就要紅了,一個真性情的人,也將這 樣的真誠內在,坦坦實實地交出來。 交出來的,不只是她張桂越的故事,更多的是那些與她相遇人們的故事。曾經在藍 色巴爾幹裡驚鴻一瞥的台灣/?故鄉印象,在這本新書裡,回憶通通回來了:與父親 在杭州南路的散步;已經過世的三弟約翰愛吃的微風百貨對面的彰化肉圓;遠在西 雅圖換肝另一個弟弟,全球親人連線為之祈禱;十八歲畢業的基督書院,五十八歲 無家可歸再度入住。也有新的記憶,兩年內搬遷過五個地方,她稱之為人味滿滿的 彩色台北橋、即將被拆遷的眷村、竹圍、關渡……,與許多人的相遇成為友誼:八 十五歲的老小姐Winnie的情誼、與郝明義的(她稱好愛改)、張拓蕪的、仙風道骨 詩人周夢蝶的,那些你認識的、不認識的人的故事。翻著紙頁,想起她的感嘆「人 走著走著,越來越覺得,每個人都彷彿生在一缸子水裡,一缸子有顏色的水裡,泡 著、長著,各染各的色,長大後,就各吹各的調,不管你藍我綠或是他紅、黃、白 、靛、紫,大家都湊成鳳飛飛的『一道彩虹』」。 而她,也以肉身的生命、記憶之眼,承載了這些在她生命裡經過的各色人等故事。 作為資深新聞記者,還能夠擁有多少真性情,我們總是多多懷疑,少少相信著。理 念不同、立場不同、價值觀不同而爭戰的世界裡,人們都依然立存在世界之土生活 ,有著各自的喜樂哀愁。你我或許都還不認識她,然而,我,透過那些文字,深深 覺得,人的故事,小小的、深深的,善良而美好的,能夠這樣被寫下來、拍下來、 記錄下來,真好。這一場分享會,邀請你來聽桂越說故事。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9.91.75.83
文章代碼(AID): #1AA3t8N0 (CultureShock)
文章代碼(AID): #1AA3t8N0 (CultureSh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