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J-1申請綠卡

看板Immigration (移民事務)作者 (Deja Vu)時間17年前 (2008/08/28 13:33), 編輯推噓2(202)
留言4則, 3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收到好幾封pm我關於J-1申請綠卡的疑問,在此一併回覆: 我以J-1身份申請綠卡其實是沒辦法中的辦法。 基本上很多學校是不給postdoc H-1的,我凹了很久,學校那邊不肯就是不肯,由於老闆 是美國人,所以基本上就是依學校規定。 若你是某實驗室非要不可的人才,我想你還是盡量如看看H-1,畢竟有dual intention的 H-1辦起移民比較心安。 我沒有subject to 2-year rule,目前薪水是100%來自 NIH 的grant,雖然我的DS-2019 和J-1 visa上都是寫 沒有subject to 2-year rule,但我還是寫去相關單位確認且拿了 一張證明( I-485時有附上)。 一開始也是用OPT,為了辦綠卡opt還未滿一年我就回台灣辦J-1簽證,以J-1繼續工作。 考量是若在OPT時貿然申請I-140甚至I-485,那J-1基本上就是拿不到啦。(是否可以此逼 學校辦H-1我就不知道了) 會申請 EB2-National Interest Waiver也是因為沒得選。 對於像我這樣凡夫俗子,EB-1A : Alien with Extraordinary Ability (屬於 self-petition),是遙不可及。EB-1B: Outstanding Researcher or Professor的話 要有學校的permanent position (faculty或是researcher等),title 是postdoc的話 ,學校(至少UC)是不會幫你辦的。 剩下唯一可以self petition的就是EB2-NIW. 我從OPT換成J-1後,準備文件推薦信約半年,在美國於2007年2月file I-140 / EB2-NIW ,因當時持J-1,故律師建議等I-140 被approved後才送I-485,I-131和I-765,主要考量 還是怕concurrent filing 若I-140 沒過,身份就黑掉,若先丟I-140心裡比較有底。 申請I-140時的 background: PhD in life science from one of the UCs. 3 first-author papers ( 2 x JI, 1 AJRCMB) and several contributing-author papers from graduate school. Total Citations aroud 80. Six reference letters (one independent). Membership in ASCB. A lot of conference posters and two conference oral presentations. No major award. 至於我I-140 / I-485 等處理時間就看我之前發的那篇。 送了I-485後,拿到 EAD和AP後,剛好得回台灣一趟,就去學校終止J-1改以EAD工作。 一些知識和資訊主要來自本版和 http://www.mitbbs.com/bbsdoc/Immigration.html http://www.trackitt.com/usa-immigration-trackers/ 落地生根版是大陸站,跟我們主要差在排期,但裡面有很多適合辦EB-2/NIW 的人參考的 資訊。 以上是小小心得。 最後未能免俗的加上一句: 本人非移民相關專業,細節最好還是請教律師和版上高手。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75.49.44.83 ※ 編輯: satyricon 來自: 75.49.44.83 (08/28 13:42)

08/30 03:16, , 1F
真強者推一下 NIW都很牛啊 XD
08/30 03:16, 1F

08/30 04:13, , 2F
恩 恭禧。也感謝分享:D 牛逼
08/30 04:13, 2F

08/30 23:37, , 3F
還好啦!我所有做postdoc的朋友都是走EB2-NIW,沒有其他
08/30 23:37, 3F

08/30 23:38, , 4F
路走,EB1a才是真強者。
08/30 23:38, 4F
文章代碼(AID): #18jZYvqR (Immigration)
文章代碼(AID): #18jZYvqR (Immigr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