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記] 瓦拉納西Varanasi:日出恆河紅勝火

看板India (印度)作者 (好好玩小鹿)時間14年前 (2011/05/29 00:39),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我的部落格網址:http://www.wretch.cc/blog/fawnsu/12340646 ======================================================================= 以下為我這次的旅遊紀錄:(請注意可節錄文章,但不要少於四百字) 瓦拉納西的第一天終於結束了(花了6篇文章的篇幅), 在旅館洗了兩天來第一次熱水澡、睽違兩天的(雖然不甚柔軟的)床, 難得能好好睡個覺卻只能睡5小時左右,因為--清晨要到恆河畔迎接日出! 5點摸黑起床、5點半到Lalita Ghat,天色還是沉沉低低地陰暗未明。 找不到昨天結識的船夫「木訥」,於是在眾船家激烈的削價競爭後, 我們搭上另一位更加沉默木訥的老船夫的小舟,一路往南。 (瓦拉納西第二天的活動路線圖。) A-PUJA Guest House,Lalita Ghat,我們的旅館所在地 B-Assi Ghat,下船吃早餐的地方 C-Durga Mandir,鮮紅色的杜爾噶寺廟 D-Tulsi Manas Mandir,史詩羅摩衍那的寺廟 E-Banas Hindu University,瓦拉納西大學 F-Ramnagar Fort,蘭納加爾堡 G-I:ba cafe所在的Shivala Ghat H-瓦拉納西車站 I-(偽)Burger King 下方淺藍色的線條則是浮橋的所在位置。 (天空還是黑鴉鴉的,河階上卻已人聲鼎沸, 船夫和各國遊客都已經準備好要迎接日出。) (看來歷經滄桑的老船夫。跟他連一句話也沒有說上。) 5:45,天色開始濛濛亮,恆河彼岸的地平線綻染出橘紅色的光影; 河的這一邊,城市還沉沉地睡著,昏黃光暈還慈藹地擁抱著老建築物, 月亮由腥紅肉色恢復澄澈銀白,卻仍留戀著舞台、不肯把主角地位讓給太陽。 (跟傍晚一樣黛藍的天空,不同的是皎潔的月亮微笑地掛在空中。) (仍沉睡在夢鄉中的城市,搖曳的燈火繼續唱著催眠曲。) (即使不是山澗間,仍有「山高月小,水落石出」的氣氛。) 待至6:30,金紅色的太陽才緩緩升起,隨著越爬越高的吋吋移動, 顏色也從曖曖的暗橘轉為耀眼的金黃,光線披散,灑在瓦拉納西的每個角落。 寬闊平穩的恆河,有人游泳、有人洗澡、有人浣衣、有人禱告, 壯觀的曬衣場展示當地人數千年如一日的生活,自然、質樸、單純。 沒有勇氣下河沐浴泅水,只把腳浸泡在微溫的河水中讓渦流拂過; 天下莫柔弱於水,然而此時卻只感受到,千古中,這堅毅而凝定的一瞬。 (船槳掀起的波濤,凝在太陽的注視下,在這亙古不變的一剎那。) (幾盞河燈靜靜地漂流而過,上面滿載著誰的希望與祝福?) (這幅剪影的靜與動、力與美,很值得玩味。) (鏡頭拉遠,我們眼中一輩子只得見一次的美景, 對當地居民而言不過象徵著另一天的開始。) (河階的坡上已晾滿女人們洗好的衣衫被褥,男人們緩緩脫去裝服潛入河中。) 到Assi Ghat下船,坐在河階上喝杯熱騰騰的奶茶、配著酥皮點心, 悠閒情態難以言喻。河面映射著萬千光芒,閃爍而灼人眼, 此時豔陽已照得人身上發汗,只有肥嘟嘟的鴿子還在階上咕咕徘徊。 (優哉的鴿群們,可不是只有歐洲才見得到呢。) (動作熟練地傾注奶茶的早餐攤男孩。) (日未上三竿,豔陽已高照。) 從身後的寺廟穿進城區,在小巷中亂鑽了約10分鐘,抵達鮮紅色的Durga Mandir; 之前提過Mandir為印度教寺廟之意,全名翻譯為「杜爾噶寺廟」。 它雜處於周圍的民宅小店鋪中,只露出搶眼的大紅尖塔; 不允許拍照,不需門票即可參觀,只是寄放鞋子要收費。 