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波爾多(Bordeaux),未飲即醉

看板France (法國)作者 (傲笑年)時間3年前 (2020/06/10 00:20), 3年前編輯推噓3(302)
留言5則, 4人參與, 3年前最新討論串1/1
https://blog.xuite.net/toiletmei/blog/589110789   從馬賽前往E位於昂代(Hendaye,見此篇)的度假小屋,確實有段距離。   搭火車前往,最少也要十個小時。   於是我們計畫在中途停留,一站是卡爾卡松(Carcassonne,見此篇),另一站是波 爾多(Bordeaux)。前者是因為久聞大名,後者則是為了搭乘路面電車(家有鐵道迷兒子 )。   對於波爾多的庫存印象只有酒的我,抱著「反正沒去過,就去看看嘛」的心態來到這 裡。   為了省住宿費,我們選擇「一日遊」。   這個「一日遊」可長可短。我們搭早上七點左右的火車從卡爾卡松出發,拖著四個行 李箱前往火車站的路上,天色濛濛,還未全亮。   抵達波爾多時,太陽還沒爬到最高點呢!   將行李箱全部塞到火車站內的置物箱,領取散步地圖,背著輕盈的後背包,走出車站 ,陽光正好。   波爾多,我來了! -- 散步地圖   我有一本年代久遠的旅遊書,JTB出版社出版的《法國》,對於波爾多的介紹會讓人 對於這座大城市毫無期待。   倒也不是文字敘述有多糟,而是對於大城市一向沒有好感的我,翻到「波爾多」那頁 ,停留的時間都不長久。   原本抱持著「姑且一看」的心態來到波爾多,跟著旅客中心的散步地圖,實際走了一 大圈,反倒被這座城市的文化底蘊給迷得昏頭轉向,久久無法忘懷。於是第二次有機會在 這裡轉車的時候,縱使時間只有一個小時,卻仍是不怕麻煩的寄放行李、堅持出站!   波爾多給了喜愛歷史的我許多驚豔和驚喜,跟著我的腳步,一起探索! -- 第一站:波爾多火車站   第一印象是,波爾多火車站的月臺超多的……   車站全名為波爾多聖讓火車站(Gare de Bordeaux-Saint-Jean),為五條鐵道的交 會點,可以想見交通有多繁忙。   車站屋頂由古斯塔夫·艾菲爾(Gustave Eiffel)建造,這位艾菲爾就是巴黎鐵塔的 設計師艾菲爾。艾菲爾與波爾多的淵源很深,他拿到學位後第一個主要委託工作即橫跨加 龍河(Garonne)的波爾多鐵道橋(註1)。   作為法國東南重要的交通樞鈕,波爾多車站為從巴黎前往法屬巴斯克地區(Pays basque français)的必經之站。   2017年,法國高速鐵路南歐大西洋線(LGV Sud Europe Atlantique)通車營運,使 得巴黎至波爾多的車程從三個多小時縮至兩個小時左右。 -- 第二站:波爾多路面電車   索取地圖時,服務人員就告訴我們,部分路線的電車因為維修停駛,但用步行的方向 走到市中心並不會太遠。   身為鐵道迷的子台,當然是滿臉失望。   沒錯!我們在波爾多停留一天的原因,除了從馬賽到昂代一定會在波爾多轉車這個原 因以外,更大的因素是子台想搭波爾多的路面電車(Tramway de Bordeaux)!   雖然如此,子台還是如願的見到路面電車了!   即使它只是停在那裡,不會動也不載客,子台就直直的站在電車前,凝視與觀察。   我可以感覺他的小宇宙有股熊熊烈火在燃燒。   子台還沒出生前,我們夫妻倆對任何的交通工具都不感興趣!甚至可以說是一點感覺 也沒有!   結果竟然生了個鐵道迷兒子,凡是只要有「軌道」的交通工具:火車、捷運、路面電 車,他都迷。   因此這些交通工具的模型、車票、路線圖都成了他的「收藏品」。 -- 第三站:貨幣門   波爾多舊城區遺留下來的城門還真不少,貨幣門(Porte de la Monnaie)便是其中 之一。   1752年,莊嚴門(Porte de la Grave,註1)和聖十字門(Porte Sainte-Croix)之 間的城牆造了一座新城門,由於造幣廠(Monnaie)的產線就在附近,因此命名為貨幣門 。   