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記] 續百名城真田三城之二-名胡桃城(群馬縣)
造訪日期:2024/4/3
完整圖文網誌
https://hidejellyfish.blogspot.com/2024/04/2024_83.html
繼前一日的岩櫃城,我們在群馬縣的真田名城巡禮進入第二站,位於岩櫃城東北方約25公
里處的「名胡桃城」。原本車程僅30分鐘,因為先繞回澀川的金藏寺賞櫻,再來到名胡桃
城是有那麼一點點繞路,不過想到花期大亂的時期,原本城內應該也滿是櫻花的名胡桃城
,這時應該也都只能賞花苞,就覺得先繞去賞櫻還是很值得的。「名胡桃城」所在的みな
かみ町(水上町)就是我們23年底所造訪「日本第一深的車站-土合駅」的所在地,而城跡
所在的「月夜野」地區,名稱相當特別,也曾出現在日劇「那不是抄襲嗎?」中,令人印
象深刻。完整圖文網誌
名胡桃城歷史請參閱網誌
地址:群馬県利根郡みなかみ町下津3462-2
電話:0278-62-0793
交通手段:JR上越線「後閑駅」步行約4公里
營業時間:城跡24時,名胡桃城址案内所09~16時(年末年始休)
所要時間:1小時
料金:城跡無料
網址:https://www.enjoy-minakami.jp/place.php?itemid=519
文字版遊記:
因為整趟群馬行程都是自駕,很理所當然地就開車來到了名胡桃城唯一的關聯設施,「名
胡桃城址案内所」省了從後閑駅步行4公里的路程。案內所就在國道17號的路邊,六文錢
家紋相當顯眼。
一旁有相當寬廣的免費停車場,這裡也是名胡桃城中面積最大的「般若郭跡」,也是名胡
桃城的城館位置。
「名胡桃城址案内所」有點歐風的建築,裡裡外外都是赤備軍與六文錢的元素。
入口的紅磚牆上,留下「名胡桃俱樂部」6個字,看起來此建築從前是有其他用途的吧。
一走進案內所內,就可以看到大大的真田幸村DOMO君,這應該是大河劇時NHK贈送的吧,
有夠可愛。中央則有相關設施景點的所有簡章介紹可以索取。名胡桃城內的挖掘調查照片
與各郭配置圖也有一併展示。
續百印章,這裡有"2顆",這大概是繼向羽黑山城後,又一次看到同一設施中有兩顆
章的續百名城。
先拿到自己的蓋章本蓋看看,兩顆章的狀態都算不錯,但其中一顆水量過多,蓋到自己的
本子中都有點危險,很害怕過多的水量會在公式集章本中暈開,所以最後選擇蓋下水量較
少的那一顆,不過這顆章還有一個問題,就是好像構圖中多了一"點",有點好笑,但總算
是第74顆章了。
城郭協會的認定証,也掛在很顯眼的位置。
這裡同樣也有「真田丸」的演員簽名,而且,居然是飾演小松姬的羊姊-吉田羊呢!