裡面承襲印度教寺廟一貫的ㄖ字型空間配置,中間的涼亭高台坐滿頌唱信眾, 四周被小祭室包圍,有堆置鮮花的平台、不知做何用處的大銅鐘, 大家光著腳丫黏滿花瓣綠葉的潮濕大理石地上踏來踏去。 印度教寺廟內部都差不多,缺乏宗教熱忱的我們很快就覺得乏味, 出來後再走5分鐘,拜訪另一座羅摩衍那廟Tulsi Manas Mandir。 雖然都是Mandir,但羅摩衍那廟和一般的印度教寺廟相差甚遠, 空蕩的一樓大廳像是天主教教堂,二樓則陳列著羅摩衍那史詩的文物、故事及圖畫。 幽幽暗暗的氣氛,竟比德里的胡馬雍陵還更像吸血鬼電影場景。 (Assi Ghat旁的寺廟。磚紅色在朝霞的照耀下愈發鮮豔。) (典型的、狹窄陰溼的瓦拉納西小巷。) (路上經過的公園涼亭,許多人在周圍做早操、聊天。) (羅摩衍那廟的外觀,不像印度教寺廟,倒像歐式別墅庭院。) (頗具教堂氣氛的一樓大廳。) (一樓牆上刻滿羅摩衍那史詩的故事。據稱共有七章,24000對對句; 敘述阿逾陀國王子羅摩與其妻子悉多的故事。) (羅摩衍那是與摩訶婆羅多並稱的印度兩大史詩之一, 是印度宗教、藝術等文化的基礎,甚至影響到了中國文化: 據說西遊記裡的孫悟空,原型就是羅摩衍那中的猴神哈努曼Hanuman呢!) 本來附近還有間祭拜猴神哈努曼的寺廟,但我們實在是參拜過夠多寺廟啦, 於是在吃過小攤販的puri後,搭人力車往瓦拉納西大學前進,想沾染些學術氣息。 這間Banaras Hindu University,是專門研究印度教的宗教大學, 設立在印度教聖地瓦拉納西,想必有許多題材可以研究吧! 不過在裡面繞了繞,一來除了中規中矩的大學校園、 中規中矩的青年學生之外,沒發現什麼特別的事物; 二來不諳英語的人力車伕和我們談不攏價錢又難以溝通, 於是又跳下二輪車、改搭循原路出校門的auto,到蘭納加爾堡Ramnagar Fort探險。 (車水馬龍的校門口,雕像人物好像是大學創始者吧?) (沒什麼在校園內的氣氛,auto、機車滿街跑。) 要橫越恆河,一般來說只有兩條相距非常遠的橋梁可以通過, 否則就只能搭著小船搖啊搖地搖到對岸了; 不過,在水位低迷的夏季,當地人都會搭建一條浮橋,便利人車通行; 又是個在對的時間來才能看到的當地生活景象!(地圖中的淺藍色線條) 不過搭車通過這條浮橋實在不舒服,鋪在浮球上的木板讓車子頗為顛簸, 窄小的橋身僅能恰恰好容下兩線道,車車相連到天邊, 大家在正午的大太陽曝曬下都難耐怒氣地猛按喇叭; 只能安慰自己,這種混亂嘈雜的景象也算是印度交通的特色之一囉。 (擁擠的浮橋,有汽車、有auto、有腳踏車,甚至還有行人呢。) 到達時間印象中約中午11點,十分雄偉的紅色堡壘聳立在我們眼前; 當我們興沖沖地要入內參觀時,門口的警衛擋住我們,指指牌子-- 下午1點半才開放!時間有限的我們怎麼等得了1個半小時呢? 正要迴車下山的auto司機經過我們身邊,露出白牙笑著說:「還要等很久齁?」 便絕塵而去!他明明就知道現在城堡還沒開放的......又被擺了一道! 沒辦法,只好在城堡前的小市集逛一逛了。此時,又看到更令人生氣的景象: 這裡路邊攤販賣的刺繡掛袋,和我們在織品店買的一模一樣,起價卻只有三分之一! 第一次在印度有被欺騙的感覺,咬牙切齒深深懊悔,一時之間也沒興趣再逛下去。 Paul和Jeff倒是很豁達,說買都買了嘛也沒辦法,便在攤販上又買了一個拉低成本。 隔了好一陣子才放鬆下來,決定不讓無良商人打壞自己的旅行心情。 (外表看來飽經風霜的堡壘,內部可是還供著幾尊大砲喔!)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3.5.201 fawnsu:轉錄至看板 Ind-travel 05/29 00:41
文章代碼(AID): #1DuILIzE (India)
文章代碼(AID): #1DuILIzE (Ind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