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報] 八通關越道貫通特別報導

看板Hiking (登山)作者 (故鄉普悠瑪)時間19年前 (2005/11/20 21:33),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古道探勘之旅/工程篇》八通關古道 用生命築險徑 (11/20) 〔記者洪毓勳/八通關越嶺古道報導〕八通關越嶺古道幾天扎實走下來,小腿肌肉膨脹了 好幾吋,在天光下泅泳的肌膚也亮得刺眼,我感覺體能狀況為跨越意西拉吊橋作好準備。 我錯了!危橋驚險 考驗膽量橋下是約50公尺深的塔達芬溪溪谷,只剩下兩側鐵線和半腐 壞橋板的意西拉吊橋有80公尺長,才看一眼,豪氣消散無蹤。兩手握緊上方鐵線、兩腳跨 牢下方鐵線,我整個人以大字形半滑半跨步的姿態,顫顫巍巍過橋,連氣都不敢喘。 八通關越道在1980年之後讓登山客視為畏途,年久失修的鐵線吊橋是原因之一。有的 鐵線橋橋板全部散失,只剩鐵線高懸於溪谷之上,有的因橋門腐朽,橋身扭成「麻花」狀 。它卻是日人決心貫通八通關橫斷道路的鐵證。 八通關在高山深谷中穿行,橫越拉庫拉庫溪上游大小支流,谷深水急,沒有鐵線橋, 哪裡都去不成。「理蕃誌稿」第4卷「八通關越道路完成」記載,東段主線共設有12處鐵 線橋,後來又增建4座,總數有16座。 鐵線橋的原理和建造方式,是先將24至32根被稱為「8番線」的鐵線撚成主索,懸掛 橋柱或橋門上,再以鐵線沿主索吊起橋板。我走在平坦的古道上,無法想像興闢時的苦 腥鹹澀。 日人修路 原民伏擊 更何況,同行的布農族嚮導說,日人修路攻伐,族人豈能坐視。越嶺古道開闢時, 布農人伏擊日警和施工者,修路者死傷慘重。道路完成時,沿線也豎立起一座座「戰死 紀念碑」,殉職者有日本人、平埔族人,有官階高的巡查部長、低階的警手,死亡時大 都只有2、30歲。 如果觀察得夠仔細,還會發現道路兩側上下都設置石造駁坎與路緣石,駁坎以水平疊 砌和人字形砌法砌成,石材間沒有用灰漿黏著,南營地、大水窟駐在所遺址圍牆,都是由 這種工法砌成,後者的人字形板岩疊牆,長寬達40、20公尺。 因為開路工程浩大,為節省經費,越嶺古道極少開闢隧道,10公尺長的「沙敦隧道」 是例外,位置在朝日橋北側橋頭,這個地方因為設鐵線橋必須選擇堅硬岩盤設立錨座,並 選擇橫越溪谷的最短路線,不得不用炸藥炸開岩壁,再以人工挖鑿,隧道內岩壁還能看到 開鑿的痕跡。 82公里多的東段古道,每隔2到4公里,就配合地形設置的駐在所,是另一個驚奇。經 過歲月摧殘,原有的木構建築都已傾圮,但是多數駐在所所在的基地仍留有廣闊的廣場 及高聳的石砌駁坎,在古道密林中,乍見這麼龐大、數層樓高的駁坎,好像在印加叢林中 乍見馬雅帝國城堡,令人震撼。歷史謝幕的速度,常常比盤算來得快,我們探勘後沒幾個 月,八通關最後1座鐵線吊橋,已被新式的鐵橋讓直升機運建材過來給取代了。再走八通 關,沒有危橋可練膽,但不要心生輕忽,腳下踩踏的,可密密鐫刻了層層前事啊 。 資料來源: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5/new/nov/20/today-file4.htm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9.202.20
文章代碼(AID): #13W7iyW2 (Hiking)
文章代碼(AID): #13W7iyW2 (Hi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