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上班族一戰99二戰106,感謝SK2 TOEFL!

看板TOEFL_iBT (TOEFL_iBT托福)作者 (phykaaa)時間20小時前 (2025/11/19 18:06),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求學背景:中原會計系、政大會計所 英文程度:多益940 準備時間:6月上課、9月一戰、10月二戰 準備教材:SK2講義、考滿分、TOEFL 100 前言 當初為了赴美就讀博士班,我開始準備托福考試。由於我過去即在A2 GMAT補習,便在A2 的推薦下選擇了SK2補習班。 讀書計畫及時間軸 我當初報名了6月的衝刺班,就趕快把課程上完。差不多7月的時候開始準備考試,與戰友 開始一起念書準備各科進度。前期我們會每天分開練習聽、說、讀、寫,求質不求量,好 好檢討錯誤的地方、重新思考並且嘗試改善。鄰近考試前一個禮拜我開始做模擬考,即便 下班很累回家也逼自己做完完整一回的模擬考試,再根據錯誤的地方調整自己的答題策略 。然而,我幾乎整個8月都前往瑞士上課,因此荒廢了托福考試的準備,9/13的一戰僅拿 下99分(R:29、L25、S23、W22)。實際真正上戰場考試後遂能發現自己的盲點,我重新 挑整我的準備策略。聽力部份我開始減少筆記並加強理解;寫作部分我增加字數同時確保 留有時間檢查錯字(我一戰時才發現錯字不會有紅紅的底線提醒),最終二戰考取106分 (R29、L28、S23、W26)。兩次我都在忠孝復興的Whygo考試,考場還算舒適,工作人員 也都挺親切,整體而言還算不錯的考場。不過我朋友有遇到鍵盤失靈的情況,有時可能還 是會有運氣的問題! 各科心得 閱讀:我是上Chris的閱讀班,老師上課的時候很清楚地告訴我TOEFL會出的閱讀題型以及 答題技巧。我個人覺得抓取自己所需要的關鍵技巧並且學以致用就能解決各種題型。我閱 讀速度算不慢,因此我會直接先看題目,然後直接到該段落Skim整段文章並Scan鎖定答案 。這麼做能幫助我:1. 更理解整個文章的方向與內容以及2. 最後總結題時通常能輕鬆作 答。 聽力:我是上Chris的聽力班,老師上課教的八大點非常受用,因為八大點常常是托福聽 力出題的關鍵。然而,我覺得要把八大點全部聽到且記下來實在太多,實戰上反而干擾聽 力理解。隨著不斷按照課堂上所教「預測題目」的方式練習後,其實慢慢會自己感受到「 這邊很有可能會出題」,因此我後來聽力不著重於把八大點全部寫下來,而是用力聽內容 感受講者語氣與重點,只在關鍵時用六宮格把自己認為的關鍵資訊寫下來。 寫作:我是上Chris的寫作班,老師上課教的寫作架構非常好用。以整合寫作為例,只要 快速看完文章知道討論點,並且用力把聽力的內容記下來塞進去架構即可。我自己感覺上 把字數衝上去會比較容易拿到分數,因為一般人比較難以用少少的字數就精煉地闡述文章 跟講者的因果邏輯。所以我在整合寫作時就是盡量猛寫到300字,再趕快檢查有沒有錯字 。而有關學術討論,我實在不是優秀的學生,再怎麼建立Word Bank還是常常會沒有靈感 。當我舉不到太多合適的例子時,我就會更加深入地闡述我每個例子的因果細節,以增加 自身觀點的厚度。 口說:我是上Catherine的口說班,我覺得老師提供的架構跟技巧想當好用。在口說課程 的過程中會清楚知道各個題型的重點與答題技巧,我覺得頗受用。我自己覺得口說的重點 是流暢跟自信,雖然我口說一直準備得很差,文法也是劈哩嘩啦錯,常常沒講完或停頓, 不過我自己的概念就是管它這麼多,說就對了!平常多練習發音跟音調,到考場時雖然緊 張但還是能多少自然而然的發揮,把平常練習的架構用上去就對了! 課後練習 我在口說課上遇到一個戰友,感謝睿睿,我覺得這還蠻重要的,因為準備考試的路上有人 一起奮戰不僅可以互相分享準備材料,更能有重要的心靈支持!SK2也會幫忙組成讀書會 ,不過有時候因為種種因素讀書會不一定能有效地促成練習。能找到一個戰友在差不多的 時間考試甚至能約出來一起念出,我感覺對考試的準備上還是蠻有幫助的。 心態調整 我覺得托福考試的內容很制式,多做練習就能慢慢掌握這個考試。心態上,我會盡量說服 自己這個考試很容易,自己來就是要征服這個考試,讓自己在考場上也比較不會緊張。 後記及建議 我覺得如果英文底子不錯,托福是可以透過短時間大量練習把分數衝刺上來。不過我個人 的習慣是給自己留比較多時間,在準備上才不會這麼有壓力被申請時程追著跑。建議大家 如果還有時間的話,可以提早開始上課跟準備,留給自己容錯的空間,才不會弄到後面沒 有時間變得太急迫。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40.119.78.30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TOEFL_iBT/M.1763546811.A.82D.html
文章代碼(AID): #1f7PQxWj (TOEFL_iBT)
文章代碼(AID): #1f7PQxWj (TOEFL_iB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