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馬爾地夫Kuramathi度假村推薦玩法

看板isLandTravel (島嶼旅遊)作者 (Sylvia)時間6年前 (2019/02/17 00:54), 6年前編輯推噓2(201)
留言3則, 3人參與, 5年前最新討論串1/1
圖多網誌無人像版:https://fredjame.com/81245f1f9fd8(建議閱讀) 渡假村除了耍廢能幹嘛? Maldives散步筆記:渡假村不藏私玩法 別人不曾告訴你的渡假村活動 來到Kuramathi島上雖然看似人很多, 但除了定時的吃飯時間,其實路上人都三三兩兩的, 有時候根本完全看不到半個人影,完全沒有擁擠感。 最大的好處就是, 因為客人多、島上可以玩的活動設施、餐廳、bar選擇相對也非常多樣, 東看看西看看完全不會無聊。 一般大家訂渡假村就把預算開到最大,進入島內就不太會再消費, 這樣只有吃吃喝喝、頂多自己去海邊游泳、浮潛,其實蠻可惜的。 之前在前一篇有說過如何分配預算訂房的秘訣 ,預算就是用在這邊啦! -- 如果訂全包的AI(All Inclusive), 的確會送一次免費「夕陽巡航」,幸運的話順便去找海豚。 不過我們之前在居民島參加浮潛其實就已經幸運的看過野生海豚, 如果玩水主力已經在居民島包套過了,這邊其實略過也沒有很損失, 只要有出海其實都有機會看的到,畢竟海豚還是看人品, 想在渡假村看到時候也可另外加碼US$26去看。 -- check in完怎麼訂行程 到招待中心報到完被放生之後,可以拿著手上渡假村地圖攻略, 先找到「eco center」(藍9),對面有一間「excursion center」(藍17) 可以趕緊看看有什麼活動可以報名! 我們還在這裡遇到了來自台灣的服務人員~ 為什麼建議大家先去報名,是因為我們當初被放生後,先去搭車放行李, 沙屋位於島的中間,而報名地點卻在島的前端, 中間拖了一些時間才去報名,結果想報的浮潛活動,還有旁邊一堆都客滿, 完全排到三四天後,我們才剛到第一天,就沒得報名了(哭哭)。 -- 一個個仔細看之後,原來其實「每個活動名額每天都只有10名左右」! 難怪很快就額滿沒得報,當場只剩半潛艇(SEMI-SUBMARINE)還有名額,才趕緊寫上房號 因為對浮潛(SNORKEL SAFARI)太過期待,整個不死心, 又走回去問說我們可不可以候補, 服務人員還是很隨性的幫我們寫上房號,說幫我們留意排排看, 結果當天晚上吃飯回去,門口就被夾了一張貼心通知信,通知候補上了! 真是超級高興! 我們猜候補上還有一個原因, 是因為每項活動報名,如果要取消得在前一天晚上6:00前, 如果超過時間才取消,有會收取一半的金額的但書!! 預約記得取消一定要告知服務人員啊! -- 現場報名只需要先看上方牆壁貼的活動,下面就會有相對應的報名表單。 查了資料Kuramathi是屬於B級浮潛環境的島嶼, 因為沒有深潛證照,我們無法出海去深潛, 強烈建議大家如果可以在台灣至少先通過OW證照的考試,再來深潛一定很棒! 後來我們則鎖定「SNORKEL SAFARI」的出海浮潛、以及「SEMI-SUBMARINE」半潛艇 這兩個活動,其他活動就是視天候去彈性調整跟取捨。 -- SEMI-SUBMARINE:海島半潛艇巡遊 回來後才知道,台灣很多海邊景點近年來也有半潛艇的活動, 但我並沒有嘗試過,這是第一次看到還親身體驗。 去之前除了因為外觀可愛,最好奇的就是潛艇本身, 在Kuramathi的評論找了找只有外國人大力說讚, 網路上找不到什麼其他評論跟心得,所以特別寫出來跟大家分享。 