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記] 英國【二六】特拉法爾加廣場、聖殿騎士堂
圖文網誌版: https://sirius99.com/?p=27920
(造訪時間:2023年)
從「西敏寺」西大門循著外籬繞至北側,本來是想進那邊的「聖瑪格麗特教堂」瞄幾
眼,畢竟也是世界文化遺產,怎料竟失算了,因為直通的籬門沒開啊,看起來仍得跟進「
西敏寺」一樣,大繞一圈,我哪有時間可這樣虛耗。只能嘆口氣,以相對沒啥看點勸服自
己,將腳步往北邁。
下午的主目標是「聖保羅座堂」,要省時省腳力的話,其實可以搭地鐵,然這一線從
過往就是政經核心所在,羅列著古典建築,就還是依原先的規劃,用走的過去。先經過的
這區被稱作「白廳」(Whitehall),曾經王族貴族聚集,有千餘閣殿串聯庭園漫展至河
岸,當中的「白廳宮」是「亨利八世」的主要居所,在之後的百年積累各樣雕琢跟無數藝
品,可惜一場大火,便將這樣的建築群全燒光了。
如今取而代之的,已是於近代砌建的政府辦公大樓。值得慶幸的是,它們並沒淪於只
求功能與速成,反而採用新古典樣式,藉飾柱、窗框添加自身紋路,山形門楣可見仿古的
人物雕繪。我從財政部走望至外務部,馬路中央開始出現不同樣式的紀念碑,追悼在一戰
二戰犧牲的人,還有一座墨黑、懸著帽袍的,特別獻給在其間殞命的女性,自然也不會少
了對將領戰功的彰顯。
當經過作為蘇格蘭國務卿辦公室的「多佛宮」,正想著其空置的山形楣是否本該有雕
作時,附近的遊客多了起來,目標都是隔壁那棟。在對街的我不禁停步端詳,它是有著醒
目的冠形鐘塔,以兩棟山簷小閣衛守的前庭也拉展出氣勢,但並沒有多厲害的飾綴。會是
「白廳」遺下的珍貴古蹟嗎?我好奇點開地圖後仍沒得到答案,因為唯一殘遺的應是在我
這側較不顯眼的「國宴廳」,而對面是「皇家騎兵衛隊」。盯了片刻,我才理出了頭緒,
原來大夥是想跟小閣的騎馬衛兵拍照啊。
恍然大悟後續往前推進,不遠的繁忙路口被稱作「查令十字」(Charing Cross),
圓環中央立著「查理一世」的騎馬像。自十九世紀起,這兒便被當成倫敦中心點,英國鐵
公路里程也由此算起。除了是交通樞紐,周邊亦散著知名地標,例如對面的「特拉法爾加
廣場」(Trafalgar Square)。它得名自拿破崙戰爭中,英國海軍打贏的一場戰役,也因
為這場勝仗,法國海軍一蹶不振,大英帝國得以海上霸主之名,勢力遍展全世界。
在廣場中心高聳的紀念柱上,主帥「納爾遜中將」英武立著,他引領軍隊走向勝局,
自己也傷重而死。底座能見他在「文森角」、「尼羅河」、「哥本哈根」三場戰役的刻繪
,亦有對其終局的哀傷表達。再往旁,四隻雄獅威武,兩翼泉池噴吐,外加背處階台「國
家美術館」長樓揚展,「聖馬汀教堂」尖塔高擎,可說是給足了他身後風光。
如此的大景在拍攝上頗有難度,不論我於碑池間如何挪來走去,都找不到滿意的搭襯
比例,雪上加霜的是,打卡拍照、休憩閒聊的遊客又很多。很合理地,當找路人幫拍,拿
回的成果都令我黯然,但也沒時間繼續琢磨了。
「查令十字」西南向的馬路一直過去,會接抵「白金漢宮」,在這端也像呼應般,設
了牆窗延展的「水師提督門」(Admiralty Arch)。它呈弧形抱擁,中央是三道大拱門,
