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記] 香港大學、西高山與太平山

看板Hong_Kong (香港)作者 (Ez)時間7年前 (2018/01/23 22:44), 7年前編輯推噓6(600)
留言6則, 6人參與, 7年前最新討論串1/1
2017年底安排了一個六天五夜的香港跨年行程,其中走了一段從香港大學步行 至西高山頂再步行盧吉道到太平山的健行路線,分享給喜歡以步行方式探索旅 遊的朋友,文中若有錯誤的資訊也請各位香港通和香港朋友不吝指正哦! 圖文版網址:https://austaipei.blogspot.tw/2018/01/blog-post.html 太平山,幾乎是所有來港遊客必去景點,當時從網路上得知的資訊,多數遊客選擇上山的 方式為山頂纜車,再不然是巴士、計程車等。由於一方面不想人擠人排隊,二方面一直以 來的旅行偏好便是用步行的方式去探索一個未曾去過的區域,便想要找找看有沒有步行上 山的方法,但發覺極少數遊客會選擇用步行方式登太平山,因此資訊量很少,只能透過 google地圖和其他本地人分享的資訊自行摸索。 透過google地圖和其他周邊資訊,找到從香港大學有一條「克頓道」可以步行上山,而這 條克頓道會穿過照片中這個「龍虎山郊野公園」,並且通往太平山西邊的一座「西高山」 ,從google地圖上的照片看來,西高山頂的風景也相當壯觀,但相較於太平山的名氣,其 實找不太到有關西高山的台灣人分享的資訊或遊記,所以也不太清楚這個有點像是秘境的 西高山頂的實際景色、路線難易度如何。 但在台北偶爾爬爬七星山,也有走過北海岸茶壺山的經驗,心想這個路線應不算太難,且 從西高山下來後,可直接左轉盧吉道前往太平山,再加上可將享負盛名的香港大學校園作 為健行起點,看起來算是一舉三得又可避開人潮的探索路徑,當時估算全程約4小時內可 走完,而第一天抵港的時間約是上午10點,因此便安排在第一天抵港後的行程。 最後實際走下來的心得是:稍微辛苦但值得! 上面的google路線即是這次途經的路線,從香港大學(A)走克頓道往西高山觀景台(藍 色標記),再回到克頓道盧吉道交叉口(B)轉盧吉道前往太平山凌霄閣。 當天我們一路從西營盤散步至港大,12點多抵達港大逛了一下校園,大約1點左右從港大 校園走到克頓道開始緩坡上爬,1點半走到克頓道接盧吉道的岔路口,到此為止沒記錯的 話大約是1公里的緩坡,接著從岔路旁公園涼亭的小路繼續往上走的挑戰就高許多,因為 沿途都是階梯路,從這邊開始花了45分鐘左右,由於前一天晚上收行李幾乎沒睡覺,加上 又沒著全套運動服裝,真的是一度走到氣喘吁吁、幹意連連,但是最後登頂時整片超廣角 的天空、海洋、天際線與香港島嶼,實在是壯觀啊!我們差不多2點半到達西高山頂,接 著下山回到公園涼亭轉盧吉道,慢慢的走到太平山凌霄閣,差不多快4點到凌霄閣,全程 不趕路共花3小時左右。 港大儀禮堂 香港大學,此段健行的起點。照片中的建物是「儀禮堂」,落成於1914年的愛德華風格歷 史建築,張愛玲於港大求學時曾經住在這裡。 港大是世界一流學府,在最新的世界排名中,港大高居26名,也是香港排名最高的大學, 香港另外四間QS排名前百的大學則分別為科大(30)、中大(46)、城大(69)、理工大 (95),人口僅七百餘萬的香港就坐擁五間世界前一百名的大學。誠然,以英語為官方語 言的香港各大學,在英語作為強勢領導語言的學術知識領域,具備台灣大學所沒有的知識 生產能見度。 除了名氣以外,這次特別想來港大走走的另外一個原因,是去年偶然參加的一場學術研討 會,會中見到港大法律系副教授戴耀廷(Benny Tai),當時他提及因參與雨傘運動被起 訴的案件即將要開庭一事,後來回去查資料才知道原來他就是發起「和平佔中」運動的佔 中三子之一。身為基督徒及學院知識份子,戴耀廷卻發起基進的和平佔中,一場進而影響 香港公民社會樣貌的重要運動。在會中,Benny與另兩位港大教授,以流利英文暢談香港 的法治(rule of law)、港人的民主意識......,激起我對這個人、這所大學、乃至於 整個香港的無限好奇。 儀禮堂與梅堂間空地 因為在趕路的緣故,並沒有在港大停留太久,從梅堂旁邊的小路往上走,經過校長寓所和 羅旭龢道後,就可接到克頓道,也是整段爬坡的起點。 克頓道景觀 從克頓道往上爬坡不久,即可看到這樣開闊的景色:港島中上環及九龍半島的天際線。 