之前看資料有說這是一個適合0~99歲人的活動, 本來還覺得有點誇飾,但後來認為是非常貼切的形容, 假設跟我們一樣還沒有取得潛水證照, 尤其是不敢下水,但又非常想要看到海中景色的旱鴨子們, 這真的是不容錯過、闔家觀賞的一項活動! -- 『如果說浮潛是用微距鏡頭的距離看海中生物, 搭半潛艇就像是用廣角鏡頭,一覽無遺的把海中景色囊括眼底。』 就算會游泳其實也很值得一搭,因為視角完全不同! 基本上就是搭船出海,只是觀景窗在海平面下方, 下半身是人乘坐的所在,上半身則是有船長跟工作人員控制船隻, 真的是無論老人家或是小孩都很適合體驗。 Kuramathi的半潛艇造型像是一隻紅色的鯨魚,非常可愛討喜! -- 裡面實際能容納的人數真的不多,大概十人左右。 出海後會發現,看出去能看到海平面波光粼粼的樣子, 完全就像是自己坐在大海這個浩瀚的大型魚缸內,只是顏色是游泳池的淺藍色。 窗景雖然是像大魚缸,隨著船身搖晃,實際感受就像自己在裡面行走著, 但卻又不必全副武裝的下水浮潛,視野遼闊又清楚。 -- 我們也在這裡看到了海龜! 雖然只有一下下就消失,但還是相當值回票價! 整趟就像是身處在《海底總動員》的視角一樣, 隔壁義大利的小妹妹也是一直持續對玻璃外指著大叫「Nemo!!Dory!!」, 還可順便體驗自己在玻璃缸內當一隻小魚兒的心情。 -- SNORKEL SAFARI:海島浮潛之旅 出海浮潛人數比較多、坐的是超級開放式、屋頂平而寬的快艇, 出發前在「Eco center」(藍9)集合。 因為說德文的人數比較多,出海後會分為德語組跟英語組分別帶開, 德語組大概就20人左右,參加浮潛的亞洲人很少, 大概加我們只有7人,剩下就全部都是歐美人士了吧~ 看介紹以為會有海洋生物學家帶浮潛, 但報名的時候詢問,工作人員有點尷尬的說會有陪同, 去了之後才知道,其實並沒有特別介紹魚類物種,就是跟一般浮潛一樣, 只是會陪同一趟去兩個潛點,生物學家感覺是在帶講德文的那組, 就沒有特別交集,不知道是不是有特別介紹。 -- 浮潛之前記得一定要帶自帶裝備! 面罩可以當場租借,但他們只有基本款呼吸面鏡、 就沒有全罩式可呼吸的面罩可選擇,自己帶還是比較衛生, 雖然戴上面罩很像外星人,但是不少老外還問我們這哪裡買, 我們以為島上沒賣,後來發現在島後半段Boutique(藍20)的紀念品商店有賣。 我們自帶了兩種,就只有租借腳蹼(四天兩人含稅USD$26.76,一天大概台幣$100/人) 腳蹼是必要支出,無論島上標示或是浮潛他們都規定要戴, 除了游比較快,也比較安全,救生衣租借則是免費的, 安全起見還是一定要穿救生衣,我不會游泳完全是靠救生衣一直漂浮著, 一樣浮的很爽快:) -- ㄧ朵朵靈芝般的珊瑚礁 一趟去的兩個潛點位於附近的居民島,也就是上方中間的小島嶼, 左邊是Kuramathi,印象中第二個潛點好像是再右邊一點的區塊, 跟去半潛艇看到的珊瑚有點相像,不專業形容就是一片一片像靈芝般層層生長的珊瑚礁。 跟半潛艇的差別,在於浮潛是用「正上方的視角」在看珊瑚礁, 珊瑚礁感覺不像是一片片,而是邊緣參差不齊的石頭, 魚群則是完全不怕生,就從下方游過去。 你就像是一直從頭頂看他們的鄰居,他們看你只是路人甲,只是過客而已, 一點都不會拔腿就烙跑,或是很緊張崩潰的游走, 完全可以清楚地看到不同熱帶魚游泳的姿態。 魚鰭舞動,像被風吹動的裙擺,有的尾巴用力一加速,根本追不到它的車尾燈; 有的行進忽快忽慢,在後面追著看會很想笑, 小丑魚沒有想像中常遇到,但橘色鮮豔到不可思議的亮眼, 在海葵裡鑽來鑽去,只會想衝動對它大叫Nemo! -- 小美人魚般的夢幻海流光線 而第一個潛點非常棒,是整趟旅程浮潛我最喜歡的點! 去迪卡儂買了可以呼吸的全罩式面罩此時派上用場, 加上渡假村租借的救生衣能讓我浮起來, 船上備有洗碗精,船員示意下去前先在面罩裡滴一點抹一抹, 下去才不會起霧太嚴重看不到東西。 一切準備好了之後,到定點就開始直接輪流跳下船, 會怕的人可以先坐在船上,慢慢下海。 