門額書寫了對「維多莉亞」的感念,兩端以山簷作收,飾以代表導航與槍術的坐像。儘管
像座彰顯遊行氣勢的凱旋門,它其實也是辦公大樓,連接了海軍部,曾設有第一海務大臣
官邸。來廣場的遊客多半會順道跟門拍張照,我的運氣卻不佳,遇上它被鷹架包圍的大整
修。也罷,就當老天要幫我節省時間吧。
反向朝東北方馬路走,街邊一座哥德式雕柱吸引我的目光,尖拱假窗龕室疊併間有著
女性人像環圍。比對地圖,原來是對「Eleanor Cross」的留印,早年「查令十字」那地
方其實是叫這名的,為「愛德華一世」對妻子的紀念。類似的碑柱曾有十二座,標誌她遺
體的運送路線。然數百年過去,殘剩的自然不多了,目前所見的也是近代的重製品。
走到此,肚子抗議的頻率漸漸加急,原先是計畫在「西敏寺」餐廳吃飯,拖延太久,
只能拿出「Fortnum & Mason」的茶餅乾,邊趕路邊吃。途中瞄見一棟挑高門樓,裏頭似
有風景,就好奇拐了進去,沒想到還真別有天地。雕像泉池為心的中庭、嵌著架高柱廊的
環圍樓閣、窗列之上凝聚視覺的山簷圓頂。快速瞄了它在地圖的標註,是棟「索美塞特府
」(Somerset House),曾為王家宮殿,現在變成博物館。
這好令我訝異,既為過往宮殿,總該有些名聲吧,怎麼完全沒見文章提過?忍不住再
多找了資料,上頭說它最早的主人是某伯爵,失勢後上了斷頭台,就被王室趁機沒收,「
伊莉莎白一世」未登基前也住過。十七世紀應是它最輝煌的時候吧,後續歷經內戰、革命
,就逐漸荒涼,目前所見的,已是近代為收容零散政府部門的重新打造,所以老王宮究竟
是何樣,只能從古畫去追尋了。
見人流不斷來去,想進館一窺究竟的好奇心也竄動著,然現在的我哪有資格分心,只
能努力驅趕小惡魔,續循大路走。這段還滿有趣,竟有「河岸街聖母教堂」(St Mary
Le Strand Church)像巨大塔碑般卡在路中。可能早年就矗立在此,道路整併後便繼續保
留。而除了宗教用途,它好像也成為居民的休閒地,塔前能見男子脫去上衣曬太陽,弧圓
尾堂後一堆人在草地野餐躲日光。一面瞥著,嘴角亦不禁微揚。
再過去,就進入了「聖殿區」,會被如此稱呼,是因為古早前這兒是「聖殿騎士團」
的自由地。在騎士團成為王室眼中釘被拔除後,仍獨立於倫敦主教的管轄,並隨著時光,
演變為法律中心,擁有律師學院、事務所及「皇家司法院」。
司法院的展幅相當寬,以哥德復興式的起伏稜線,在街邊劃出峰嶺,就算我人已站在
街對面,要將全景收攬也挺難。其中央就如教堂般,從邊框環綴的大門朝上堆疊,柳葉形
窗櫺的主花窗、嵌著圓花窗的山牆,高立的基督雕像後,有鏤雕緻密的指天銳塔。兩翼同
樣沒敷衍,拱窗高低錯落,尖塔攜著煙囪不斷飛挑,很令人好奇裡頭是否也有相應雕琢。
照片拍完,意外發現身後居然有間「Twinings」,這品牌對我而言就是超市旅館路線
,取得難度不高,所以來之前根本沒調查,哪曉得創始店就在這條大街上。它門面小小的
,頗似蓋在大樓防火巷的違建,窺看進去卻滿精緻。於是明明都把自己拖離幾步了,還是
著魔般轉身,說:「就看幾眼。」
一如於外頭所見,其櫃架以墨色綴金,顯得高雅,除了繽紛茶盒,也能見爍著倫敦街
景的茶具。瞥著品項名稱逛到最裡,那兒的透明茶桶讓我停下腳步,看起來不像試喝,而
是在賣冷飲。這對渴了一上午的我不啻是種難以抗拒的誘惑,就跟工作人員詢問了。不巧