面對著貨幣門的道路就叫貨幣門路(Rue porte de la Monnaie),不過在城門被打 通之前,它被稱為「英國路(Rue Anglaise)」,亦暱稱為「英國人路(Rue des Anglais)」或「煙花女路(Rue des Arlots,註2)」,可想而知,這一帶在過去的紅燈 酒綠。   相對於其他城門,貨幣門的興建僅是為了方便居民直通碼頭的便捷,因此外觀相對樸 實無華,裝飾不多,以功能性為主。 -- 第四站:聖米歇爾聖殿/尖頂塔   沿著加龍河的堤岸道路向北走,從杏仁樹路(Rue des Allamandiers)的路口就能瞥 見聖米歇爾聖殿(Basilique de Saint-Michel)的後殿。   「走吧!去看看教堂!」我這麼對子台說,他一臉雀躍,彷彿禮物就在他眼前,只等 著他去領取。   參觀教堂是我們拜訪任何一座法國城市或村莊的既定行程。   教堂不僅僅是信仰的中心而已,同時也展現了一座城市豐饒與文化的底蘊。   1903年入列成次級聖殿(basilique mineure,註3)的聖米歇爾教堂,其名來自於所 在的街區(quartier)。   114公尺的鐘樓,讓它成為南法最高、全法第二高的鐘樓(僅次於史特拉斯堡主教座 堂),更特別的是,它與教堂並不相連。   鐘樓底下是一座地下墓穴,長久以來一直都是藏骨室(ossuaire)。19世紀時,在教 區公墓(今已整平作為廣場)挖掘出許多「木乃伊」,這些乾屍曾於地下墓穴展出,吸引 許多好奇的人來參觀,包括維克多‧雨果(Victor Hugo)和泰奧菲爾·哥提耶(Thé ophile Gautier)。   木乃伊們於1979年再度入土為安,現葬於位於郊區的沙特勒斯公墓(Cimetière de la Chartreuse),有興趣的朋友也可以去走一走,這座公墓也被列入古蹟喔!(在法國 逛公墓並不奇怪)   鐘樓前的大排長龍引起了我的好奇,但終究還是選擇把時間花在教堂參觀上。   踏進教堂前,在門口發現了聖地牙哥朝聖之路(Pèlerinage de Saint-Jacques-de-Compostelle)的扇貝標記,心頭倏忽一緊,我知道總有一天我會啟程 走上一段,只是不知道從哪裡出發而已。   不過也因為位於朝聖之路上,聖米歇爾聖殿和波爾多另兩間教堂(即聖安德烈主教座 堂和聖塞味利聖殿)皆入列為世界遺產。   建於14至16世紀的聖米歇爾聖殿,以哥德式的風格呈現世人眼前。相較於內部幽暗的 羅馬式教堂,哥德式挑高的拱頂採光良好。   偌大的教堂內共有17個小禮拜堂,其中一個便是供奉旅人守護神的聖雅各。   聖雅各禮拜堂(Chapelle Saint-Jacques)的存在並沒有令我驚訝,位於朝聖之路之 上的教堂,多有一座奉獻給聖雅各的禮拜堂。   這座禮拜堂建於1470年至1475年之間,放置了一座17世紀的木造祭壇,中央掛著繪有 聖雅各升天的油畫。手持木杖的聖雅各被諸位天使簇擁升上雲端,畫面十分戲劇性。   外頭的陽光過於強烈,對著花窗玻璃拍不出它的細緻與華麗,喪氣的低下頭來,驀然 發現地板上的光影,煞是迷人。   不執著,懂得放手。是我這些年學到最實際、也最實用的人生哲學。   聖米歇爾聖殿是我們波爾多一日行參觀的第一座教堂,卻不是波爾多舊城區裡唯一值 得一看的教堂。   我們在教堂的一角發現一張舊城教堂地圖,大大引起我的興趣。   外子瞥見盯著地圖看的我,便開口問我是不是強迫症又發作了?   「對啊!時間如果夠的話,全去。」我笑著回他,理直氣壯、毫不掩飾我的執著。   突然覺得自己真好笑,上一秒才提醒自己不要太執著,要懂得放下。   白自己一眼。 -- 第五站:大鐘門   因為時間的關係,沒時間到勃艮第門(Porte de Bourgogne,註4)那裡晃晃,只能 忍痛捨棄。   勃艮第門正對著維克多‧雨果林蔭道(Cours Victore Hugo),只消轉入聖詹姆路( Rue Saint-James),便能見到自中世紀保存至今的大鐘門(Porte de la Grosse Cloche )。   聖詹姆路是被列入世界遺產的聖地牙哥朝聖之路的一段,路口即有聖雅各的象徵物- 扇貝嵌在柏油路上。