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 Hiking ]
討論串[情報] 八通關古道介紹
共 6 篇文章
內容預覽:
今山古道…….八通關古道. 古道概說. 古道顧名思意就是前人作為溝通兩地的一個媒介,透過古道,人與人之間能夠從事貿易及商業行為,在早期交通不像現在那樣的發達,聚落和聚落之間的往來往往是透過步行或獸力方式來連結,但時代變遷科技的進步,大部分的古道小徑,早已被柏油大馬路取代而消失在荒煙蔓草當中,或因自然
(還有2911個字)
內容預覽:
1874(清同治13)年,當時的清朝政府基於列強環伺,後山空虛,欽差大臣沈葆楨於是提出「開山撫番」政策,分別開闢北(蘇花古道)中(八通關古道)南(崑崙坳古道)三路棧道,以期三路並進通達後山。北路由台澎道夏獻綸與福建陸路提督羅大春共同修築完成。後來卻因為瘴癘橫行及原住民抵抗,不久便荒廢了。. http
(還有1個字)
內容預覽:
浸水營古道沿革. 歷史上記載,浸水營古道,西起枋寮新開,越過中央山脈,到台東大武,全長約47公里,稜線最高處海拔約一千三百公尺。是通過中央山脈的越嶺點最低,使用壽命最長,歷年來使用最頻繁的古道,年紀六七十歲的地方耆老,有許多人過去還曾利用它到後山打漁貿易。清同治十三年﹝西元一八七四年﹞牡丹社事件爆發
(還有145個字)
內容預覽:
1882年 光緒8年 清廷才正式修築射寮-卑南道. 稱三條崙道. 也是後來日本人再重新修成理蕃道路的浸水營古道. 南路應該是指袁聞柝所開的鳳山-卑南道 即崑崙坳古道. 不過我覺得真要算的話. 浸水營、崑崙坳、瑯嶠卑南道 這三條都是南路. 彼此也有承先啟後的關聯性. 靠海的瑯嶠卑南道應該是最早使用最普
(還有65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