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德國班堡晨間漫遊

看板Germany (德國)作者 (劍隨風行)時間15年前 (2010/10/23 10:25), 編輯推噓2(200)
留言2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詳細圖文版:http://blog.xuite.net/nickhh/ssh1/36262423 德國班堡晨間漫遊 2009年8月7日 企盼 每次出國,總希望能逛逛那異國的清晨風光。只是,早起對我而言,雖是易如反掌,但客 觀環境條件卻不見得能夠配合。或許還談不上失望,但沒機會、沒條件晨遊,總是可惜。 機緣 德國行第五天,我們來到班堡。 入住飯店時,我問了領隊蓋先生:明天要往哪個方向出發?他回答:出旅館後左邊。此時 ,我心中打定主意:明早就往右邊逛逛去吧! 隔天清晨起床後,簡單盥洗完畢,便離開飯店朝外走去。 信步走出,眼前是條稍有彎曲弧度的馬路,而一旁的建築,與他處並無太大差異,要說特 色,實在沒有。 靜謐 忽然,眼前出現一臺腳踏車,無所拘束地斜倚在石牆旁。雖然,也不是什麼特殊風光,但 卻深深吸引著我,腦中,也出現了構圖的畫面。於是,蹲下身軀,舉起相機,來個仰拍照 。石壁、石板地、綠葉,以及腳踏車,在這角度下,似乎呈現清晨的另一種風情、另一種 靜謐。 就在車旁,有著坡度稍緩的石梯,朝上通往未知之地。平時做事多所猶豫的我,面對這條 「叉路」,卻是毫不猶豫地,拾級而上。 走到半途,只見一旁石壁上有一上鎖的木門,木門上方,是那恣意蔓生的綠,而這恣意的 綠,則掩去那木門些許,硬是為那看來嶄新的木門,增添了些許的滄桑趕。而木門下方有 著小水管,管口細流不斷地注入那下方已滿是青苔的小水池中。不知為何,這畫面,勾起 的不只是我的照相慾,更是一種難以言喻的平靜感,一個人,在德國,於清晨,襯著不斷 注入的水聲的,平靜感。 上到階梯頂端,才發現這上方是一般住宅區。較之於下方的馬路風光雖是大勝,但一樣毫 無意外的建築風格,卻也沒給我太大驚喜。此時心裡想著:或許,美景,在剛剛的平靜中 ,就已平靜結束了吧...... 驚奇 當我隨意走著,正覺得無聊時,卻發現眼前住宅庭院中的擺設裝飾,充滿了藝術巧思。於 是,相機自然舉起,貪婪地捕捉這驚奇的平凡之美。 只不過是個門牌號碼,卻用兩種雕刻形式呈現,不但不落俗套,又兼具美感。只可惜這家 主人該在睡夢中,無緣得見;又可惜即便相遇,我那破爛到不行的外語能力也無法與之溝 通。否則,若能與這巧思者聊上一聊,該是行旅中最特別的收穫。 觸發 以往在課堂上,總是不斷陳述著:「好鳥枝頭亦朋友,落花水面皆文章」、「萬物靜觀皆 自得」、「這個世界並不缺乏美,而是缺少發現」這些考題上的陳腔俗套。是的,這些名 言我都懂,這些錦句也都對,只是,究竟「發現」了沒? 說真的,有時要「發現」,還真要有個能夠吸引你全身感官關注的「觸發點」。 腳踏車,是觸發;石壁小景,也是觸發;那充滿藝術之美的門庭,更是大觸發。觸發三連 發,讓感覺神經遲鈍的我,終於感受到這山坡小鎮,真的處處皆是美;終於,真正的「發 現」了! 於是,另一戶的門庭植栽,是美;門口上的溫度計,也是美;再一戶門牆上的小小壁畫, 襯著一旁的綠意,還是美;而兩旁早已分不清是野生還是人工栽植的綠葉、紅果與盛開花 ,更是無庸置疑的,美。 有了發現,週遭,就更為可愛。 屋頂上那金色的公雞、石牆上那頗為難解的浮雕、不同門板上但卻同樣引人目光的小裝飾 ,這似乎都在傳遞著:這區域的人們,都是懂美的人們。 眼前,又是一個通往未知的階梯,又或者說:通往更多驚喜、更多美的,心靈通道! 此時,看似普通的街道、屋舍,感覺,也更加不同。這不再只是迥異於台灣的歐風建築, 而是真正能讓心頭盪漾不已,卻又平靜不已的,美。 朝陽已升起,該是返回飯店的時刻。 走著那回頭路,原本是不入眼的小石碑,此時也可愛了許多! 山坡上那建築,在朝陽的灑落下,灰黑的屋頂,也不再是種沉重感,而是與下方建築主體 的色彩輝映著。 總有喜愛自助者,不認同於跟團的緊湊、限制,以及無自由性。我自認尚無能耐與膽量, 獨自踏上歐美國家旅行;找尋自助旅伴,也隨著年紀逐漸老大,越發困難。但,我總會尋 找這限制之內的小小自由;我總會在跟團之時,不斷發掘自助旅行的感覺。 自助旅行,也是我所嚮往,但,那要有條件,也要有個性,更要有機緣。這些,我不見得 有,但,即便是與一群陌生人團體行動,我依然能夠去享受,去發現;也期許著往後仍能 夠保有這份旅遊之心。 詳細圖文版:http://blog.xuite.net/nickhh/ssh1/36262423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4.11.226.14

10/24 11:02, , 1F
我也很喜歡班堡~~^^
10/24 11:02, 1F

10/24 13:46, , 2F
推班堡,很美麗的小鎮..
10/24 13:46, 2F
文章代碼(AID): #1CmaUkdK (Germany)
文章代碼(AID): #1CmaUkdK (German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