這條朝聖路線今日變得十分熱門,順便帶動了人們來到這一帶走踏的 機會。   的確,今日走在聖詹姆路上,完全感受不到聖埃洛伊街區(Quartier Saint-Eloi, 註5)過去的陰鬱。   約莫20年前,那時還未有路面電車,建築外觀灰暗骯髒,波爾多並不是觀光客理想的 旅遊地點。   聖埃洛伊街區約出現於13世紀,但在20年前似乎已被人們遺忘。   近年來,一系列的「整頓」讓這個街區活絡起來。最成功的是將舊市集廣場改建成費 爾南-拉法格廣場(Place Fernand-Lafargue,註6),這裡有許多亞洲餐館,可讓孩子 玩水的噴泉,當然,還有悠閒生活的象徵-鴿子。   我們便是坐在廣場上的長椅,享受我們外帶的長棍麵包三明治。吃完還在廣場上的冰 淇淋店買了幾球冰吃,順便借個廁所。   暄鬧的街道和明亮的櫥窗,人們走在2006年鋪設的人行道上,盡情的享受崛起重生的 波爾多街景。   聖埃洛伊街區的崛起吸引了布波族(bobo,註7)的進駐,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當是發 明自行車傘架「Popins(註8)」的店家進駐。   「Popins」的發明者湯瑪士‧塞利耶(Thomas Cellier)將他的自行車店設於大鐘門 旁,所有經過的人一定會被門口成堆的自行車給吸引。   2002年,當他決定在此開店時,人們警告他:「這裡十分危險(coupe-gorge,註9) 」,但他卻反其道而行,他看中的是聖埃洛伊街區特有的文化:人們彼此熟悉,氣氛熱絡 無比。   人們的警告並非空穴來風。   仔細迴巡街區的小徑巷弄,你會發現與聖詹姆路迥然相異的氣氛。 -- 第六站:凱約門   通過亞爾薩斯-洛林林蔭道(Cours d'Alsace et Lorraine,註10),便從聖埃洛伊 街區來到聖彼得街區(Quartier Saint Pierre)了。   起點選擇宮殿廣場(Place du Palais)似乎是不錯的開始,路口有棵樹,兀自立於 那裡,顯得有些寂寥。   然而再深入廣場,更多綠意和林蔭下的水池躍於眼前,子台被冒出的水花吸引了,不 遠處的凱約門(Porte Cailhau)他連瞧都不瞧一眼。   一群觀光客聽著導遊解說,我向前去湊熱鬧,才發現是西班牙語,什麼也聽不懂。   看著城門塔樓上圓錐形的屋頂,竟有闖入迪士尼城堡的幻覺。   凱約門的存在見證了路易八世對於義大利戰爭的徒勞,諷刺的是,他的雕像-即使原 作在革命期間遭到破壞,副本仍好端端的,居於面河立面的壁龕上。   凱約門也見證了已經消失的翁柏利耶宮(Palais de l'Ombrière,註11)的存在, 這是吉耶訥公爵(Duc de Guyenne)的住所,在1462年後亦作為波爾多的市議會。   凱約約年代久遠得可以名列古蹟,卻沒有隨著歲月年華老去,反倒似新嫁娘一樣風姿 綽約。 -- 第七站:聖彼得教堂   一向不對迪士尼感興趣的我,這樣的錯覺太過刺激,迅速回歸正道,記起這裡是波爾 多的搖籃。   第一座教堂-聖彼得教堂(Église Saint-Pierre)立足於舊港的淤泥上,中世紀時 這裡是德韋茲河(Devèze)匯入加龍河之處。如今它與加龍河另一條支流-佩格河一起 沒入地下,不見天日。   聖彼得街區是中世紀波爾多的心臟地帶,一些路口仍記載著過去的輝煌:金匠路( Rue des Argentiers)、箱匠路(Rue des Bahutiers)和糧倉路(Rue du Chai des Farines)是貨物流通的街道;三燭匠路(Rue des Trois Chandeliers)和莫科迪那路( Rue Maucoudinat)則是水手借住一宿的客棧街。   如果跟著有經驗的嚮導,也許他會帶你去與走馬看花的觀光模式迥然不同的「景點」 。   例如聖凱薩琳議會路(Rue du Parlement-Sainte-catherine)明明是一條窄小的街 ,誰也沒想到11號的房子竟是富可敵國的銀行家尼古拉‧博雄(Nicolas Beaujon,1718 -1786)的出生地,他買下巴黎的埃夫勒別墅(Hôtel d'Évreux),再出售給國王路易 十六,後來這座別墅改建成了愛麗舍宮(Palais de l'Élysée),沒錯,就是現在的法 國總統府。   