一下去整個海的深度跟之前完全不同,但卻絲毫沒有讓人害怕的感覺, 是那種很沈穩的深藍,下海的瞬間都會比較容易緊張跟恐慌, 但是只要臉一下去水中,那種安靜跟寧靜很難用言語表達,瞬間就能讓人平靜下來, 看清楚海的深度後,雖有點深有點緊張,再次看向海平面, 陽光灑下來海中光線變換的畫面,到現在閉上眼睛都還能想起來。 -- 只能說小美人魚動畫的是真的! 海中出現網狀的光線,就像是從海底直射散發出來, 其實應該是相反,陽光射入海中, 眼前感受卻是一束束散發,彷彿跟著海流飄動的感覺,身體很溫暖的被海洋包覆著。 水中光線一直變化多端,水聲也是比較低沈;快速流動很順暢的感覺, 莫非這就是海流? 完全就像《海底總動員》一樣! 海流有很多小泡泡跟著水一起走,整個人很自然就想往海底深處看去, 不知道有什麼樣的生物等著我們探索。 -- 帶領我們的船員跟員工示意往另一個方向游, 這邊有很多成群的小魚,瞬間會整群從眼前游過, 腳底出現一個很大弧度的斜坡,通常在這種珊瑚礁的坡度落差會有很多的生物。 在這裡看到了20秒,在遠方混沌的沙子中有兩隻鬼蝠魟交叉游來游去,實在太驚奇。 想轉頭找其他人分享,一回頭就都不見了Q_Q只能說要看就先自己欣賞吧, 瞬間鬼蝠魟早已瀟灑離去不復返。 很抱歉因為初次海洋攝影, 大部分的畫面我自己看了都會一直有暈船的想吐感, 挑不出可用的畫面,目前還無法克服暈眩感來剪片,只能用文字描述所見感受。 -- 途中意外的驚喜:不是海豚也不是鯨魚的「偽虎鯨」 第一趟潛點上岸,途中突然聽到船頭一陣騷動, 似乎是有海豚,工作人員超high一直在尖叫跟拍打船頭!! 不知道這樣是否真的有用XD,原本想說之前在居民島已經看過就沒那麼驚奇。 後來還是去船頭湊了熱鬧,直覺發現不對、這次感覺體型好像比較大, 顏色深很多,深黑色的皮膚感覺不太像海豚, 也沒有空中翻滾,半信半疑覺得很像小型的鯨魚, 看工作人員比遊客們還興奮的態勢,看來這次運氣真的超好! 回程問了工作人員我們是看到海豚還是鯨魚? 他們說有可能是「偽虎鯨(pilot whale)」。 -- 偽虎鯨英文稱作「False killer whale」 歷史上分類曾經有過爭議,它不完全是海豚、頭骨卻類似虎鯨, 以魷魚跟魚為主食、也會吃不同種類的海豚, 有很強的社交性、也能適應被囚禁的環境,被世界各地的水族館保存著, 但其攻擊性會讓其他海豚不安。 -- 總之看了很久,後來工作人員開玩笑說「我們該去浮潛摟~大家!」 全部人的太興奮完全忘了還有第二個潛點! 後來就是去靈芝珊瑚礁那邊,時間果然比第一次短很多, 不過其實還是第一個潛點比較精彩啦! 途中一直被在地的船長關照, 一直帶領我們脫隊游到比較淺的珊瑚礁那邊,後來海洋學家來警告說不要脫隊, 示意要我們快點跟大家的方向靠攏,整個戴面罩根本無法解釋啊囧, 我們是被帶去看的Q_Q不是故意脫隊啊~ 其實船長很好心,如果不是他一直指點,大概連鬼蝠魟都看不到,雖然都是用手勢。 工作人員主要的工作似乎是盯哨遊客,怕去傷害到珊瑚, 因為海如果比較淺、腳蹼就容易踢到或踩到,對珊瑚成長環境是很不好的, 如果不留意一踩到是會馬上被嚴厲制止,事前都會說好幾遍。 可以感受到他們保育海洋的真心。 -- 碼頭驚喜:與鯊魚共游 如果說旅行光訂渡假村的預算就用完了,無法每天安排活動,也實在不想再有額外開銷, 但是又很想浮潛看熱帶魚的人怎麼辦? 沒關係,不用緊張!告訴你一個最好康、也不用花一毛錢的方式, 只要在島上任何有發現下面這個「微笑立牌」的地方, 都是適合浮潛的環境區間。 Kuramathi島有特別設立「生態通道」,營造適合魚類生存的地方, 穿好救生衣跟浮潛面鏡後,往立牌指示「GO」的方向游去就可以了! -- 在島上原本有經過這個立牌,不是很理解它真正的意思是什麼, 當然知道是適合浮潛意思,但不知為何都只能往右邊才是GO? 