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東京未完愛情故事。張維中

看板JP_Custom (日本文化)作者 (購物車男孩。)時間12年前 (2012/06/16 16:38), 編輯推噓1(103)
留言4則, 3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也許是在細雪紛飛的聖誕燈飾前,從台場望向東京灣閃爍的彩虹大橋時,剎那 間,你發現愛情來了;也許是在東京鐵塔,於千萬人之上,眺望著被夕陽渲染 成橘的景緻時,你下定決心要和他共度下半輩子;又或者是跟著默默暗戀的人 走進一座神社,在雙手合十之際,許下希望與他「戀愛成就」的願望;也可能 是一抬頭,高架橋上的東京電車恰好呼嘯而過,那一刻,你終於鼓起勇氣,向 身旁的人大聲喊出:「請跟我交往!」 這是七〇年代至八〇年代出生的我們,最初記憶東京的方式之一。 從這些擷取自類似日劇的畫面裡,我們去臆測東京人的愛情模樣;從戲劇的拍 攝場景中,我們片面且瑣碎地去認識並定調,或許當時根本還沒來過的東京。 然後,直到有一天,攜帶著多年前預設好的想像,實地探訪了這座城市以後, 才一一驗證了那些情愛橋段的事發現場。 「在東京,任何人都是愛情故事的主角。」 不由得想起了《東京愛情故事》這一齣開創現代日劇先河的戲劇。當年這句經 典的文宣,席捲了海內外殷殷憧憬或正沈浮於愛戀裡的都會男女。 在這齣日劇裡有一段流傳許久,迄今看來恐怕仍令人許多人驚心動魄的橋段。 那是某一天,女主角莉香(鈴木保奈美飾)站在陸橋上,在遠方電車飛馳而過 的剎那,突然轉身對著男主角完治(織田裕二飾)毫不羞澀地大喊:「我們來 做愛吧!」的震撼台詞。 當年這句台詞的出現,在日本社會裡激盪出不小的漣漪。在一向以由男性為主 導的傳統日本社會裡,《東京愛情故事》所呈現出來的愛情面貌,帶來了不小 的思想革命。男女的地位翻轉了,女性拋出愛的主動權,可以向喜歡的男性大 膽告白。而對於性愛的追求,日本女性不再矜持婉約,大方宣告,這不是男性 獨享的權利。 於是《東京愛情故事》引領起的風潮,所謂的新戀愛模式,開始複製在日後的 其他戲劇,甚至展現在真實生活的模仿裡。 獨善其身的愛情觀 不僅僅只是日劇而已,八〇年代末期到九〇年代中崛起的日本暢銷作家,如村 上春樹和吉本芭娜娜的作品裡也反應出女強男弱的愛情狀態。 一向對於梳理感情並不擅長的男性,在這些反應出社會現狀的媒介中,透露出 來的個性,總是一副猶豫不決,拖泥帶水的樣子。日本武士道果決的精神,說 不定就是從那時候開始,漸漸地從日本男生的血液中淡化的。 那是九〇年代,距今二十年前的東京。 有趣的是,二十年過去,當年象徵著日本女性意識抬頭的前鋒態度,如今卻落 到一種窘狀。日本男性彷彿像是漸漸被養壞了胃口似的,在愛情裡的態度,變 得比二十年前更加被動了。 這些日本男性對於生活品味的觸感變得更細緻,對於愛情的品質也更加要求, 然而,他們同時更意識的是「自我」的存在感。 他們對於結婚變得不太著急。有時候,甚至覺得戀愛好麻煩(因為要滿足於女 生的種種期望)。不少人抱著「獨善其身」的生活觀,寧可更在意的是,如何 盡量「延長」享受單身生活的好日子。 畢竟在傳統的日本社會裡,一旦結了婚,女生就會辭掉工作,待在家裡照顧小 孩。整個家庭的經濟重擔,於是就落在男生一個人的身上。這種狀況在錢容易 賺的泡沫經濟高峰當然沒問題,可偏偏近年來日本景氣不振,工作難找,薪水 也縮水,生小孩的代價更高,於是,在巨大的經濟壓力之下,男生愈來愈害怕 擔任這種角色。因此縱使有意組織家庭,面對女人的期望也變得裹足不前。 我身邊認識不少東京的男生,一到了週末休假,就只喜歡待在家裡。睡覺、上 網、看碟片,逛著頂多出門逛逛街,吃喝居酒屋。至於特地想去郊外踏青這種 勞心費神的活動,當然就不在他們的考慮範圍之內。 毫無戰鬥力和攻擊性格的「草食男」名詞於焉而生。 已經有愈來愈多的女生不斷抱怨,日本男生的個性變得愈來愈消極。 面對愛情,對女生而言,畢竟是一生幸福的交托,大多人並不願意勉強屈就一 個不符合理想的男生。這結果導致女性愈來愈難找到理想的男性。或者,看見 心儀的男性,卻遲遲等不到對方示愛。因為,他們是一動不如一靜的草食男。 具備「肉食男」性格的男生,遂成為現代日本女性希望出現的對象。 都說戲劇反應著生活,當年,日劇裡像是《101次求婚》那種男生追求女生時, 渾身散發著不屈不撓精神,恐怕已經成為了歷史。 如今,電視上播的日劇所關心的主題,變成找不到工作、談不了戀愛、積極參 加「婚活」(結婚聯誼活動)的主題。大家終於領悟純愛不敵生活條件的現實, 戲如人生,一幕幕直擊著當今社會裡曠男怨女的心境。 說不出分手的週末情人 台灣人熱情好客,跟朋友出門吃飯時,常喜歡「這次我請,下次換你請」的出 錢習慣。