再例如費爾南-菲力帕路(Rue Fernand-Philippart)16號的房子是波爾多商人保羅 ‧卡斯塔涅(Paul Castagnet)的故居,獨特的弧形屋舍,陽臺上精緻的雕花欄桿,你一 定想不到他致富的方式是黑奴貿易!   而康思拉路(Rue du Cancéra)與箱匠路(Rue des Bahutiers)交岔口的角落,一 尊聖彼得雕像嵌在屋角,牆面上的解說牌寫著:「弗洛拉·特里斯坦(Flora Tristan, 1803-1844)在此撒手人寰」。   這位女士活在世上僅有41年,卻在那個時代義無反顧的為了社會主義和女權主義奮鬥 。   或許畫家高更(Paul Gauguin)的名字更為人熟知,她是高更的外祖母。   縱使在21世紀的現代,看吧!人們總是透過男人認識女人。 -- 第八站:議會廣場   議會廣場(Place du Parlement)的名稱一直換,1760年峻工時稱作皇家市集廣場( Place du Marché Royal),大革命期間改稱自由廣場(Place de la Liberté),目前 名稱是為了紀念1451年至1790年間運作的波爾多議會(Parlement de Bordeaux)。   圍繞著廣場的建築歷史可追溯至18世紀上半葉,但人們總是習慣把焦點放在中央的噴 泉上。   時值法蘭西第二帝國的1865年,是議會噴泉(Fontaine du Parlement)建造的年代 。 -- 第九站:交易所廣場   我隱約記得,家裡那本年代久遠的旅遊書上,對於波爾多的著墨實在不多。   這那不多的資訊之中,卻用了約莫四分之一的文字來介紹這座廣場。   的確,它是波爾多人氣最高、也最值得一看的景點-交易所廣場(Place de la Bourse)。   圍繞廣場的建築都是古蹟,個個大有來頭。   正當我想仔細觀賞一番時,子台早就衝到對面的水之鏡(miroir d'eau)旁,迅速脫 掉鞋襪,隨即跳入水池中。   動作快得我還來不及反應,他的衣服已經濕透。   幸好,天氣很熱,衣服應該一下就乾了,只是怕等一下要搭火車,一身臭味惹人嫌。   我對JY使個眼色要他看好小孩,然後便背著相機到處走走看看。   波爾多今日的面貌,如此嫵媚多姿。   也許你很難想像,這座城市的面貌直到18世紀,與中世紀的模樣幾乎沒有差異。   將老嫗改造成新嫁娘的功臣,首推波爾多財政區(Généralité de Bordeaux)的 第一任總督(Intendant)克勞德‧布歇(Claude Boucher)。   路易十五於1720年任命布歇為總督一職,他便大展身手,將面對加龍河長達一公里的 城牆拆除,以建設多項現代化的工程。   皇家廣場(Place Royale),那時候是這麼稱呼它的,於1743年啟用,是城牆拆除之 始,中央的路易十五的騎馬像(註12)成為萬眾矚目的焦點。   廣場周圍的建築物統一由國王首席建築師(Premier architecte du Roi)雅各‧加 百列(Jacques Gabriel)規畫成一致性的布局(註13),在他死後,其子安傑-雅各‧ 加百列(Ange-Jacques Gabriel)繼任,完成父親未盡之志。   縱使廣場四周的建築長得似乎一模一樣,仔細觀察,其三角楣飾(fronton)和怪面 飾(mascaron)各有其妙。   南側為海關總署(Hôtel des Douanes),其三角楣飾(註14)有二,面向廣場的三 角楣刻有藝術家的守護神米娜瓦(Minerve),面向河岸的則是商業守護神墨丘利( Mercure)護衛著加龍河女神。   北側為證券交易所(Palais de la Bourse),是海關總署鏡面對稱的建築,卻有四 座三角楣飾(註15),面向皇家廣場的南方三角楣飾為勝利女神維多利亞,用以彰顯王子 殿下的崇高;面向東方加龍河的刻有水神涅普頓(Neptune),象徵利用水運開啟貿易; 面向北方(即吉倫特河口的方位)的是加龍河與多爾多涅河(Dordogne)兩位女河神的交 會;面向太陽落下的西方三角楣(位於內庭)則描繪了時間之神柯羅諾斯(Chronos)揭 發名為「真理(Vérité)」的女神。   