製作的非常仿真的鎧甲(左),空拍照片、各結構CG圖的旗幟。
名胡桃城的構造模型,可以看出來屬於連郭式山城,各郭間都有空堀相隔,與般若郭對望
的主結構,四個郭皆有土橋相連,最外側則有馬出。
這裡也可以買到御城印,不過我們仍然沒有打算入這個坑。桌上有可以一人索取一張的六
文錢貼紙,超棒的。
除了六文錢旗幟,看起來很有戰國感的六文錢木盾,更是吸引我們的目光。
另一個比較大的地形模型,則是比較接近現在的地貌。
牆上掛著的平面展示中,也有各個郭的地形繪圖。
真田街道其他景點的地圖與簡介(上),戰國時期上州攻防戰各時期的勢力圖(下),也可以
看出來真田家的領地消長,以及完全被趕出上州的上杉。
另一邊的牆面上還有許多六文錢的旗幟、陣羽織與鎧甲覆面,一旁還有名胡桃城址之碑的
拓印。
還有舊照片介紹大正12年(1923年)時,從富士山山頂附近,65人費時2日,將石碑的原石
搬過來的事蹟。真是太厲害了。
角落放著乍看以為是天守上的鯱,結果其實是展翅老鷹的木雕。一旁則是沼田城天守的模
型。名胡桃城並沒有天守存在的紀錄。
展示品大約20分鐘可以看完,在進入主結構部前,先來看一下目前是停車場的般若郭。這
裡曾挖掘出3個不同時期共24棟建築物的堀立柱跡,同時期約有6~7棟存在,最大9公尺長
、最小3公尺的建築群,北東端還有櫓存在的可能,不過現在遺跡都埋在停車場下,無法
看到,相當可惜啊。
主結構部分的入口,除了有名胡桃城的金屬銘牌外,這面旗幟上方的六文錢,還頗為有趣
。六文錢的其中四個變成了真田家三代的卡通頭像,但幸隆、昌幸、幸村都是生氣的樣子
,只有信之傻傻地笑。
此處可以隔著空堀,對望名胡桃城內,堀切大概都有5公尺深,具有防禦能力。
進入主結構的入口,還有一塊很高大的白色名胡桃城碑,前方的兩面六文錢板子,不確定
是被風吹倒的,還是故意這樣擺放的?
從入口進入,可以看到空堀的寬度。
進入三郭的部分,目前填起了部分空堀變成土橋,過去應該是以懸空的木橋為通道。
入口處一旁有一塊隆起的台地,是名胡桃城的「馬出」,是突出城郭並被堀切包覆的防禦
、攻擊準備設施,也稱為出丸。「真田丸」就是這樣的結構,這裡的「馬出」被圓形的三
日月堀包圍,周長20公尺,馬出與外郭有長8公尺的木橋聯結,內部與三郭有5公尺的木橋
橫跨空堀,兩橋並不能直線進入,案內版上還有馬出的CG復原。
右側的馬出,與左側的三郭間的堀切,過去有木橋的存在,危急時可毀壞木橋防止敵人攻
入。
三郭的規模為64公尺X26公尺,與外部有長12公尺、深5~7公尺的空堀相隔。與北側的二郭
原本有寬3公尺、深1.5公尺的三日月堀相隔,因為建城之初,這裡還不是三郭,而是當作
較大的馬出郭來使用,而後填平了三日月堀,以L字堀取代後,成為名胡桃城的三郭。郭
內有虎口門,還有不同時期的三棟建築物的堀立柱建築被調查出來。現在則回填遺跡,以
不同鋪面與木柱展示。
從三郭走入二郭,也只有一條路徑。
三郭與二郭間的堀切看起來比三郭外的更寬更深。寬達11~13公尺、高5.5~7公尺,且二郭
側的缺切面呈現55度坡度,三郭則呈現45度角,角度的不同也增加了敵人進攻的難度,這
也是真田家的智慧。
二郭與三郭間的木橋前方,就是二郭南虎口,木橋與虎口並不能直線進入,呈現洧井휊。二郭也比其他郭略高,可以看到所有郭的狀態。虎口周邊的土壘內也有發現使用河原石
加強結構,木橋與虎口門都發現了4本腳柱。
從南虎口進入的確可以發現一旁的土壘較高,左側的土壘上還搭建了見學台,可以較高的
角度觀察二郭與三郭,過去這裡應該也有衛哨駐守吧。
虎口門並不寬敞,也沒有較多的復原,四根腳柱就代表當時虎口門的門柱了。
橫跨二、三郭的木橋,下方的空堀也有填高,根據上面案內版的CG復原圖,過去應該沒有
高起的部分,左右兩邊的空堀應可從木橋下相通。
二郭約65公尺X50公尺,西側的土壘已崩落,南、東、北側則還留有6~7公尺的土壘基部,
中央部為建物的敷地,南北側都有虎口,中央有連貫的通路,約2.5公尺寬,虎口土壘的
周圍都有石積結構,東側的堀切外有面積較小的腰郭存在。郭內有8棟建築物的遺跡,與
般若郭一樣,分為三個時期,現在的復原整備,以第2時期的3棟建築物作展示。
站在土壘上的見學平台,可以看到二郭內的三棟建築物陳列的位置,這也是名胡桃城印章
圖案的角度。
從二郭眺望隔著深深空堀的般若郭。
二郭北側,通往本郭的北虎口,也是呈現牯c造,加上兩側的土壘,通道並不寬敞。
貫穿二郭的中央道路,連接北虎口與南虎口,現在也以水泥鋪面的方式展示。
二郭北虎口與南虎口相同,都有四個門柱,有以石塔切割再利用的礎石。東側有排水用的
暗渠,土壘的腰部有4~6段的自然石組成的石積,也是加強結構之用。與本郭相隔的堀切
寬14~16公尺、高7~9公尺,更寬更深。本郭側的堀切也比二郭側更傾斜20度,堀底有6個
木橋的柱穴,現在復元的木橋,基本上也是這樣的結構。
走過木橋,就可以前往本郭,這也是城內最長的木橋。嗯,橋旁邊枯枯的樹木是什麼呢?
