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記]2011夏中東行 上尼波山 遙望應許之地

看板Middle_East (中東)作者 (日劇旅行王)時間13年前 (2011/07/20 07:52),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圖文版網誌請點選以下連接 http://blog.yam.com/yipin/article/39773353 今天是移動日, 從黎巴嫩的貝魯特搭飛機到約旦的首都安曼, 不同於黎巴嫩到處可見的綠地, 約旦與大馬士革相同, 都是一個十分乾燥的城市, 但約旦不同於大馬士革, 是一個由七座山所圍繞而成的山城 在約旦, 反而值得一遊的景點並不集中在安曼, 在我當初計畫這一趟中東的旅程時, 在黎巴嫩及敘利亞, 我將重心放在欣賞希臘,羅馬,阿拉伯帝國, 以及十字軍王國的古建築, 到了約旦和以色列, 重心就轉向朝聖之旅, 尋找聖經上所描述的景點, 最後到了埃及, 才來研究古埃及的歷史墓葬及文化 因此一到了約旦, 我就前往著名的東正教教堂St. George Church的所在地: 馬達巴(Madaba). 東正教堂最為人所知的特點, 就是馬賽克拼貼的壁畫(Mosaic), 在馬達巴的St. George Chuch的中央地板上也有一幅繪出馬達巴的地圖的馬賽克壁畫 在馬賽克拼圖的正中央, 可以看到栩栩如生的死海, 海中有兩條船, 船上正在製鹽 而死海的邊緣可以見到約旦河, 而約旦河上正好有兩條魚逆流而上, 因為死海的鹹度太高, 魚類無法生存 在死海的邊緣, 是海拔低於海平面的地方, 在這裡可以見到聖經上提到耶穌傳教顯奇蹟的城市: 耶里哥(Jericho) 馬賽克圖的下方可以見到拼貼出來的耶路撒冷城 而如果近看的話, 可以看到耶路撒冷城的Damasccus Gate, St. Stephen Gate, Golden Gate, 達味王興建的城堡, 以及錫安山 往圖的右邊可以看到埃及的西奈半島, 以及尼羅河 圖的上方則是有著名的十字軍城堡: 克拉克城堡 (這個在敘利亞篇裡有提到) 除了馬達巴的地圖之外, St. George Church裡還有很多其他聖經故事的拼貼 比如圖上這張是十二門徒與耶穌一起吃最後晚餐 稅吏雜凱的故事(這個之後在以色列篇的地方會詳盡說明) 耶穌從十字架上被取下 耶穌顯聖容 耶穌在約旦河受洗 耶穌在馬槽中誕生 天使報喜, 告訴聖母因聖神降孕 另一個聖經記載在約旦的聖地, 是尼波山(Mt. Nebo, 天主教譯為乃波山), 梅瑟當年帶著以色列人出埃及, 已達成上主交付的任務, 於是在將以色列十二部族交由若蘇厄(基督教譯為約書亞)之後, 梅瑟死前跟著上主來到了尼波山, 在聖經舊約的 申命紀第34章1-6節是這樣敘述的 [申34: 1-6] 梅瑟由摩阿布曠野上了乃波山,上到耶里哥對面的丕斯加峰,上主就將全地指給看:即由基肋阿得直到丹, 納斐塔里和厄弗辣因及默納協全地,直達西海的猶大全境, 乃革布和棕櫚城的耶里哥山谷盆地,直到左哈爾。 上主對他說:「這就是我對亞巴郎、依撒格和雅各伯誓許說我要給你後裔的土地。我讓你親眼看見,但你不能過去。」 上主的僕人梅瑟遂死在那裏,按上主所預定的,死在摩阿布地。 上主將他葬在摩阿布地,面對貝特培敖爾的一個山谷內;直到今日沒有人知道埋葬他的地方。 這個地方上主對梅瑟提到應許之地的地方, 就是在今天的尼波山上, 今天我也來到這裡, 與當時的梅瑟一起看著這塊應許之地, 但今天的我也許比昨日的梅瑟幸運, 因為再過兩天, 我就將像若蘇厄一般, 穿過約旦河西岸, 到達耶路撒冷 尼波山上並因此建立了梅瑟紀念教堂 這個有名的地方, 不僅是教宗來拜訪 連我們的李登輝總統當年出訪約旦時也來到這裡 尼波山和馬達巴都是高於海平面大約六百公尺, 相對於馬達巴, 死海及約旦河谷地就是低於海平面了, 死海大約是海平面以下四百公尺, 非常炎熱, 因為鹽濃度高達百分之二十, 不僅魚類無法生存, 人在死海上也是完全沉不下去的, 就像我這樣 就算是抱著雙腳也沉不下去, 不過想要像我這樣玩, 千萬要注意身體不能有任何傷口, 不然就會像我這樣, 其實是在苦笑著忍痛(昨天被上被窗戶畫了一大條傷口)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6.195.20.131
文章代碼(AID): #1E9XYlkE (Middle_East)
文章代碼(AID): #1E9XYlkE (Middle_E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