有趣的是,負責裝飾廣場四周建築的雕刻家,皆非波爾多本地人。   波爾多藝術學院早在路易十四麾下著名的大臣科爾貝(Jean-Baptiste Colbert)當 政時創建,沒想到卻因制度不良而凋零。因此在興建皇家廣場的當下,是找不到任何條件 合格的當地刻雕家來效勞的。   來自史特拉斯堡的克勞德‧法蘭辛(Claude Francin)和安特衛普的雅各‧韋柏克特 (Jacques Verberckt)就這樣被加百列找上。   法蘭辛同時也在波爾多開設藝術學校,培育種子,德科耶法爾(Louis-André de Co ëffard,1818-1887,註17)和阿梅代‧儒昂多(Amédée Jouandot,1833-1884,註 17)便是這些後進之輩。   除了三角楣飾以外,用以趨邪避惡的怪面飾(mascaron,註18)也是妙不可言!   約是在16及17世紀左右,怪面飾的風潮悄悄的進駐波爾多,並在18世紀大放異彩,最 終,波爾多的外牆、噴泉和橋梁上裝飾了不下3000個怪面飾。   除了常見的神話人物和動物以外,還有因興盛一時的奴隸貿易而留下的非裔臉孔,以 及反映共濟會、天主教及猶太教融合的符號。   象徵皇室極權的廣場,其富麗堂皇的外表遮掩不了人民心中的積怨。   就在廣場峻工後不到半個世紀,大革命爆發了。   法國大革命讓王權倒下,中央的路易十五騎馬像也跟著倒下。   交易所廣場更名為「自由廣場(Place de la Liberté)」,不過這不是它最後一次 更名。   拿破崙成為法蘭西第一帝國的皇帝期間,廣場更名為「帝國廣場(Place Impériale )」,隨著波旁復辟,名稱又回復到「皇家廣場」。   七月王朝的路易-菲力普一世(Louis-Philippe I)垮臺之後,廣場的名稱不再與「 帝國」或「皇室」有關,而是單純的、中性的訂作「交易所廣場」。   意猶未盡的回到水之鏡,如我所料,子台玩到連內褲都濕了。   往北走,是波爾多最大的廣場、歐盟第二大廣場-梅花廣場(Place des Quinconces ),偌大的廣場上,唯一值得一看的是吉倫特派紀念碑(Monument aux Girondins),紀 念在法國大革命中被集體處決的吉倫特黨人。   吉倫特黨人多來自吉倫特省,作為吉倫特省省會的波爾多,在吉倫特黨人被處決的城 市(註19)成立這樣一座紀念碑,倒不意外。   不過顯然我們的時間並不夠,而且子台也已經累了。   看了一下地圖,倏忽發覺建議路線我們才走了一半!   加緊腳步似乎是走馬看花的同路人,於是我們決定挑重點看。   看得深與看得廣,我們總是毫不猶豫的選擇前者。 -- 第十站:波爾多大劇院   紅帽林蔭道(Cours du Chapeau-Rouge)的盡頭,是1780年峻工的波爾多大劇院( Grand Théâtre de Bordeaux)。   18世紀是波爾多黃金年代,啟承了啟蒙時期的果實,經濟發展迅速,人口急遽增加, 大興木土為的是讓城市改頭換面。   當時的總督黎希留公爵(Louis François Armand du Plessis)希望波爾多在文化 面向能更有影響力,因此下令建造大劇院,成為這座廣場第一座公共建設。建築師維克多 ‧路易(Victor Louis)受他之託接下這項任務。   曾於1755年贏得羅馬大獎(Prix de Rome)的建築師維克多‧路易以新古典主義設計 可容納1000人的義大利劇場(Théâtre à l'italienne,註20)。   1780年,大劇院揭幕,上演讓‧拉辛(Jean Racine)著名的劇作《阿達莉(Athalie )》。   緊鄰大劇院喜劇廣場(Place de la Comédie)的人潮如流,路面電車不時經過,讓 這一帶熱鬧非凡。   