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 法律政治在印度

看板India (印度)作者 (好好玩小鹿)時間14年前 (2011/05/21 01:21), 編輯推噓1(102)
留言3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圖文音樂並茂網誌版:http://www.wretch.cc/blog/fawnsu/12335110 -- 印度法律乃基於英國普通法體系,其憲法多達395條、1000多項具體條款, 號稱「世界上最長的憲法」;同時其憲法修正案也多達94條, 東縫西補的程度,讓人不禁質疑「有這麼多修正案,憲法的本質還存在嗎?」 不過當然,印度從殖民地邁向獨立的艱辛民主化過程是世界有目共睹的, 剛看完1982年由Ben Kingsley主演的奧斯卡八項大獎電影「甘地傳」,感觸尤其深刻。 印度的共和紀念日暨憲法起草日Republic Day為1月26日, 與降下英國國旗、升上印度國旗的8月15日獨立紀念日Independence Day有別, 停留印度期間有幸躬逢其盛,也是非常特別的經驗。 1月26日早上9點,我們從Trainee House抵達AIESEC office,參加共和紀念日的升旗典禮 。 兩位AIESECer帶領我們坐auto到附近Maharaja Sayaji Rao University的操場, 典禮在8點、9點半各有一場,氣氛正式莊重, 許多陸、海、空軍軍校學生穿著制服、踢著(同手同腳且不太整齊的)正步進場; 群眾也不少,多著傳統服飾盛裝出席,坐在圍繞著升旗旗杆的折疊椅上。 (笑容比踢正步吸睛的軍校學生。) 以學生合唱團的表演揭開序幕,由甜美清亮的女聲帶領,眾人合音,曲調十分輕快; 接下來頌唱國歌,觀眾都起立行舉手禮;經過詢問,內容是哀悼陣亡的革命烈士, 但其活潑開朗的曲風與台灣國歌的沉重肅穆截然不同,大家都覺得十分好聽。 接下來是副校長上台致詞,全程以(帶著濃厚印度腔的)英語發表演說, 內容不外乎是希望經濟產業發展前景樂觀云云。 (副校長的演講台,人頭叢聚處為觀眾席,其他三面都環繞著軍校學生。) (後來在7 seas的偽華納威秀看電影時,也聽到了由各種族長者演唱的莊嚴國歌, 莊嚴的旋律與蒼勁的歌聲頗有安撫人心的作用。 ) 眼尖者可能會發現,理當是文人的副校長,穿的卻是軍服?! 其實印度的治安體系一直呈現有軍警不分的現象, 機場維安是如此,景點出入安檢是如此,政府機關衛守是如此, 或許就連學術機構的最高行政職位,也由軍人進駐把守。 若此推測不假,則印度在我們看來,民主化、自由化仍嫌不夠徹底, 本質上竟跟大陸的公安>軍人>法官位階是差不多的了。 圍牆外有人舉著一面大國旗呼嘯飛奔而過,好嗨好瘋啊! 看到 印度正在過第62個共和紀念日,對國家的熱情仍然分毫不減; 再反觀現在台灣的國慶日,到底還有多少人會慶祝呢? 能夠近距離觀察一國人民對於國家的孺慕之情,實在令人動容。 不過,共和紀念日也包括在「工作在印度的」眾多國定假日之內, 今天又可以名正言順的多放一天假! 大街上也是熱鬧滾滾,店家門口、車上、甚至行人衣服上都插滿了小國旗, 相熟的速食店店主也慷慨奉送我們一人一支塑膠小旗幟, 我很開心地將它插在背包上,錯身而過的行人都露出讚許的眼神; 下午還有基督教會的盛大花車遊行,拿著蠟燭穿著聖袍的遊行隊伍阻斷整條街許久; 之所以使用「許久」這個不確定時間概念, 是因為我們從一開始的興致勃勃駐足旁觀,到最後終於等得受不了鑽越隊伍過街; 中間過程大概超過半小時,而且當我們離開時,隊伍還是浩蕩綿延老遠! 由此我們可以得到兩個結論: 一,印度人很尊重共和紀念日;二,巴羅達的基督教徒很多…… (表達民族熱忱的auto司機。) (一眼望不完的基督徒遊行隊伍......) 很巧的是,在同一天,我們也造訪了巴羅達當地的法院。 聯邦制的印度,法院設置與行政區的劃分密切相關, 首都設聯邦法院、各邦和直轄市分設高等法院, 在每個行政區域另會設置court of session、district court等, 再往下就是一級及二級地區治安法院了。 不是很確定位於一中心矗立著大型濕婆神雕像人造湖旁的巴羅達法院為何階層, 當時甚至無法由全古吉拉特語的標示辨認出是何建築, 僅能從其巍峨華麗的歐式外觀判斷這不是泛泛之地。 (後來嘗試找了法院網站,資料卻付之闕如,反而搜到不少律師事務所黃頁……) 可能是因為共和紀念日放假的關係,掛著花環的門窗緊閉深鎖, 十分希望入內一探究竟的我們在外探頭探腦許久,終究敗興而歸。 依據AIESECer的說法,法院是不能隨意參觀的, 聽到我們描述台灣法院自由開放旁聽的情形,都驚訝地瞪大了眼。 (緊閉的側門。只有一些無所事事者和流浪漢在周圍徘徊......) (正門寬廣得無法全部納進鏡頭,不過由此可見其豪奢氣派。 門口飄揚著印度國旗。) 本來我的老闆承諾會請律師朋友帶我進法院參觀, 最後仍因停留在印度的時間短暫而倉促,未能成行; 不過此時就要感謝一起到印度的夥伴Paul Wang, 他因特殊機緣而拍攝到獨家的法院內部照片, 使我們能窺視印度司法實務運作的一角。 Paul聽到我想要法庭的照片,第一個反應是:「根本就是菜市場,沒什麼好看的!」 待我拿到相片一看,果真如此! 律師們在鐵皮棚下的「露天咖啡座」交流談話,難道這是律師休息室? 工作人員聚精會神地敲打著古老的打字機,該不會就是書記官? 即使印度擁有數千年文明,在舉步維艱地向民主化、司法化匍匐的同時, 硬體設備、物質資源及軟實力如人民素質,的確都還有待加強。 (可能是書記官的記錄人員與可能已經好幾十歲的古董打字機。) (在「露天咖啡座」下休息的律師們。)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3.5.201

06/02 21:50, , 1F
印度的法院和台灣的差好多...
06/02 21:50, 1F

06/02 23:53, , 2F
沒錯,還有台灣的律師看到這篇文章,說要好
06/02 23:53, 2F

06/02 23:54, , 3F
好珍惜台灣法院的環境XD
06/02 23:54, 3F
文章代碼(AID): #1DrgCDl8 (India)
文章代碼(AID): #1DrgCDl8 (Ind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