輪番請客,沒什麼太大意義,大家在乎的只是一種義氣。 我認識幾個來自港台和中國大陸的女性朋友,在東京都有日本人交往的經驗。 剛開始她們最不能適應的事情,便是每到用餐結賬時,拿著賬單的日本男生就 會對收銀機的服務生說:「分開結賬。」 「他先給錢,走出餐廳以後,我也會給的呀。何必搞得那麼小家子氣似的,好 像怕我不給他錢似的。而且就算偶爾請女生會怎樣?一點男子氣概也沒有。」 她們常異口同聲地如此表示。 其實,那是因為日本人確實習慣吃飯買單時分開結賬,無論是朋友或者情人。 日本餐廳也習慣替客人分開結賬。賬單交給服務生時,對方一定會先問你要一 起結還是分開結。事實上,分開結帳確實是方便的。可以減少事後朋友之間再 算錢時,零錢找不開的狀況。只不過對於不了解的人來說,面對日本情人的這 番態度,恐怕確實會懷疑是不是以後什麼都要分得那麼清楚。 日本人在乎個體和個體之間的距離感。在一定的距離之中,保有自己跟他人的 隱私,是這個社會向來的傳統。 這種「個體性」的特質不只在結賬上,也在情人交往的聯繫上。 交往中的情人,平常因為各自的工作過於忙碌,只有在週末才見面的不在少數。 日本人雖然愛玩手機,卻喜歡傳手機郵件勝於打電話。平常不見面時,不打電 話,只靠郵件聯絡彼此的例子也很多。 我的朋友剛開始也不適應,覺得自己被冷落。她戲稱她的日本男友是個只能在 週末才見到的「週末情人」,還疑神疑鬼地說,到底平常沒見面的晚上,他會 不會其實有交另外一個女友也不曉得。 但是後來,我們逐漸明白,很多日本人的交往模式確實如此。他們都覺得平常 上班都夠累了,下班就想一個人休息。至於另外一半,靠手機或網路聯絡,這 樣的聯繫似乎也就足夠了。 如果真的交往不下去,那就分手吧。 可是,問題來了。在愛情裡的日本人還有一個特點,那就是他們說不出「分手」 這兩個字。不是他們不忍心,而是他們非常不擅長於處理說「不」和「拒絕」 這個狀態。 很多人會直接以態度的冷漠跟行動的疏離,間接地表示緣分已盡。想分手的那 個人說不出分手,最佳狀況是期望對方感受到了,然後也逐漸默默地疏離。 你要是不懂得日文裡所謂的「讀空氣」(懂得沒說出口的暗示),恐怕在日本 社會裡會遍體鱗傷。那不只是針對愛情而已。 日本人曖昧模糊的性格,從語言結構、人際關係到戀愛態度,滲透得無所不在。 不同年齡的約會聖地 面對愛情的態度或許模糊不清,但,說到約會聖地可就是非常清楚了。 多年來,人氣指數高居不墜的日本年輕情侶約會聖地,當屬東京迪士尼樂園。 特別是大學生,從兩人同遊到團體聯誼活動,春夏秋冬,總能找到去迪士尼約 會的理由。仔細想想,迪士尼樂園如此超脫現實,夢幻到不行的地方,除了適 合涉世未深的小孩以外,確實就該是熱戀情侶要去的地方吧。 有巨型摩天輪,同時被東京灣擁抱的台場也是年輕人的約會聖地。不過,年紀 稍長的東京人,對遊樂園已經沒有太大的興趣,於是充滿「大人氣氛」的銀座、 有樂町、表參道和青山,便成為首選之地。 有了小寶寶以後,夫妻的約會開始走「樂活」路線。上野公園或者遠一點的高 尾山,草木之間,盡是甜美的家族風景。年紀再大一點呢?孩子們離家了,生 活又恢復成兩人世界,那麼就到巢鴨逛逛吧。在巢鴨老街裡,逛逛生活雜貨, 走累了,到老店裡吃一盅傳統的日式甘味,感覺著愛情打散在時間裡,即使稀 釋了,仍帶著甜美的滋味。 在匯聚著眾生面貌的東京大都會裡,一切的擁擠,雖然讓許多事物都因為供不 應求而顯得機會渺茫,然而,正也因為這些帶著不同背景和國籍的人,讓這座 城市充滿了各種愛的可能性。 愛的可能性,讓每個人都懷抱著希望,而每一篇東京愛情故事,彷彿因此也有 了未完的續章。 ★原刊載於上海外灘畫報・日本朝日新聞共同製作別刊《全日本》雜誌。2011 年12月-2012年1月號 -- 記憶是潮濕的慢板。 http://www.wretch.cc/blog/chiensreise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3.64.200

06/16 16:39, , 1F
文中有許多關於日本社會現象的探討,覺得挺有趣,
06/16 16:39, 1F

06/16 16:39, , 2F
故轉貼於此,不合規定我再刪除。
06/16 16:39, 2F

06/16 18:23, , 3F
推這篇!
06/16 18:23, 3F

06/16 23:39, , 4F
版規四,轉錄請加50字感想哦
06/16 23:39, 4F
文章代碼(AID): #1Ft4NpyE (JP_Custom)
文章代碼(AID): #1Ft4NpyE (JP_Cus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