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台灣的音樂和藝術的膚淺看法

看板CultureShock (文化衝擊)作者 (文鳥)時間16年前 (2008/09/18 05:27), 編輯推噓3(302)
留言5則, 4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0/15 (看更多)
在下是學藝術的 我沒有去過中國,不想加以評斷。 我當然也不認為只有古典才是藝術而流行一無價值, 但也不否認一個社會能夠把精緻藝術發展得很好是一種成功。(當然不只有歐洲 的精緻藝術) 我要說的是,文化素養的高低並不等於培養出多少拔尖的藝術人才(以小國台灣 而言,人才也不是真的那麼少)。 而是,這些人才是不是能在這個消費環境裡健康生存? 如果大部分的藝術家都需要靠補助金、獎金,或者另覓謀生方式來養他們的創作 那這個藝術環境還是不夠健全。 當然我並不覺的台灣的藝術環境已經夠成熟了,畢竟台灣的藝術家靠販賣自己的藝術 而能生存的真的很少。然而我認為這幾年來,藝術漸漸得能真正進入人們的生活。 很多藝術家即使必須從事其他的職業來養活自己,那個職業也能依然用到了他們的 能量。這背後的原因是什麼?一般人的越來越在乎美感這東西。 我一直認為「消費藝術的人口」才是真正的指標--而且也不是只有量而已。 一個社會的藝術素養高低,並不是列出有多少個國外知名樂團或音樂家來 演出而人們趨之若鶩,而是消費藝術的人有沒有自己的品味和鑑賞的深度? 我沒有去過中國,但是A先生/小姐所描述的中國藝談盛況, 在我看來就像是買幾張名畫複製品來掛在家裡然後自得一番 ---因為知道它是名畫所以愛它。(然後數落別人家「怎麼掛海報,真沒水準」) 買名畫複製品也不是不好,畢竟也是一種親近/學習欣賞精品的方式。 只是拿這樣的階段來誇耀確很膚淺。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9.159.2.237

09/18 05:36, , 1F
最後一段比喻真妙XDD
09/18 05:36, 1F

09/18 05:47, , 2F
最後的比喻很恰當
09/18 05:47, 2F

09/18 06:23, , 3F
首發的朋友沒來過台灣
09/18 06:23, 3F

09/18 06:23, , 4F
還能在他板比較台灣跟其他東南亞國家開車的感覺呢XD
09/18 06:23, 4F
※ 編輯: cantatas 來自: 149.159.2.237 (09/18 07:00)

09/19 22:34, , 5F
比喻很妙
09/19 22:34, 5F
文章代碼(AID): #18qNPGf7 (CultureShock)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8qNPGf7 (CultureSh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