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法蘭西島戰記之三

看板France (法國)作者 (<滅蜀記>台灣出版)時間16年前 (2009/09/08 08:13),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法蘭西島戰記之三 http://blog.udn.com/Kea0111/3297510 凡爾賽宮 凡爾賽宮不在巴黎市區,但坐RER火車過去大約半小時就到,出車站後跟著人潮就會 到了。凡爾賽宮起建於1669年,是太陽王路易十四的專制的象徵,路易將所有的皇室成員 、貴族與宮廷官都遷到這個皇宮中,隔絕巴黎的干擾,實現其極權的理想。革命後,凡爾 賽宮荒廢了幾十年,到十九世紀後才整修為博物館。 凡爾賽宮的參觀大概可以分為三個部分:宮殿、花園、還有金屋群。宮殿本身有既定 的參觀路線,就是一個一個房間參觀,大部分的房間都是照希臘諸神命名,該房間的風格 也就是依該神明的象徵而定。其中比較不一樣的應該是海克力斯廳,那是國王開會的地方 ,國王會坐在二樓的走廊,看著一樓的諸臣;另一個是鏡廳,那是國王宴會的地方,是一 個大約六七十公尺長的華麗宴會廳,一側牆上全裝飾著鏡子。另外一翼有所謂的戰爭畫廊 ,裡頭全是拿破崙戰爭的繪畫,包括歷史課本中有的<翻越阿爾卑斯山>等,還有一幅約 瑟芬加冕圖。   出了宮殿就來到後花園。花園中有各式各樣的交通工具,包括遊園車、腳踏車、像高 爾夫球車的四輪車等,建議各為及早決定要用什麼交通工具,錢才會省,不要像我最後只 剩三個小時,還在想要不要去租一輛十幾歐元的腳踏車;也不要肖想你可以用雙腳逛完整 個花園,時間不夠而且一定會去半條命。整個花園的面積我想大概有三到四個台大那麼大 ,地上都是鋪細沙石,並不好走,而且路上遮蔭的地方不多,夏日午後走起來真的要命。 那天我們看完宮殿後已過中午,又餓又渴,依著地圖穿過階梯和噴水池要找吃的東西,竟 發現小吃鋪藏在樹叢迷宮裡,當下我真想把路易十四抓起來砍頭。不過後來發現那其實不 是迷宮啦,只是用很多樹叢擺個樣子而已,讓我心情好一點。   地圖上會列出花園很多點,大概就是一些花園的景觀藝術,如噴水池或雕像,還有一 座圓形競技場,我去的時候沒有一座噴水池在噴水,圓形競技場沒有開放,其他一些裝置 也顯得有點陳舊,加上太陽太大而且走得很累,所以火氣就越來越大,導致一個結論:「 凡爾賽花園還不如亞哥花園咧。」當然最後的阿波羅水池是很漂亮啦,比亞哥好很多。   花園走到底是中央運河,就是一個很大的人工池,上頭可以划船,不過因為排船要等 很久,所以我就繼續往後面金屋區走去。金屋區是我自己取的名字,就是法國國王養情婦 藏嬌的地方,由於法國是天主教的女兒,國王不能像中國皇帝一樣有體制上的三宮六院七 十二嬪妃三千佳麗,所以只好搞體制外的情婦;凡爾賽後頭共有大小二座皇宮以及一些附 帶建築,都是國王為情婦所蓋,礙於時間,我只去了瑪麗.安東尼宅,那原本是路易十五 蓋給他情婦的,路易十六將它送給他的老婆瑪麗。瑪麗為了使這地方休閒一點,因此堅持 將房子設計的帶有農村味的農舍,不過以我們這種死老百姓看起來這房子還是很豪華,大 概就是「低調奢華」的概念吧。 總歸一句,要去凡爾賽請帶充足的食物和飲水,否則不是被渴死在廣大的花園中,就 是被貴死人不償命的小販剝兩層皮。 雨果公寓、吉美博物館、巴黎歌劇院 雨果公寓位於浮日廣場(Place des Vosges)中,巴士底廣場附近。