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旅行報告書(十六) 上海─外灘雜想

看板China_Travel (中國旅遊)作者 (克利斯朵夫)時間19年前 (2005/09/24 22:13),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 [本文轉錄自 Cross_Life 看板] 作者: artspace (克利斯朵夫) 看板: Cross_Life 標題: [心得] 旅行報告書(十六) 上海─外灘雜想 時間: Sat Sep 24 17:39:13 2005 歡迎到 http://truevoice.blogchina.com 觀看全部文摘 ────── 我對上海的印象總是深刻的,因為每次到那總會發生一些事,曾經在 那生了重病而無人聞問,也曾經幾乎身無分文,好像每次去都會有意外 狀況一樣,所以,對這個地方的感情一直是很複雜。 29日下午五點,我到了上海,車停在閘北的恒豐路汽車站,下車後隨便 在共和路上找了一個地方住,一晚一百二,其實以上海這個地方來說, 這樣的價錢和房間還算不錯的,加上交通也方便,就在地鐵站和公交站 旁邊;唯一就是對閘北的刻板印象,所以想說明後天再換到別的地方住。 我也不知道這次來上海是干嘛!走走停停,停停走走,總之就這樣晃過來 了,不到上海好像就少些什麼一樣。 安頓好後,我打電話給慧,說我已經在上海了,於是,我們約了在徐家 匯的太平洋見面。 因為記憶卡滿了,先在美羅城裡刻了張光盤就"遵循她的指示"到了太平 洋等她,折騰了一會,終於見到人了,她一幅明明就很高興還要裝著有 點高傲的樣子,看得我心裡直偷笑。 在港匯地下室隨便找個地方喝喝飲料,閒侃胡扯一堆,時間已經九點多, 她說要先回去了,只知道她住在長寧,完全對那裡沒概念,只覺得蠻遠 的,所以就先說再見了。 今天還挺累的,所以也早早回去睡覺。 第二天無所事事,一路晃到外灘去。尤記得2000年約十月,台灣某本 "商業儂儂"雜誌,用了外灘風景,就是大家都知道的那個浦東陸家嘴 景色做封面,當期標題上寫著大大的五個字─"前進大上海";從此,將 原本蘊釀已久的氣氛瞬間引爆,掀起了台灣的一陣上海熱;一時之間, 媒體如造神般煽情的大肆報導上海的種種,原本已經很多台灣人的上海, 從那時開始又更多了,紛紛到上海"卡位";當然,從這個時候開始,捧 上海貶台灣的言論也開始出現,其中有客觀也有偏激;台灣人對上海的 情感總是複雜的,一方面看到上海的高速發展,心裡焦慮無比;但另一 方面又看不起對方人民素質,認為其軟體比不上硬體,當然這可能是一 種心裡安慰作用;但無疑的,上海跟台灣也產生了千絲萬縷的關係。 在上海工作的台灣人總是不回頭的努力工作著,並且背負著很大的壓力, 深怕不知道什麼時候就被別人取代,與其說,上海競爭性太強;不如說 到了上海後,發現跟台灣經濟起飛那陣子的環境太像,重新激起台灣人 在六七十年代那種奮鬥的精神。 那本"商業儂儂"雜誌在幾年後,又出了個封面標題,還是大大的五個字─ "上海大撤退",內容大慨是說,上海現在已經太多外資,已經不是台灣人 玩得起的了,台資還是撤到二線城市才為上策;真是奇怪,當初鼓吹到上 海的也是你,要大家撤出上海的也是你,立場轉變之快還自認為是先知之 言而沾沾自喜,其論述雖然有幾分真實性當實在不夠厚道。 但我認為,其實台資不一定是撤出上海,反而要更紮根於上海,只不過不 能如過去全都將蛋全都放在同個籃子一樣;投資方向要更趨於多方面,以 滿足目前上海的多元需求;相信台商們永遠能夠擁有軔性及靈活,能夠適 應不同地方的環境變化的。 在上海以致於中國,因為看不到上限所以充滿了希望,但也看不到下限而 特別危險。 外灘遊客總是特別多,中山東路側一棟棟宏偉的建築總是吸引遊人的目光, 成為外灘一道風景線,也成為上海的標誌性風景。每當跟上海的朋友提到 外灘之美時,他們總是無所謂的說「那邊有什麼好看的」但眼神裡還是透 露出隱藏不住的驕傲。 