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記] 香港之旅1 「唔該」

看板Hong_Kong (香港)作者 (堅持學單純的小孩)時間16年前 (2009/04/18 21:07),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香港之旅1 「唔該」 九月十八日星期二,這一天是我人生第一次出國,一個人去香港自助旅行的日子。 沒有特別興奮,也沒有特別緊張。 也許是因為自助旅行的關係,那些興奮和喜悅在我準備行程規劃時都用光了吧, 剩下的好像就是去完成這一切而已,這是我當初的心情,但旅遊就和人生一樣, 大部份都不是你想的那樣……。 大概是星期六的時候,氣象預報有一個熱帶性低氣壓形成颱風,名字叫做「韋帕」。 我心裡想離台灣還有一段距離,而且氣象局說有偏北轉的機會, 再加上看香港的天氣預報三天都是好天氣,所以也不太擔心, 誰知道星期一的時候很快地發佈了海陸的颱風警報, 而且晚上宣布星期二苗栗以北都停班停課了, 我就感覺不太對了,可是第二天早上仍先趕到台中搭車到桃園機場。 無論如何我想先到機場等總是對的,因為從家裡到機場這路程大概需要三個小時, 不過我漏接了旅行社美眉十一點半通知的電話,那時候我應該在車上睡覺, 所以等到三點多我才知道617班機取消了, 華航的登機櫃台是一個看起來很年輕的男生, 他告訴我可以去排後補619,而且排619後補的人很多,不一定有但可以去排排看, 不然就只能改明天了,還說619不一定會飛。 我只好先去票務櫃台改班次,然後再打給香港的賓館改日期, 海怡賓館的AMY大姐人很好,答應退一半的房租給我,但星期四沒有房間了。 我心裡想:媽的,第一次出國就碰到這些麻煩,行程全打亂還要多花錢……。 最後到後補櫃台詢問,一個很帥的大哥告訴我說:七點鐘會決定619要不要飛, 然後說619人很少後補應該有位子,我才化悲為喜。 但其實大概下午兩三點的時候,就有香港團來機場等了, 而且他們的導遊還幫他們辦好了登機證, 因此我確定華航應該一定會飛,但櫃台卻告訴我要七點才能決定, 而且對於後補的人數說法都不同, 重點是原本617的那段起飛時間,其它航空公司一樣飛東南亞的班機也有起飛, 我才想起以前在澎湖當兵時要飛台灣也是一樣, 遇到颱風明明天氣很好,但航空公司都不飛, 我想是因為人數太少,所以一方面是天氣因素,一方面成本考量就把班次砍了, 因為最後619班次的人真的很少,大概一佰個不到。 後來我很開心地打給AMY大姐跟她說明, 另外原本打算要去台北住也不用了,算是學了一個經驗吧。 往好的方面想,國泰航空往香港都延到半夜一兩點,我還能搭到九點十五分算很好了。 台灣桃園國際機場,可能是第一航廈比較老舊了吧(第二航廈沒時間去看), 機場的設施比我想像地還要糟糕,我個人感覺比不上台北松山機場,更比不上澎湖機場, 尤其是要去萊爾富便利商店那段最扯,用一個瓦愣紙畫著路線圖,然後拉開厚重的大門, 沿著像是拍電影場景似的階梯往下再經過地下層的人行道才能到達, 一個國家的門面是這樣還蠻誇張的。 飛機上人超少,所以很安靜,幾乎一個人坐一排,感覺還不錯, 隨著高度上昇又下降,我看到窗外一幢幢的超高公寓和大廈燈火通明, 還有青馬大橋蜿蜒的弧線裝飾著美麗的燈光, 我知道,香港到了。 香港機場真的是國際級的一流機場。 