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句麗人是如何生活的

看板Korea (韓國)作者 (死胖子等著落榜吧)時間19年前 (2005/12/25 17:37),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高句麗人是如何生活的? 身份、法律和制度   高句麗是由王和貴族、平民和奴隸等構成的典型的階級社會。個人的生活也要受 到階級框架的一定制約。高句麗王是由名為「桂婁部」的特定部族產生的,慢慢地, 王室與其它貴族之間出現了顯著的差別。雖然王室貴族們擁有巨大的特權,但是有時 也成為權利鬥爭的犧牲品。在構成高句麗的五個部族中,桂婁部以外的另外四個部族 ——沸流那部、椽那部、桓那部、灌奴部等部族的首領和領導層也被編入高句麗的政 治體制內,擔任官職,逐漸發展為高句麗的貴族階層。貴族們通過世襲的方式把地位 和財產留給後世子孫的同時,也擔負著發生戰爭時直接奔赴戰場參加戰鬥的責任。   大約 3世紀末期,高句麗的五個部族解體了,權利也集中到中央。高句麗擁有許 多奴隸,但進行生產活動的主體還是平民。他們是從事農業生產、向國家賦稅、提供 勞動力的國家中樞。高句麗把戰爭中俘獲的俘虜當成奴隸使用,對於俘虜中有才幹的 人,給予他們適當的職位,利用他們的才幹。此外,對於服從領導的集團勢力,政府 只徵收稅金,在生活方式等方面賦予他們一定的權利。為了調用這些集團的軍事力量, 甚至還向他們支付大量的費用。高句麗就是通過這些方式把他們牢牢掌握在自己的勢 力範圍內。   高句麗存在的 705年漫長歲月裡,在法律和政治制度方面也發生了一些或大或小 的變化。 373年,按照法律進行治理國家,反逆者斬之,盜則償十倍。百姓們路不拾 遺,夜不閉戶,監獄裡難覓人跡,國家紀律牢固穩定。在高句麗後期,將全國分為 5 部,地方行政組織大致以城為單位進行編排。大城有 5部的長官褥薩,城有處閭近支, 婁肖等由朝廷任命的地方官。中央有大對盧、莫離支等13個官等制度,分別負責各部 門的業務。由擁有 5品以上官職的官員組成的貴族會議決定國家的重要政策。該貴族 會議繼承了高句麗初期 5部族首領組成的諸加會議的傳統。通過協商和討論的方式決 定政策是高句麗政治文化的悠久傳統。 生產活動 高句麗最初建國的地區並不適合從事農業生產。建國初期,高句麗舉步維艱,在 發展農業的同時還必須通過狩獵和放牧來維持生計。雖然高句麗人非常喜歡打獵,但 狩獵不能作為國家的重要產業。此外,因為高句麗境內沒有廣闊的草原,也不能大規 模飼養家畜。因此,高句麗只能培養強大的軍事力量,對農耕民的國家——東漢和發 展緩慢的東濊、沃沮等國家發動襲擊,搶奪俘虜和糧食,來彌補本國的不足。俘虜變 成了有用的勞動力,促進了高句麗經濟的發展。最後,東漢不得不用一名俘虜40匹綢 緞、兒童減半的價格從高句麗贖回自己的百姓。掠奪經濟不可能維持太久。高句麗逐 漸積累起了大量財富,疆土也逐漸擴大到黃海沿岸的肥沃農耕地帶。於是,他們開始 大力發展農業。鐵製農機具得到了廣泛普及,數量眾多的耕牛被用來進行農業生產。 農業生產得到飛速發展。 公元 194年,朝廷實行了賑貸法,允許農民在糧食緊缺的春季借貸國家的糧食, 到了收穫季節償還欠糧,農民的生活日趨穩定。如此以來,許多周邊國家的農民也都 遷移到了高句麗。 4世紀末期,高句麗的領土不斷擴張,農耕地不斷增加,高句麗逐 漸發展成了先進的農業國家。 隨著農業生產的不斷增加,高句麗的商業和城市也逐漸發展起來。不僅是首都國 內城和平壤等地,就連邊疆地區也形成了巨大的市場。位於高句麗西部的柳城(遼寧 省朝陽市)日益繁盛, 是草原上的遊牧民和華北地區的農耕民進行貿易的國際市場, 有時甚至可以聚集三萬名商人。