是滿是花苞的櫻花啊哈哈哈,要不是花期大亂,我們可以在櫻花盛開下跨過這木橋,
那這一幕一定美到哭,而我們現在也是傻眼到哭啊!
來到本郭馬上可以看到「縣指定史跡 名胡桃城址」石碑,周遭也都是充滿花苞的櫻花們
啊。
本郭中央插著一面六文錢旗,代表真田精神常在。面積為51公尺X30公尺,兩側都有大規
模的崩落,因此現在使用水泥加強結構,當時的面積應該是比現在要更寬廣的。崩落處的
周邊有部分的土壘基座殘留,但確定本郭沒有天守,其他建築物的狀況也還不得而知。
本郭真的充滿了看一次哭一次的滿滿櫻花花苞啊。
本郭的北側,佇立著百年前從富士山附近運來的巨石做成的石碑,這石碑相當大,佩服當
時人們的毅力。
沒有櫻花,只好空想緬懷真田家揹著六文錢軍旗,在城內穿梭的盛況了。
本丸內3顆大櫻花樹,盛開時一定很壯觀。
從最北側回頭看目前呈現長條形的本郭,兩側欄杆外是崩落的懸崖,看起來已經無法復原
了。
本郭北側有向下的階梯,通往名胡桃城最北側的「ささ郭」(支郭),目前只剩下狹長的通
道,兩旁土壘已崩落,建造的目的是防止本郭曝露在外,最尖端的「袖郭」則有一座瞭望
台,沿著尾根可往山下走。ささ郭長31公尺、寬14公尺,兩旁有1公尺的土壘,中央有深1
公尺、寬2~5公尺的通道,前端有4個礎石,設置了搦手門,土壘內側有3~4段的自然石石
積。
與本郭間的堀切寬12公尺、深6公尺,並有1公尺寬的土橋相連接,目前所有遺跡接埋回保
存,現在看到與本郭的通道並非原本的樣貌復原的。
ささ郭的尖端是低下去一階的袖郭,標示出附近城郭的看板中,有沼田城的標示,但實際
上沼田城更右側,我們看了半天並沒有發現沼田城在哪裡。
一旁則有一座小小的祠堂,屋簷上居然有三組真實的六文錢啊!據說,現在六文錢的組數
越來越多了呢。
名胡桃城雖然現在遺跡並不多,許多地方也都崩塌無法復原,挖掘出來的遺跡也埋回去看
不到,但整個城郭內滿滿的真田情懷,不時讓我們想到那轉著兩顆胡桃的真田昌幸,正在
用什麼計謀使真田家繼續壯大呢?最後,來看一下名胡桃城的空拍畫面吧,由上往下看的
角度,可以更清楚的看到郭與郭之間的堀,已經挖掘後埋回去的三郭三日月堀。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6fBxdV14ck
--
https://hidejellyfish.blogspot.tw/
歷史‧秘境‧貓咪‧美食‧良宿‧交通
旅型電子書:https://travostyle.com/book/map/585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58.114.220.11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Japan_Travel/M.1757145066.A.3CF.html
Japan_Travel 近期熱門文章
PTT美食旅遊區 即時熱門文章
14
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