位於波爾多金三角(Triangle d'Or bordelais,註21)頂點之一的喜劇廣場,其悠 久的歷史與波爾多大劇院息息相關。   喜劇廣場原是一羅馬-高盧廣場(forum),接連喜劇廣場的監護之柱路(Rue des Piliers de Tutelle,註21)紀錄了這一史實。 -- 第十一站:聖母教堂   聖母教堂(Église Notre-Dame)是波爾多金三角最值得一看的景點。   我那博學多聞的老公,一站在教堂前,便開始對我「賣弄」他腦子裡的學問。   他說,教堂立面是巴洛克風格。   如果是幾年前的我,一定會被他迷得昏頭轉向。   不過這幾年的我,已經進化許多了,懂的事不比他少,我告訴他:「立面上的四座雕 像是四個教會聖師(Docteur de l'Église),為米蘭的安波羅修(Ambroise de Milan )、希波的奧古斯丁(Augustin d'Hippone)、司垂登的耶柔米(Jérôme de Stridon )和額我略一世(Grégoire le Grand)」。   他不服氣的努了努嘴,猜測我在出發前做了些功課。   「並沒有,我剛剛上維基百科查的」,我並不想賣弄學問,但我喜歡和JY聊歷史。   光是這一點,我們就可以聊好久好久。   波爾多的教堂何其多,我萬萬沒有想到幾乎是一一參觀。   聖母教堂始興建的年代相對晚,不若其他教堂一樣歷史悠久。   1675年,太陽王路易十四統治期間,波爾多歷經了一場暴動。暴動平息後,國王決定 擴大通佩特城堡(位於今日的梅花廣場)的防禦工事,將之改造成一星形要塞。   為了讓要塞的斜堤順利興建,13世紀的修道院和教堂(註22)被夷為平地。   不過由於修會在當地蓬勃發展,很快的,有兩座迴廊的大型修道院與聖道明教堂(É glise Saint-Dominique)便再度拔地而起。   這座聖道明教堂便是今日聖母教會的前身,而兩座迴廊僅有一座留存-即馬布利庭( Cour Mably)。   教堂由國王御用建築師皮耶‧杜普雷希-米凱(Pierre Duplessy-Michel)設計,靈 感源自位於羅馬的耶穌會總堂耶穌堂(Chiesa del Gesù,註23),1684年開工,1707年 峻工,為雅各賓。   歷經了動盪不安、影響全法的宗教改革,路易十四逐步採取極權的方式治理天下,教 會方面也出現了「耶穌會風格(style jésuite,註24)」,這是天主教對於宗教改革的 反擊(稱作「反宗教改革」),利用視覺傳遞來基督訊息。   子台迫不及待進入教堂找尋是否有任何蠟燭可點。這已經是我們當天參觀的第三座教 堂了,他似乎已經習慣法國處處是教堂的風俗民情。   教堂內部最值得一看的是道明會修士讓‧安德烈(Jean André)的數幅大型畫作, 這位畫家在世時,才能已受到認可,這是十分難得的事。   大革命時,部分作品卻受到損毀,幸運的是,仍有百幅作品分布在法國各地,包含羅 浮宮和凡爾賽宮等知名景點,亦可見到他的畫作。   聖母教堂最特別的地方在於它的方位。   一般而言,教堂都是坐東朝西(註25),但聖母教堂卻是坐西朝東。   原因是17世紀時這附近還有另外一座修會-重整小兄弟會(Frères mineurs ré collets)的修道院位於教堂西方,如果開口朝西,勢必產生許多不便。   因此,念珠廣場上的露天座位便得益於這樣方位的安排,省去了西曬的困擾。 -- 第十二站:偉人商業中心   偉人商業中心(Centre Commercial Les Grands Hommes)的前身為重整修士市集( marché des Récollets),一座自19世紀初便存在的建築,超過百年的古蹟,波爾多金 三角的中心。   沒錯,它的原址即重整小兄弟會的修道院,不過修道院已經消失,只剩冠上名稱的市 集。   我們並不是特意前往的,只是因為所有飲用水都喝光了,查詢地圖後,發 現離我們最近的家樂福就在這裡。   1860年由當地建築師查理‧伯格(Charles Burguet,註26)設計的金屬大廳,使用 至1961年。   隨後,讓‧阿弗雷德-杜普拉(Jean Alfred-Duprat)設計的現代大樓取代了原來的 建築,成為波爾多最受歡迎的市集!   