克頓道走約1公里後,會遇到這座涼亭和公園,如要往上繼續登西高山頂,則必須右轉進 入這座公園,要注意這邊的指標不是很明顯,並沒有通往西高山的指示牌,我們第一次錯 過這裡,繼續往下走,發現怎麼一路平坡覺得不對勁才發現錯過了。 進入公園後,一樣沒有指標,要走涼亭左手邊的那一條小徑,而不是右手邊的那一條,右 手邊那條會通往龍虎山觀景台。 進入涼亭小公園的另一個角度 中間這條就是從香港大學一路爬上來的克頓道,而右邊這條就是通往太平山的盧吉道。岔 路口後繼續順行的路從克頓道變成「夏力道」,其實最後一樣是接到太平山,但不清楚夏 力道的景觀如何。 走進公園小徑後,google導航可能累積資料不足,竟然顯示6分鐘可抵達,根本完全錯誤 的數據,基本上從公園以後google地圖已不可信,不過從這邊開始也就只有一條路,一路 往上爬就對了。 一開始走進來確實是段窄小的平路,感覺不出有要通往山頂的感覺,但轉了個彎後一路上 就都變成是像這樣的階梯,要爬上至少30分鐘,不過陡峭程度沒有比台北七星山其中一段 還陡就是了。但還是強烈建議若要來爬這一段要著輕裝或運動服裝,會比較輕鬆。 在一番折騰後,迎面而來的就是一片海闊天空。 遠眺港島西區薄扶林一帶、東博寮海峽和遠處的南ㄚ島。 右邊是南ㄚ島,左邊太平山。 西高山觀景台前回頭看太平山 正前方這山頭即是太平山,左邊可看到港島中環、上環、西環的摩天大樓天際線與香港大 學建築群,對面九龍半島的ICC環球貿易廣場,在往後是深水埗,後面靠左的橋則是青衣 大橋。 西高山頂觀景台,設置了一座三角測量用的圓柱。 這天天氣非常好,這段往上登頂的路程中,都沒有其他遊客,倒是陸續擦肩而過幾位腳步 明快,正在「跑山」的年輕歐美裔女士。 由於香港也是多山坡地形,而早期港英殖民地政府對於各大小郊野公園(亦即台灣的國家 公園)和山徑步道的規劃完善,頗有遠見的保留許多綠地空間作為市民休憩的去處,1976 年時港英政府制定「郊野公園條例」,禁止郊野公園進行任何開發,使香港有高達四成左 右的面積被郊野公園所覆蓋,世界排名前5,人均郊野空間也是亞洲第一。也因此,近年 來香港便十分風行這種「跑山」越野運動,甚至還有舉辦各種跑山越野競賽。 而四成的郊野公園面積還僅是法定保障的範圍,事實上,雖然可能與許多人對香港的密集 都市叢林的印象不符,但香港其實有大約七成的綠地覆蓋率,在2012年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一項全球最佳城市的報告中,香港獲得全球第一的讚譽,主要理由即是在綠 地空間(green space)、自然資產(natural assets)等獲得極高的分數。[1] 相較於台北少得可憐的可親近─也就是步行範圍可抵達的綠地,儘管香港市區擁擠狹小, 但不出二三十分鐘即可走避至樹木圍繞的郊野公園,親近綠地與海洋,享受高品質的戶外 公共空間。台北想邁向國際化的宜居城市之列,看來還有一段路要走啊! 薄扶林水塘 西高山觀景台的270度視野,港島以內:薄福林水塘、堅尼地城、西環、香港大學、上環 、中環;港島以外:南ㄚ島、大嶼山、馬灣、青衣、青衣大橋、深水埗、環球貿易廣場 ICC。 這角度看過去應是坪洲和大嶼山? 西環 維港對岸九龍半島的這座醒目的環球貿易廣場,是目前香港最高樓,也是唯一超過100樓 的建築,樓高118層。 無論是「克頓道」或是「盧吉道」,沿途都享有極高的樹木遮蔽率,在徒步健行或跑山的 過程中不會受到陽光過度的曝曬。 沿路上不少外籍遊客或穿著輕便運動服裝的歐美裔在地居民,讓我想起John M. Carroll 在其著作《香港簡史》中所記述,在殖民時期,很長一段時間,太平山是禁止華人在此居 住或置產的。自認優越的英國人或歐洲人,將置於高點的太平山打造成一個雅致的英國城 鎮,山頂上有英式住宅、別墅、教堂.....等,和1888年通車的山頂纜車,「在地理和社 會生活上與其他地區隔絕」,這種華洋分居的種族隔離情況,直到1946年廢除「山頂條例 」,開放華人移居太平山後,才逐漸消除。[2] 盧吉道看中環摩天大樓群 基本上從克頓道涼亭公園轉盧吉道之後,一路就都是平路,伴隨著港島不斷轟炸眼球、綿 延不盡的摩天大樓建築群,輕鬆漫步個3-40分鐘即可抵達凌霄閣,也就是山頂纜車車站。 說到摩天大樓,之前一直以為紐約是全世界坐擁最多摩天大樓的城市,但其實是香港,香 港有接近300棟至少150公尺高的摩天大樓,比紐約還多出超過60多棟。 