浮日廣場是歐洲最 早的計畫式社區建築,由三十六幢大房子連接合圍一塊公園綠地,這裡可以觀光的地方還 有Duke of Sully的豪宅,三宅一生的工作室也在這邊。雨果公寓位在廣場的一角,大文 豪維克多.雨果曾在這邊住了十六年。   雨果公寓最棒的地方就是:免費。公寓位在第二層,有一個宴會廳,一個客廳,一個 書房,一個臥房,總面積280平方公尺,大約是85坪,如果你去過巴黎那種老舊狹小的舊 公寓,就會了解以一個平民來說,雨果是多麼有錢了。   雨果公寓中最有趣的就是他有一個中國式的客廳,裡頭擺滿了中國瓷盤,吊燈也改成 中國燈籠。雨果時代是19世紀中,當時歐洲的中國狂熱風應該已經退去,因此這個客廳佈 置應該算是他個人的獨特品味;不過一次看到那麼多瓷盤擺成歐洲人的佈置方式,會給人 有一種詭異偏執的感覺。   吉美博物館(Musee Guimet)位在凱旋門南邊一點的地方,一般亞洲遊客大概不 會有興趣去,因為它是法國最大的東亞藝術博物館。敝女友因為專業需要,因此堅持去吉 美逛一下。博物館一共有五層,第一層收藏有前法國殖民地柬埔寨、越南等地的藝術品, 第二到四層有中國、印度、日本、韓國的藝品,第五層是特展區,還有整棟博物館惟二的 廁所之一。我在一樓看到了一尊老朋友,就是柬埔寨大吳哥的「善神抱龍」護欄。大吳哥 一共有五座城門,每座門前的橋樑兩側,都是這種抱龍護欄,目前大吳哥只有南門石橋兩 側護欄保存完整,其他橋樑的護欄大概都分散各地了吧。 那天去吉美還有一件趣事,那就是博物館四樓圖書館正在舉行台灣「落難神明」特展 ,當年大家樂盛行時,很多人都會請一尊神回家求明牌,最後簽不中就把神像給丟棄。有 個藝術家就蒐集了幾百尊廢棄的神像,把他們擺在一起,紀念那一個瘋狂的時代。在一個 歐洲古色古香的圖書室中,看到幾百尊大小不同的神像,有關二爺、有媽祖、有土地、有 王爺、有玉皇,大家排排坐在那邊看電視,感覺還滿可愛的。我很誠心地拜了拜,祝神明 們巴黎觀光愉快。 巴黎歌劇院又稱為加內爾宮(Palais Garnier),是十九世紀中拿破崙三世重建帝國的 產物,建築因為戰爭、內亂等拖到1874年才完工,這時候帝國已經不存在了,這棟華麗的 建築便成了歌劇院,取代老舊的巴黎歌劇院。 平常白天不聽歌劇也可以買門票進去參觀,不過開放的地方很有限,我的旅遊書說「 有機會」參觀後台,但我也不知道這機會從何而來。可以參觀的地區包括一到三樓戲院外 圍的大廳、圖書館、榮耀之梯等,令還開放兩個包廂,可以讓旅客一窺歌劇院內部。整個 歌劇院的建築,一言以蔽之,金碧輝煌,我感覺它比羅浮宮和凡爾賽宮都還要奢華,想像 歌劇院之鬼每天都在這樣的場景遊盪,的確是一個適合不過的舞台。 離歌劇院不遠的地方就是拉法葉和春天百貨,有女伴的朋友盡量將這行程安排在最後 一天。 -- 三國的最後一場戲, 智謀力量與野心的最後一場爭逐。 -滅 蜀 記 (李柏著; 大地出版) 博客來網頁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422713& 作者部落格 http://blog.udn.com/Kea0111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0.176.29
文章代碼(AID): #1AfQ6QQy (France)
文章代碼(AID): #1AfQ6QQy (Fr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