這座建築物周圍的道路皆由啟蒙時期的人物命名的,盧梭(Jean Jacques Rousseau )、蒙田(Michel de Montaigne)、狄德羅(Denis Diderot)、伏爾泰(Voltaire)、 孟德斯鳩(Montesquieu)、布豐(Georges-Louis Leclerc de Buffon)和孔狄亞克(É tienne Bonnot de Condillac),也因此取名為「偉人廣場(Place des Grands Hommes )」。   本來去家樂福只是想買個水,沒想到JY看到了盒裝雪糕,價格當然比零售商店划算許 多,因此我們買了一盒,他們父子一人就吃掉兩支,暑氣全消。 -- 第十三站:迪若門   走到迪若門(Porte Dijeaux)的時候,雪糕已經吃完了。   這一帶的路上都是市集,我也搞不清楚是每天都有還是每週一次的市集。總之,熱鬧 非凡的氣氛,很是令人愉悅輕鬆。   迪若門的字源很有趣(對於一個喜愛歷史的人來說,字源非常重要)。   曾經,在路易十四當政時期,它被稱作「皇太子門(porte Dauphine)」。想當然耳 ,大革命後這麼「王室」的名稱一定會被改掉。   要怎麼改比較好呢?   人們想起高盧-羅馬時代,這裡有座祭祀朱庇特(Jupiter)的神廟,因此城門曾用 拉丁文稱作「Porta Jovis」。   現今的名稱來自加斯科涅語的「dijàus」的變形,意指「朱庇特的日子(Jour de Jupiter)」,也就是「星期四」囉!   迪若門自羅馬時期以來,一直是波爾多西城門。   14世紀時,因為興建新城牆的關係,將城門向西移了幾步。城門南側有條城牆路( Rue des Remparts),正是被拆除的舊城牆原址。   沿著城牆路往南行,無意撞見一家販賣臺灣小吃的餐廳,招牌是刈包和珍珠奶茶套餐 。     子台一屁股坐在戶外座位的椅子,以為我們會點杯珍奶讓他解饞,沒想到JY只是好奇 的瀏覽菜單,閱畢回頭告訴子台:「回臺灣再吃吧!國外的臺灣菜可不比臺灣好吃。」   這情況很有趣,對JY來說,法國竟成了異鄉。 -- 第十四站:聖安德烈主教座堂   聖安德烈主教座堂(Cathédrale Saint-André)是我們波爾多之旅,參觀的最後一 座教堂。   出乎我意料之外的,教堂的正門並不在西立面,而在北立面。   歷史追溯至11世紀的大教堂,於12至16世紀以哥德式風格重建,哥德式的特徵便是那 巍峨的雙塔,本來每個立面都要有一雙,卻因種種因素而未能實踐。   哥德式教堂的修築得力於教宗克萊孟五世(Clément V)。   克萊孟五世原名為戈的培特朗(Bertrand de Got),於1305年當選教宗,在法王腓 力四世(Philippe IV)的脅迫下,不得不遷居至亞維儂(Avignon,見此篇),是為亞維 儂教廷(Papauté d'Avignon)的第一任教宗。   克萊孟五世沒忘本,出身自吉倫特省的維朗德羅(Villandraut)的他為了這座大教 堂的擴建和裝潢砸了不少資金。   哥德式大教堂的興建在當時就像一場全民運動,是一種面子上競爭,也是榮譽感的比 賽。   哪座大教堂建得愈華麗氣派,哪裡的人民和主教就愈抬得起頭。   似是一場馬拉松,教堂修築的時間軸拉得好長好長:14世紀,唱詩班席、圍著後殿幅 射狀的禮拜堂、耳堂兩臂的立面,以至於整個主體結構都在此時峻工;鐘樓、北立面的雙 塔(81公尺高)和南側耳堂的尖頂(flèche)則是15世紀才完工;格拉蒙扶壁( contrefort de Gramont)的完工也象徵16世紀文藝復興風格的濫殤。   由於位於聖地牙哥朝聖之路上,1998年,與波爾多的另外兩座教堂-聖米歇爾聖殿和 聖塞味利聖殿(Basilique Saint-Seurin)一同被列入世界遺產。   大教堂的鐘樓,與聖米歇爾聖殿一樣,與教堂並未相連。   在吉倫特省,這樣的情形並不罕見,鐘樓的大鐘響起引發的振動,對於建在泥濘地基 上的教堂本體建築而言,可能會導致倒塌。   