維港門廊 照片中港島的最高層建築「國際金融中心二期」(IFC)和維港對岸九龍半島的全香港最 高建築「環球貿易廣場」(ICC),分別為88層與118層樓高,兩座高聳建築隔海相望,構 築出所謂「維港門廊」的意象。 CY下台 在太平山盧吉道沿路的幾乎每根燈柱上,都被人漆上了「CY下台」的字樣。 CY,應是前香港行政長官梁振英的英文名字縮寫,不過,梁振英的任期到去年6月為止而 已,所以這個塗鴉有可能已經存在超過半年了,竟然沒有被管理單位塗銷也蠻有趣的,畢 竟沿路將近2公里的數十甚至上百根燈柱都被塗上了這字樣,或許下次再來時,「CY下台 」會更換成「YN下台」? 盧吉道望凌霄閣 凌霄閣是搭乘山頂纜車上太平山下車後會進入的建築物,裡面基本上就是購物中心和餐廳 ,上面的收費平台即是欣賞港島市區與維港景色的景點。這張照片的角度是由一旁的山徑 盧吉道望去,與凌霄閣相比,盧吉道的人潮會少很多,而看到的景觀差異不大,如果想要 愜意欣賞景色的話,可以多走幾步路到盧吉道。 Wildfire餐廳 若跟我一樣選擇用步行方式登山,到山頂時已累得半死,想找個能暫時歇腳、吃喝,又能 欣賞景觀的去處,那Wildfire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它就位於凌霄閣內部,從前兩張照片看 就是建築左下角那一區塊。 Wildfire是一間義大利與美式餐點為主的餐廳,提供各種披薩、義大利麵、沙拉、漢堡、 牛排等食物,不限用餐時間、無低消限制,可預先上網訂位並指定靠窗座位。由於是跨年 假期期間,我們12月27日下午4點的桌,大約三個月前,9月底就已訂位並指定靠窗位,到 現場發現竟還不是最好的桌子,視野最好的桌就是照片中右手邊這兩位男士,獨享L型落 地窗全景視野,不曉得他們是多早前就訂位了。 Wildfire餐廳景觀 至於餐點本身,原本不怎麼期待這種賣景觀的餐廳的食物會有多驚豔,但其實整體水準還 不賴,尤其它一款藜麥水果羽衣甘藍沙拉的風味和調味,應是目前吃過少數滿意的藜麥沙 拉。 飽餐一頓後,在夕陽餘暉下我們搭乘15號巴士下山。 整體而言,冬季時若是晴朗天來走這條路線相當舒服,不過難度雖然不高,還是需要一些 體力,當天最後看手機的紀錄竟然相當於爬了117層樓的高度,還穿牛仔褲又睡眠不足, 整個找自己麻煩,但沿途的景色真的值得,相當推薦喜歡走路的人挑戰這條路線。 1. Best cities ranking and report: A special report from the 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 (available at: https://seoulsolution.kr/sites/default/files/gettoknowus/EIU_BestCities.pdf) 2. John M. Carroll著,林立偉譯(2013),香港簡史─從殖民地置特別行政區,中華書 局。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42.220.36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Hong_Kong/M.1516718669.A.23A.html ※ 編輯: Ezek (114.42.220.36), 01/23/2018 22:50:34

01/23 23:12, 7年前 , 1F
精彩,推~
01/23 23:12, 1F

01/24 01:26, 7年前 , 2F
好吸引人的路線
01/24 01:26, 2F

01/24 02:22, 7年前 , 3F
很棒又有深度的心得推!
01/24 02:22, 3F

01/24 04:37, 7年前 , 4F
推,改天我也走走看
01/24 04:37, 4F

01/24 07:08, 7年前 , 5F
十分詳盡、有深度的遊記!謝謝分享
01/24 07:08, 5F

01/28 17:41, 7年前 , 6F
01/28 17:41, 6F
文章代碼(AID): #1QPqfD8w (Hong_Kong)
文章代碼(AID): #1QPqfD8w (Hong_K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