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歐美主食與亞洲國的的差別

看板CultureShock (文化衝擊)作者 (天生是個好物)時間13年前 (2012/07/26 18:37), 編輯推噓8(8021)
留言29則, 17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在東亞國家來說,都是以白飯為主食,餐餐至少會有青菜與肉 但是在歐美國家人說確是很少有在吃青菜的 之前去德國玩一星期,餐餐都是肉,歐洲國家很少有在賣高麗菜或是綠色蔬菜 但是我在德國吃了一個星期的肉回來就開始便秘 我不知道是不是我體質的問題,但是歐美人都可以不吃蔬菜嗎?? 那她們缺乏的維他命都從哪邊補來的??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62.8.241

07/26 18:46, , 1F
東亞國家的外食族群也常常青菜吃不夠吧
07/26 18:46, 1F

07/26 18:58, , 2F
不要把歐美混為一談 其實美國的蔬菜還頗多的
07/26 18:58, 2F

07/26 19:05, , 3F
都像西藏靠喝優酪乳排便~喝茶去油~不是餐前有生菜莎拉嗎
07/26 19:05, 3F

07/26 19:13, , 4F
是你點餐的問題吧?不然一般就算是炸魚薯條也是有馬鈴薯啊
07/26 19:13, 4F

07/26 19:13, , 5F
看各國氣候不同,有些國家葉菜類是比較少,但是根莖類吃的很
07/26 19:13, 5F

07/26 19:15, , 6F
多,不然蕃茄和小黃瓜大概也是最家常的配菜了...
07/26 19:15, 6F

07/26 23:29, , 7F
英國跟瑞典,都會吃沙拉啊!@@ 英國還有烤蔬菜
07/26 23:29, 7F

07/26 23:30, , 8F
只是葉菜類少而已(萵苣倒是很齊全 =_=)
07/26 23:30, 8F

07/27 00:35, , 9F
馬鈴薯不是蔬菜呀...是根莖類澱粉質
07/27 00:35, 9F

07/27 02:51, , 10F
我覺得是你不會點菜
07/27 02:51, 10F

07/27 03:33, , 11F
嗯...以美國來說,社會底層的人很少吃蔬果.因為熱狗漢堡
07/27 03:33, 11F

07/27 03:35, , 12F
吃得飽.也相對低廉(例:麥當勞).中產階級的就看個人喜好
07/27 03:35, 12F

07/27 03:35, , 13F
我很多朋友同事中午都是吃沙拉.而我也是來美國後.才知道
07/27 03:35, 13F

07/27 03:36, , 14F
沙拉可以有無敵多種變化(可以弄得真的很好吃)
07/27 03:36, 14F

07/27 03:37, , 15F
所以.如果你說的是事實,你應該去到那種超便宜的快餐店.
07/27 03:37, 15F

07/27 04:28, , 16F
原波不會點菜+1,原波可以不用每餐都點肉類的。
07/27 04:28, 16F

07/27 07:16, , 17F
原po點錯菜+1; 德國一樣有很多沙拉可以點,也有醃製蔬菜
07/27 07:16, 17F

07/27 08:31, , 18F
我覺得sauerkraut相當幫助消化啊XD
07/27 08:31, 18F

07/27 10:42, , 19F
跟氣候關係比較大。在東北亞除了大白菜高麗菜選擇也不多阿。
07/27 10:42, 19F

07/27 10:45, , 20F
所以很多地方都吃泡菜但醃法不同。韓=泡菜是文化行銷後的錯覺
07/27 10:45, 20F

07/27 11:45, , 21F
樓上的推文讓我想到最近看的大陸節目"舌尖上的中國"
07/27 11:45, 21F

07/27 11:46, , 22F
飲食跟各地的氣候真是密切相關.
07/27 11:46, 22F

07/27 12:54, , 23F
美國的驚人大胖子幾乎都是窮人,而且他們吃蔬菜的方式
07/27 12:54, 23F

07/27 12:54, , 24F
也很肥--那些各式各樣的沙拉醬熱量幾乎都很高
07/27 12:54, 24F

07/27 15:04, , 25F
加糖飲料也是不容忽視 加糖香精水喝爽爽
07/27 15:04, 25F

07/27 19:48, , 26F
可以吃沙拉 不過速食比蔬菜便宜 造成中低層肥胖的原因吧
07/27 19:48, 26F

07/30 03:21, , 27F
如果查閱維基上關於蔬菜的定義,馬鈴薯是蔬菜喔..
07/30 03:21, 27F

08/02 02:07, , 28F
馬鈴薯、地瓜這一類在營養學上屬於澱粉主食類
08/02 02:07, 28F

08/02 13:28, , 29F
我也是在德國大便祕-___-""
08/02 13:28, 29F
文章代碼(AID): #1G4HtLYT (CultureShock)
文章代碼(AID): #1G4HtLYT (CultureSh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