的是,他說一種不足一杯,新泡的還太燙,我能選的就只剩「國王之杯」。
即便只是為了新奇感跟解饞渴,沒想到還真好喝,不僅有茶香還有柑橘味。再看了看
擺在前面的茶罐,是為慶祝新王加冕的作品「King's Coronation」,思考幾許,就拿罐
去結帳了。遞卡時隨口一問,店員說賣的特調有加檸檬汁,還給了我一張泡製說明。這令
我頓時傻眼,原來有加料喔,我還天真以為他家調茶手法這麼強,直接泡那款茶就有這樣
的味,但現在說「謝謝我不要」實在太丟臉,好在回家單泡仍泛著優雅風韻。
出了店門,我一邊啜飲冰茶,一邊朝街邊的巷子望,因為據事前的功課,這裡頭藏了
座「聖殿教堂」(Temple Church),入口也的確不起眼,拱道前只有小標牌。跟擦身的
路人確認過,我在巷弄間瞥望,畢竟這就是「聖殿騎士團」過往的地盤,很令人幻想下一
瞬便有鎧甲騎士策馬奔過,或見劍盾交擊練武。
然星移物換,想看到這些自然癡人說夢。縱使最初僅是為了保護去耶路薩冷朝聖的信
徒而成的組織,隨著被賦予的地位,規模便日益壯大。他們經營著類似銀行的業務,分部
遍及歐陸各國,甚至成了某些國王的債主,這兒的「聖殿教堂」也可算座大金庫。於是十
四世紀就被法王「腓力四世」帶頭拔除了,罪名還挺瞎,明明團徽上的兩人騎一馬是代表
節儉清苦,硬是要說在宣揚同性戀,團員們就這樣被溺死、燒死,直至完全滅絕。
式微後,進駐的是律師學院,宗教氣息雖已減,仍將靠近教堂的院區稱「內殿」,另
者為「中殿」,以不同風貌延續著。不過如今的磚樓也已是近代的再築,因著二戰那場慘
烈的「倫敦大轟炸」。想像著在此發生過的種種,眼前樓群讓展為廣場,「聖殿教堂」也
隨之現顯。它從十二世紀起,外觀就沒經多少改築,因此仍呈較簡樸的早期哥德,扶壁僅
是功能性,尖拱窗也沒有繁複勾曲的窗櫺。而這樣的年代也令其擁有一棟上層縮窄的圓形
前殿,仿擬的自然是遠在耶路薩冷的「聖墓教堂」。
原本是打算快速見識一下的,偏偏入口貼著要門票,錢丟進去三五分鐘出來,怎麼想
都很浪費。只能努力勸說自己,經過大轟炸,堂內古老的木裝、管風琴、「維多莉亞」時
代的修復都已消失殆盡,能見的都是近年的新添。即便如此,身為一名「達文西密碼」中
毒者,仍覺得好可惜。小說中在主角尋至「西敏寺」牛頓墓前,其實是先被誤導來這。因
為圓堂地板有好幾個墓塚,上頭騎士雕像覆蓋,跟藏秘筒的密碼字眼挺相符。
真的是「聖殿騎士團」的埋骨處嗎?不少學者表示否定,畢竟騎士們都是以異端之罪
處死,不可能被盛葬。有幾座的主人也已確定,像是初代彭布羅克伯爵「威廉·馬歇爾」
,他輔佐過五任英王,還是「亨利三世」的攝政。但誰又知曉更深處的地底會否藏了什麼
?於是我的視線依舊朝牆穿望,想像另個時空的自己已親身走入故事,以雙眼撫觸雕像的
凋殘輪廓,感受那再無人知的過往。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59.125.98.180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travel/M.1736908850.A.667.html
travel 近期熱門文章
PTT美食旅遊區 即時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