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記] 英國【九】巴斯修道院
圖文網誌版: https://sirius99.com/?p=26913
(造訪時間:2023年)
將「巨石陣」一圈踱完,原已作好準備,加入接駁長龍的耐心試煉,怎料站牌前只寥
寥幾人,跟來時天差地遠。是怎麼了?難道方才是剛好撞入旅遊團同時到來的時段?還是
換了個積極的顧站管理員,趕鴨子迅速把人潮消化掉了?
無從知曉答案的我,像中獎般看著車窗外緩緩走返的人,回到了遊客中心。也由於提
早回來,就變得很有餘裕能四處逛探,看看石器時代其實挺藝術的茅草屋復原,又去餐飲
區物色了溫熱微硬有番茄醬餡的長麵包,在烈日下邊吃邊等回「索爾茲伯里」的車。
不過當回到「索爾茲伯里」,莫名得到的運氣就散光了。我在閘門抓了個管理員詢問
改票事宜,她說不清楚,要我上車後去找列車長,問題是列車長會藏在哪呢?若一直找不
到,查票時可是會被罰大錢。猶豫片刻,就改去問售票口,結果裡頭阿伯直接冷面要我買
新票,說我原本的已經無效了,於是也只能認命刷卡,當作是旅途必要的祭品。
一抵達「巴斯」,自然是飛速衝去「巴斯修道院教堂」(Bath Abbey),畢竟下個景
點「巴斯浴場」是有預約時間的,必須在那之前把前者盡快解決。但雙腳趕著路,眼睛卻
忍不住往各處瞄,因為沿路不乏吸睛的教堂,或將鐘塔以細柱連拱鏤空,或以傳統哥德風
高擎指天,分心多按了好幾下快門,才與正主相會。先見到的是東側的背面,碩大的花窗
是其主視覺,窗櫺勾畫著,如炬飾塔熾燃著,搭配往旁展揚的飛扶壁,儘管沒有那些大教
堂的高闊,仍引人佇望`
往旁繞去,它的十字翼廊與中塔隨之轉顯,牆頂雉堞般的綴邊相當用心,折曲間隱現
瓣緣。而當走至西側的主立面,上頭的雕琢又更細膩了,與背側相似的輪廓,散綴的人像
卻讓其多了繽紛感。紋印浮凸的大門兩側為彼得和保羅,花窗之上的雖大多磨損,仍能辨
出天使群集。
最特別的當屬兩道塔柱了,遠看或許會以為是橫紋上的花綴,其實為「雅各的天梯」
。這故事出自聖經《創世紀》,被哥哥「以掃」追殺的「雅各」在荒原夢見通往天國的長
梯,梯頂的耶和華向他許諾了土地及子孫的富饒繁衍。走近細瞧,梯格還真有不同姿態的
小天使爬上攀下,據說這也隱著「靈魂將因謙遜而飛升、因驕矜而墜落」。
花窗正中尚有主教「Oliver King」的雕像,有傳聞他也夢見了天使爬梯的景象,儘
管以現代角度看肯定是穿鑿附會,將他置於此仍合情合理。早年這教堂曾多次與鄰近的「
Wells Cathedral」競爭或共同持有主教座堂的身分,十五世紀爭輸後,就向下沉淪,成
員墮落了,諾曼式的外表也變得殘敗,是在他主持下,才以哥德形貌獲得新生。
時間有限,抬望過,就趕緊穿入堂內,原先是有打算登頂,在高處一覽「巴斯」風光
,被「巨石陣」擠壓一小時,便只能犧牲掉了,跟自己說本就是不愛爬階的軟腳蝦,剛好
。
買了門票,進入中廊,不像早上的「索爾茲伯里座堂」天篷僅為簡約的肋拱交劃,這
兒呈扇狀發散,既保有類似的力學支撐,卻增添了裝飾性,像連綿的傘面張啟,亦似春日
的群花爭妍。原本無華的中軸,也因著瓣緣的拼接,填上蕾絲般的鏤雕,能想出這種工法
的真是天才。根據資料,設計師同時經手了「西敏寺亨利七世禮拜堂」的天穹,不啻是種
皇家認證。
這也是必然的風格演變吧,「索爾茲伯里座堂」砌建得早,主體自然偏向哥德初興的
樣貌,以拉尖的拱肋將中廊盡量抬升。後來技術成熟了,工匠不免開始想著該如何變化,
怎樣讓自己露臉,於是所謂的「早期哥德」就漸漸演化為「裝飾性哥德」,拱肋、花窗的
線條都變得繁複,而目前的「巴斯修道院」是經過多次改築的,走華麗風便順理成章。不
過若要見識扇形肋拱的創始,就得走一趟「Gloucester Cathedral」了,它將中庭迴廊以
此工法妝點,相當瑰麗,同時也是《哈利波特》電影的取景處,可惜我「巴斯」都只有幾
小時可逛了,根本找不出時段留給它。
英式哥德尚有第三階段的演化,即「垂直式哥德」,以更多的縱直線條,讓殿體在視
覺上更為高聳。這部分也能在這兒找到,主花窗幾乎佔據整個立面,窗櫺豎向切分,在兩
旁纖細併柱的挑升勾勒下,略窄的中廊的確讓人仰之彌高。側向視角的縱直感對這風格同
樣重要,有些教堂會用一道道長花窗將牆面幾乎填滿,這裡的倒沒那麼追求,窗列下段轉
為連拱,串接低矮的側廊。
四望中,左側柱拱下有座紀念塚頗吸引目光,兩端以立柱支起冠冕徽印拼組的牌額,