鐘樓名為「佩‧貝朗塔(Tour Pey-Berland)」,冠上15世紀大主教佩‧貝朗(Pey Berland)之名,他不僅致力於提升教會形象,亦創建波爾多大學(Université de Bordeaux)、聖安德烈醫院(Hôpital Saint-André)和波爾多數座學院。   大教堂附近有非常多值得參觀的建築物,例如原名「羅漢宮(Palais Rohan)」的市 政廳(Hôtel de Ville)和位於翼樓的波爾多美術館(Musée des Beaux-Arts)。   遑論美術館展品如何,光是在這麼優美的建築裡欣賞畫作和雕刻便能讓人醉心。   但我們的時間壓力實在不小,趕不上火車的代價太高。   此時靈機一動,發現有個一石二鳥的方法:搭一小段路面電車(剛好這一段沒有停駛 ),順便延續子台的爽爽人生。   我們從市政廳站(Hôtel de Ville)上車,搭兩站至勝利站(Victoire)下車,還 順便撿到一座亞奎丹門(Porte d'Aquitaine)。   不過時間實在是太趕,所以連照片也沒拍上一張。   -- 第十四站:梅涅公園   下了電車後,幾乎是拖著子台一路沿著馬恩林蔭道(Cours de la Marne)狂奔,這 條大馬路的盡頭,就是火車站。   這條長1.3公里的大道,連接勝利廣場(Place de la Victoire)與聖讓火車站,卻 沒有路面電車行駛。   更詭異的是,這條街看起來並不受到觀光客的青睞。   縱使路面廣闊筆直,街道兩旁的商店卻散發出濃濃的懷舊風,其中為數眾多的小店, 販賣的是情色用品。   難怪它被戲稱作「邊緣道(Cours de la Marge)」。   沒想到就是在這三不管地帶上,我們遇見了甫建設完成的安德烈‧梅涅公園(Parc André Menier)。   看了看錶,距離發車時間還有20分鐘,我對著蓄勢待發的子台說,「你只有五分鐘, 知道嗎?」,他認真又興奮的點了點頭,表示他會遵守約定。   接著,他迅速的爬上繩網,咻一聲,往兩樓高的滑梯筆直的溜了下來。   「超過癮的!」   另一組明顯是給年紀比較小的小孩玩的遊具,他看也不看,就跑到彈簧床去跳了好幾 下,接下來還有類似地球儀的無限旋轉到昏頭轉向遊具……   我在一旁看到差點吐出來,沒錯,我連看小孩玩盪鞦韆,頭都會暈。   時間一到,我高呼一聲,JY和子台就像聽到主人哨音的狗,快速向我衝來!   我們三個人拔腿一跑,衝向火車站寄放行李的櫃臺,領完行李,出現在月臺時,還有 10分鐘。   看著汗流浹背的子台和氣喘吁吁的JY,這一天的行程,真是豐富到腦袋滿滿、累到四 肢無力! -- 法國全系列: 跟著歷史控遊法國(持續更新中) https://blog.xuite.net/toiletmei/blog/587807485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7.247.62.221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EuropeTravel/M.1591719428.A.501.html ※ 編輯: toiletmei (27.247.62.221 臺灣), 06/10/2020 00:20:57

06/12 07:48, 3年前 , 1F
波爾多居民推一個!
06/12 07:48, 1F

06/14 20:26, 3年前 , 2F
merci!
06/14 20:26, 2F

06/23 10:43, 3年前 , 3F
很棒的分享 波爾多是我最喜歡的城市
06/23 10:43, 3F

06/24 22:05, 3年前 , 4F
avant no, maintenant oui.
06/24 22:05, 4F

08/08 23:30, 3年前 , 5F
最喜歡波爾多
08/08 23:30, 5F
文章代碼(AID): #1UtxRJic (France)
文章代碼(AID): #1UtxRJic (Fr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