上海過去是各國租界,理所當然遺留下來的各類建築物也特別多,在民族 主義大旗高舉的中國,過去這些被殖民瓜分的歷史成為一種恥辱,這些建 築物毫無疑問的是殖民主義帝國主義的象徵;但現在居然變成一種城市的 驕傲,實在是歷史的弔詭。 幾年前在上海有個房產案子的廣告,上面寫著"感受法租界的浪漫氣氛", 其原意大慨是說住在這裡有著跟法國一樣的優雅浪漫感覺,沒想到弄巧成 拙,碰觸到了民族主義的敏感神經,裡所當然的被禁還被罰了一筆錢。 最崇洋的上海如此,整個大陸亦然,在中國作廣告有兩個碰不得的底線, 一個是民族主義,另一個就是女權;當初台商到中國不了解這些事,吃 了許多悶虧,比如說喜歡將店名取作"formosa",在台灣人看來是個美麗 的名稱,在中國人裡卻是殖民主義者意圖染指台灣的象徵,有帝國主義的 感覺,也因此有幾間店就因此被禁了,寶島眼鏡就挺聰明的,在台灣的英 文名是"formosa";在中國就直接用拼音"BAO DAO"。只是我一直想不通, 雲南迪慶都可以改名叫shangrila,卻不准台灣叫formosa,真是雙重標準。 另一個觸碰不得的是女權,幾年前思微爾在上海作廣告,延用了在台灣很 有名的那一句"玩美女人",立刻就被女性抗議,認為有污辱女性的嫌疑, "違背社會善良風俗",當然也被禁;中國一直以為"女人能撐半邊天",尤 其是在城市裡,女權高漲,稍微在女性上作點創意都會被認為大不敬。 在中國作廣告至少有這兩點是碰觸不得的,只要覺得idea有"那麼一點點" 不妥,其實那就是真的不能用了,別想打擦邊球。 隔著黃浦江的另一側是浦東陸家嘴,記得當初第一次見到那張圖片時真是 由衷的表示驚嘆:「天啊!這不是跟我小時候想像的未來世界一模一樣嗎?」 充滿了未來感的建築風格總是吸引了各地遊客的目光。有人說"百年發展看 外灘,十年發展看浦東",這的確是蠻傳神的一句話,看是我也突然領悟到, 若以歷史的角度來看,上海的發展總是離不開外國;過去是依賴帝國主義, 帶著大砲洋槍侵略者來建設上海;今日是外資挾大量跨國資本,變相的經 濟帝國主義進入上海;黃浦江兩岸不同的建築特色,似乎就充滿了這種隱 喻。 改革開放以後,特區的成功,使得外資成為一種迷信,迷信大量引資為城 市經濟發展的最快方式,完全忽略自主發展的方向。但上海畢竟不是特區, 特區引資有其歷史因素;比如說深圳好了,國家公佈了特區政策,深圳自 主執行,成功了,經驗推行到全國;失敗了,後果自負;這種創造精神多 少可以說明深圳為何出現了一些大型企業集團;但上海長久以來有國家的 加持,作為泱泱大國的門面理應有自主的資金累積及產業,但今日能叫得 出名稱的企業沒幾間,也許有人會想到寶鋼,但寶鋼無疑是做為門面的舊 國企轉型,國家重點扶持而在壟斷下經營的,事實上沒太大競爭力。寶鋼 只是一個例子,做為傳統以來工商業發展基地,上海目前最需要的恐怕就 是本土民族資本的資金匯集,否則,仍然只是作外資的中轉地,在全球經 濟一體化之下,在亮麗的外表下,只是成為經濟殖民地;成為一個空殼而 已。 每回到外灘,這些思考總是縈繞我心頭,揮之不去;中國如果發展成這樣, 那簡直就是一種悲哀。 其實,那關我屁事啊! -- 任何一個對世界感興趣的人都會對中國感興趣 ──蘇珊‧桑塔格(susan santag) http://truevoice.blogchina.com 2005年中國旅行紀錄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28.70.114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28.70.114
文章代碼(AID): #13DLx_1t (China_Travel)
文章代碼(AID): #13DLx_1t (China_Trav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