框護著主教「James Montagu」長眠的地方。門面所塑的「Oliver King」好不容易讓教堂
重生,但在「亨利八世」跟教宗翻臉,搞出「解散修道院」法令後,很快又榮光盡失,破
敗殘頹。據說當「James Montagu」來訪時,教堂已沒了天頂,在暴風雨的夜晚泛著淒傷
。適值「伊莉莎白一世」上位,改弦易轍,他便以領得的資金將中廊作了修復。這也是墓
塚置放於此的原因,以合十的雕像,仰望因其再現風華的天篷。
在右廊聚焦的是洗禮池,相對「索爾茲伯里座堂」那兒的現代簡約,這座雖是十九世
紀整修時所製,仍襯合著周邊,尖拱雕紋環綴,有天使於四角持瓶,金屬盆蓋也流曲拉尖
,佈著羽鱗。起初我有些疑惑,這笨重的盆蓋難道每次使用都要費力搬來搬去嗎?盯了幾
許才發現蓋頂懸有鍊條,能利用滑輪升降,古人還是有用腦袋的。
除了盆池跟壁面滿覆的紀念碑,側廊同樣有著扇狀拱頂,且由於高度減半,更適宜觀
察細節,而這兒的綴邊又不太一樣,會在接合後凝為石鐘乳般的垂墜。花窗也繽紛,據說
大門上繪的是舊約前五本,順序從左下角的亞當誕生開始,可是才望過隔壁的諾亞方舟,
我便卡關了,一路瞄上,也只能從十誡、擊石、蛇柱認出四幅的摩西相關。側面窗列難度
更高了,從註解文字看應同為聖經章句的衍生,對非教徒的我,也僅能當畫作欣賞,湊不
出完整故事。
如此望至與翼廊的十字交會,講道壇的人物雕板帶出後段唱詩班席的木色風景,同質
性的瓣緣尖拱從壇壁蔓延至席位靠板,即便沒有往上竄高,繁鏤如冠,紋路仍暗地變衍,
留待有心人發現。再往前自然是主祭壇了,它引入更長闊的東花窗,相較其對面兄弟的舊
約記述,它以五十餘幅畫作從新約的耶穌誕生說起,讓陽光映顯的色塊拼組著講道、神蹟
、與釘十字架後的升天。壇後的飾壁也承接花窗的絢麗,以虛窗併接,之間又統合了扇拱
元素,在繁瓣配襯下,頗駐留目光。
待了一陣,我朝左邊的北側廊尾探,這兒的花窗相對不顯眼,卻記印著重要史實,主
角為「全英之王Edgar」。他不僅統一了英格蘭全境,也因任內平靜無戰事,被美稱為「
和平王」。花窗描繪的是他加冕的那一刻,雖然地點其實是此堂於「盎格魯薩克遜」時期
的前身,由他起始的加冕儀式,就這麼從十世紀傳承下來,早前「伊莉莎白二世」還專程
至此,紀念這千年前的歷史事件。
轉至呼應的南側廊尾,這邊的「客西馬尼禮拜堂」陰暗許多,像應和著在「客西馬尼
園」發生的背叛。祭龕的十字架場景、從壇桌延伸的荊棘,也勾顯了那之後的沉痛。不過
陰暗可能是因為被侵占掉部分吧,「The Chantry Chapel of Prior William Birde」很
突兀地卡在它與主壇之間。堂裡的祭桌簡素,僅以燭火剔亮壁面的十字架,拱頂卻有著反
差的繁麗。它借取了外頭的扇狀拱肋,因廳幅狹小,扇面勾框便顯得密集,細碎的綴邊交
織著綿延著,如四葉草無際蔓生。
訝望之後的我回過頭,補足尚未細觀的雙翼。南翼一如其餘廊側,有諸多紀念碑牌接
連,當中一座以希臘式山形門面構築,頂部人物徽印綴點,挺為醒目。瞄了一下,是「
William Waller」為夫人所建。雖沒聽過這名字,他所參與的「英格蘭內戰」,也就是「
清教徒革命」,倒滿常在歷史文章讀到,和「保皇派」對立的「議會派」領袖「克倫威爾
」亦印在腦海。
循著山簷往上望,頂頭的花窗切分長狹,簇密堆疊的人物很誘人辨認,且中心還有位
支額橫臥的老人。這樣的姿態有可能是描述基督家譜的「Jesse Tree」,但都戴著王冠就
頗怪。只是若主繪歷史諸王,又為何會有躺著的呢,權勢榮華皆為黃粱夢?
至於與其對生的北翼廊,應是也有類似長窗將壁面縱劃,嵌置在那的管風琴便令窗花
主題成了謎。這台以藝匠為名的「Klais Organ」已是第八代,管列的挑升很襯兩旁的併
柱,亦與周邊追求的「垂直式哥德」合流。這很讓人心底綻生連串曲節,它們共鳴著、騰
遊著,躍過頂框刻綴的紋邊,在天穹繁花間迴響。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59.125.98.180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travel/M.1734921085.A.291.html
travel 近期熱門文章
PTT美食旅遊區 即時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