後來入住水上屋的時候,發現有一個頻道在循環播放「教學影片」, 其實就是提醒遊客自己浮潛注意事項的宣導影片, 立牌標示的意思不是左邊右邊,而是提醒遊客 左邊NO事項中,不可以穿著蛙鞋踩珊瑚,更不可採集珊瑚帶回去做紀念, 也不要觸摸海中生物。 有立牌的地方就是有設立「生態通道」的所在, 你可以往黃色標旗的地方游過去,就是適合浮潛的區間。 島上地圖也有顯示"浮潛人"的虛線1~12都有生態通道歐! -- 我們住的地方不在建議浮潛的指示牌那側, 後來住水上屋不信邪,硬是下水看了後,發現還真的一隻魚的影子都沒看到, 看來環礁內部是真的看不什麼東西,地圖畫的指示都是有原因的。 原先計劃要找離我們最近的生態通道去看, 但之前提過附近都很像人家私人的別墅沙灘,而且從最邊邊小路進去, 又有一些防坡小堤擋著不太方便,沙灘也比較多碎石子。 最推薦的浮潛地點, 還是在島的最前端「Reception(藍1)跟Eco Center附近的碼頭」! 最有人氣,每天聚集了很多大人小孩在這邊浮潛, 我們就是在這跟黑鰭鯊魚一起游泳的!! 原本以為只有一隻,但後來在岸上看到兩隻交會, 真的就在碼頭附近坐著頭看下去就是了,每個人看到都驚呼! 在海裡鯊魚路過你,還可以跟他對視,超級刺激! 之前就有聽說,其實鯊魚多半對人沒什麼興趣,人對他們來說不太美味吧。 有聽說咬人的事件,通常是因為鯊魚把衝浪板誤認海龜的肚子之類的, 查的話看到鯊魚多半吃魷魚或魚,真的對我們人類沒有太大興趣, 難道都是《大白鯊》系列電影害嗎 XD 本來在居民島有報名鯊魚浮潛,但因天候取消,在這邊想看就能看到真是太棒了! -- 有時會遇到小魚整群突然有點緊張的游過來, 那時候就有機率看到鯊魚路過,不過一般來說小魚都很淡定, 推薦碼頭這邊是因為,光在下海的地方,像游泳池的拉桿, 馬上就看到Ellen配音的Dory們(擬刺尾鯛),狂吃階梯上的藻類,無敵可愛。 海底的世界非常安靜,一下水整個感官就被剝奪,只剩眼睛觀察世界的顏色, 一直因爲自己發現的小事而興奮開心著,看到一個像石塊的珊瑚礁,可能是風水寶地, 一直有小魚用鰭當作手『停泊』在凹槽內,一隻走了換另外一隻, 鰭真的是像人一樣凹著撐地,身體語言好像在說不准來這裡歐,這裡我包了,整個很鬧。 -- 寫了一長串浮潛的感受,因為去之前,人生完全是不諳水性,老是學不會游泳跟換氣, 也緊張怕水的人,一輩子可能只浮潛過兩三次, 到海邊也是只踏踏水,根本不玩水上活動的類型。 去之前一直洗腦自己,一生難得的絕景,豁出去體驗就對了,反正不行再說, 事實證明馬爾地夫的淺灘,跟平靜的海域的確帶給我一次難得正向的體驗。 看著長長、胖胖、瘦瘦、刺刺的熱帶魚們,心情也隨之美麗起來, 我從沒想過自己人生竟然會愛上在水裡待這麼久, 都是多虧了魚兒們迷惑的衣裳,看著忘了時間、也忘了疲累,心情很美好。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3.195.193.92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isLandTravel/M.1550336092.A.764.html ※ 編輯: bluehoyden (123.195.193.92), 02/17/2019 01:36:11

02/17 21:05, 6年前 , 1F
02/17 21:05, 1F

03/05 19:14, 6年前 , 2F
03/05 19:14, 2F

11/17 10:31, 5年前 , 3F
真的好讚
11/17 10:31, 3F
文章代碼(AID): #1SQ41STa (isLandTravel)
文章代碼(AID): #1SQ41STa (isLandTrav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