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記] 北印終極旅行-2.德里Delhi (胡馬雍陵)

看板India (印度)作者 (好好玩小鹿)時間14年前 (2011/04/10 15:42), 編輯推噓0(001)
留言1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我的部落格網址:http://www.wretch.cc/blog/fawnsu/12323694 ======================================================================= 以下為我這次的旅遊紀錄:(請注意可節錄文章,但不要少於四百字) 坐上10點的夜車出發,遠離巴羅達,前往第一站--德里。 在車上,沒有買到座位的我們照例賣力地與乘客攀談, 一方面以便獲得棲身的一席之地,另一方面交交朋友、增長見聞。 一位東方黃臉孔的阿姨吸引了我們的注意, 一聊之下才知道,原來她與同行的夥伴都是流亡至印度的藏人! 他們的工作便是在每年固定幾個月分, 至其他城市設立西藏市集(Tibet Market)、販售手工西藏商品。 在巴羅達的Tibet Market檔次剛結束,我們遇見的正好是他們收拾返鄉時。 談起對中共政權的不滿,阿姨的厭惡溢於言表; 其實不只流亡藏人,一般的印度人也普遍因中印邊界問題而對大陸不抱好感, 大陸人在印度還真不是普通的不受歡迎呢。 不過雖然我們一行三人都是東亞臉孔、其中也有位貨真價實的大陸人, 印度民眾仍然秉持一貫的熱情與親切,並不會將對國際糾紛的憤恨發洩在我們身上。 座位紛紛放下,到了就寢時間了; 到車廂間的連結處尋找棲身之地, 一位娃娃臉大叔熱情地邀請我跟他一起坐在報紙上。 原來這位大叔是出身德里的印度菜廚師,現在在孟買工作。 孟買和德里間車程遙遠,大叔的家人都在德里,這樣不會很思念家人嗎? 大叔爽朗地笑道:習慣了啦! 這位大叔十分健談,英文也很不錯,字彙量多得令我驚訝, 我與他從政治情勢、電子產業聊到教育現況, 頗有欲罷不能之勢,連我的同伴Jeff都邊笑著說我「問的問題太多了!」 而大叔也很豪邁地說:「有多少問題,都放馬過來吧!」 再怎麼長舌的人也會有疲倦講累的時候, 到了大約11、12點,我和大叔就都已經精神疲靡。 正想蜷縮在報紙上睡覺時,突然有個年輕女孩拍我的肩,邀我和她一起睡! 她表示那張床位也是別人讓給她的,她希望讓它盡量多發揮一些功能。 於是,我就和她一起縮在狹小的鋪位上蓋著毯子睡覺, 那位年輕女孩還會時不時地看看我會不會太擠、毯子裹得緊不緊, 我翻身或起身去洗手間時她應該也都會被我驚醒吧, 叨擾了她一宿真不好意思,但遇到好心人真的令人非常感動呢。 睡了一晚好覺,精神飽滿地到了德里。 因很少有北上火車直接到德里中央車站, 旅客大多是在距離較遠的小站Hazrat Nizamuddin下車。 Paul焦慮地轉述許多在德里被偷被搶被騙的案例, 下車時三人都戒慎恐懼、提高警覺,大都會畢竟不比小城市純樸, 糾~竟,我們在這終極旅行的第一站會遇到什麼出乎意料的事情呢? 正在精神緊繃的當下,沒想到竟遇見巴羅達的熟識AIESECer! 原來他也因有事而到德里。他鄉遇故知,這樁巧合將我們緊張的情緒沖淡不少。 出了車站、招auto時首次與司機過招, 因為心裡對車資有底,殺價後覺得還可以接受, 進一步覺得德里好像也沒那麼可怕; 看來先在安全單純的巴羅達熟悉待上一個月有其好處, 經過歷練適應、對印度的環境有一定程度的認識後再出來闖蕩江湖, 就不會像一開始便直奔德里的其他觀光客一樣, 東南西北都還搞不清楚、只好任當地騙子扒手宰割了。 首站是離Nizumuddin車站很近的胡馬雍陵(Humayun's Tomb)。 其為世界遺產之一,號稱是泰姬瑪哈陵的前身, 衝著這點就把門票的250Rs付下去啦! 帶相機拍照據說要另外付費,但我們在售票櫃檯詢問, 櫃台人員說在裡面付款;裡面則沒人管我們, 愛怎麼拍就怎麼拍,所以看來大概不需要付相機費吧…… 經過綠意繽紛的庭園、穿過重重大門,胡馬雍陵即近在眼前。 整體規劃跟泰姬陵真的頗有相似之處, 引人注目的白色大圓頂、左右對稱的宮殿建築, 黃沙漫天的庭院中間一條貫穿中線的細細水渠引水入池。 建築本體由紅色砂岩磚構成,以五彩石材鋪陳出圖案線條,多了份英武的氣息。 類似猶太教大衛之星的圖案屢次出現,不知在這裡代表什麼涵義? 沿著又長又陡的階梯向上,才正式來到陵寢的正門前。 繞著建築外圍走一圈,許多又高又深的圓拱向內凹進, 拱內嵌設雕花窗戶、裝飾圖案甚或更小的圓拱。 這麼流暢滑順的線條,到底要怎麼以粗硬的石塊表現? 不得不佩服能工巧匠的高超技藝。 陵寢內部展示著石棺,應是衣冠塚,胡馬雍王的正式陵寢應不在這裡。 挑高的大廳,上下左右也完全以石材鋪設, 陰暗又陰涼的氣氛不禁讓人打了個寒噤。 透過雕花窗戶看向窗外,炙熱的明亮與室內的幽涼恰成對比。 離開建築本體,庭園中也設立著展示室, 介紹胡馬雍王朝的歷史、胡馬雍王的豐功偉業, 將此陵與受其啟發的泰姬瑪哈陵及其他各陵做比較對照, 也詳述了戰亂地震之後的修復重建過程。 資料非常豐富多元,展示得也很有水準。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3.5.201 fawnsu:轉錄至看板 Ind-travel 04/10 16:01

06/02 16:44, , 1F
台灣太小所以沒有臥鋪火車,好想坐看看
06/02 16:44, 1F
文章代碼(AID): #1DeLzJYT (India)
文章代碼(AID): #1DeLzJYT (Ind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