黃金、白銀等作為流通手段得到了廣泛的使用,鐵、 人參、綢緞、貂皮以及各種工藝品是主要的貿易物品。對外貿易網一直擴展到東南亞、 中國南部、日本、中亞、西伯利亞地區。高句麗的物資裝滿了畜力車,經過修好的道 路和橋樑,被送往全國各地。   在高句麗,除了國內城和平壤外,人口超過10萬的漢城以及城牆長達十六公里的 烏骨城、遼東城、信城、建安城、扶余城、柵城等人口密集的城市也陸續發展壯大。 特別是高句麗後期的首都平壤,還修築了長約23公里、擁有保護宮城的內城和北城、 保護行政機構的中城、保護一般人民居住地和市場的外城的長安城。長安城是一個規 劃合理的計劃城市,圍繞著外城地區的大同江和普通江上修建了橋樑,為了輸送物資, 還開鑿了運河。居住區域內的每個區域都是按縱向84米、橫向 120米進行規劃,還修 建了可以並排行駛 6輛畜力車的大路和並排行駛兩輛畜力車的小路。   高句麗的金、銀、鐵生產也很豐足。高句麗的鐵產量巨大,還供應鐵資源不足的 契丹和室韋。高句麗的鐵加工技術很發達,生產多種優良武器,國防力量得到了加強。 高句麗人崇拜製造畜力車輪子的神、鐵匠神以及火神,非常優待技術工人。因此,高 句麗的各種行業都很發達, 這種產業的發達直接影響於文化的發展。 衣食住方面的生活   高句麗的冬季非常寒冷。因此,溫暖的居住環境在生活中佔據著非常重要的地位。 高句麗人開發了火炕取暖設施,點燃火焰加熱地面的石頭,石頭散發出熱量,室內就 變得溫暖起來。不論是在一般住宅,還是宮闕、寺院和軍事要塞,火炕都得到了廣泛 應用。現在韓國大部分居所中使用的火炕就源於高句麗。不過,在高句麗時代,人們 並不是用火炕加熱整個房間,它採用房內安裝部分火炕的局部取暖設施。高句麗人在 室內安放平板床、坐桌、椅子等傢具,常在其上面生活。   便於活動的褲子和褂子是高句麗男性的基本服裝。上衣的扣口也大多是在左側, 在射箭時非常方便。高句麗人穿褲子時不用扣子,而用腰帶固定衣服,這也是出於方 便行動的考慮。女性既穿皺褶裙子、彩綢袖裙子、點紋裙子等各式裙裝,有時也穿舒 適的褲裝。此外,她們還常常穿著裝飾著華麗圖案的外套。   高句麗男人大多結髮髻,把頭髮束在頭頂上,紮成像棍棒一樣的髮型,髮髻上戴 帽子。女性梳各種髮型,還使用假髮。高句麗出產綢緞等各種衣料,染色技術也相當 發達,因而服飾非常豐富多彩。就連奴婢也穿彩色、有花紋的衣服。大體上說,男性 穿實用、便於行動的衣服,女性雖然追求美麗,卻也喜歡穿方便的衣服。   高句麗人的飲食生活豐富。小米、水稻、豆子是最主要的糧食作物。大麥、小麥、 黍子、高粱是輔助作物。到了高句麗後期,對水稻的消費日益增加。在高句麗初期, 進食的方法是把糧食放在籠屜裡蒸或把糧食磨成粉末,倒入陶器內,加入適量的水熬 煮成粥,逐漸演變為用鐵鍋做米飯。高句麗最具有代表性的食物是用佐料醃漬的肉塊 ——「貊炙」。這是現在韓國具有代表性的食物——烤肉的遠祖。高句麗人用一種叫 做「貊盤」的餐桌上,擺著一種叫做「俎豆」的精美的器皿在內的多種器皿盛放食物, 吃飯時用勺子和筷子。為了切開肉類,他們還用一種叫做「五子刀」的小刀。另外, 他們還把白菜、圓葉錦葵、蘿蔔等放在鹽裡醃漬後食用。後來,人們在這種食物中加 放辣椒粉,就是現在韓國最具代表性的食物——「泡菜」。作為大豆的原產地,高句 麗人還用大豆製作大醬和醬油等醬類。他們還擅長釀酒。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03.73.141.163
文章代碼(AID): #13hcXceP (Korea)
文章代碼(AID): #13hcXceP (Kor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