差不多兩三年前我在DISCOVERY頻道上看過一個節目, 這節目現在還有,節目名稱叫工程大突破,裡面有一集就是介紹機場的建設過程, 除了填海造陸和機場本身的建築之外,還包括機場快線和聯外的快速道路, 還有一段穿越維港的海底隧道,那一集節目相當精彩, 我還記得節目裡介紹要完工的最後一天晚上, 利用半夜將很多設施用大型的車輛從啟德機場運載至新機場, 而即將降落新機場的是國泰航空從舊金山出發的班機, 那些旅客隔天到達機場還受到盛大的歡迎儀式;  建設過程中遭逢很多設計和建築上的因難以及颱風的侵襲考驗, 那一集節目讓我印象深刻, 也因此我一直很想來香港看看,所以當我到達機場時有些許的興奮。 除了些許的興奮之外就是倉卒,香港機場很大,不過我也走得很快, 因為要趕著去香港旅客諮詢及服務中心報名鴨靈號, 不過當我走到櫃台時,看著手錶時間是十一點零五分, 人已經下班了……看來櫃台的服務人員很準時下班,隨手拿了一份地圖就閃人了。 然後去買八達通卡和機場快線單程的車票,不過機場快線這裡我犯了一個錯誤, 我以為買了票隨時都可搭,而且是兩邊的站都可以搭; 原本預估是從香港站搭到機場,因此我告訴櫃台買一張香港站的單程機場快線, 當時有點趕,直到回賓館時,我看著票冷靜想想才發現不對, 因為上面有標明日期和機場往香港站,後來第三天我去詢問機場快線櫃台確定真的不行, 就這樣多花了一佰元港幣促進香港的經濟繁榮……。 我也不知道我在趕什麼,可能是怕坐巴士來不及,還有我的行程被延誤了吧, 感覺我的速度相當快,其實時間綽綽有餘, 搭乘A21巴士往尖沙咀地鐵站前進,這班車可能是十一點三十分的吧, 因為我是倒數第二個上車的,上車時已經沒位子了,因此跟一些人就站在前面, 上車沒多久後,站在我背後有一對情侶想要上第二層看有沒有位子, 因為我剛好站在階梯的旁邊,一開始女生對我說了聲:「唔該」,我沒反應, 後來兩個人同聲又講了一次,我還會意不過來, 那女生緊接著說:「Excuse me.」我才會意過來讓她們過, 這算是我第一次當外國人的經驗吧, 才想起在網路上看過唔該有勞駕、煩請和謝謝的意思,之後蠻常聽到也就習慣了。 大概四十五分鐘就到了尖沙咀地鐵站,海怡賓館就在地鐵出入口隔壁的大樓上, 接待的是一個外佣,人很親切會講中文, 房間很小差不多一坪半,這樣的房間在台北鬧區大概八九佰, 我覺得港幣三佰二十元有點小貴,如果折算台幣再便宜個兩佰差不多, 可是房間很乾淨又安靜,AMY大姐感覺人很好,雖然我沒碰到她, 外佣感覺人也很好,最後一天行李也可以先寄放一下, 大樓很明亮又在地鐵站口旁邊,所以也沒什麼話講了,我蠻滿意的。 把行李放好之後,想去買個水和吃的,就問外佣附近有沒有便利商店, 我先用中文問她,後來還講了「convenience store」「near」幾個單字, 她笑著說她不知道,我也笑了一下就下樓去找了。 在附近的小七買了礦泉水和雪碧,香港的小七真的是小七, 在台灣大概都等同於車站型的Express store,不過這是在鬧區的size, 第三天在觀塘時,應該是屬於香港的住宅區, 那裡的便利商店就大多了,不過也就是相當於台灣一般的大小, 我在香港看到的便利商店大概多是以小七和OK為主, 物價蠻高的,商品選擇性也比較少,相較之下台灣的便利商店真的讚, 而且如果以城鎮來算,便利商店的密集度是遠高過香港, 在香港要想隨便找個便利商店沒台灣容易,不過香港有很多的小書報攤, 我想他們也扮演著相同的角色,另外感覺香港的小七店員年齡層比較高, 不像台灣都是年輕人打工為多,麥當勞給我的感覺也是一樣。 在一個轉角的地方買了兩份咖哩魚蛋和滷的蘿蔔, 這樣就要港幣四十元,我覺得有點小貴, 不過不知道是第一次出國的關係還是怎樣,對幣值和東西的價位都會有點錯亂, 尤其是第一天的時候,買東西都沒啥感覺,回賓館仔細算才會發現有的很貴……。 咖哩魚丸感覺很普通,不過愈嚼愈甜是真的, 至於滷蘿蔔就像台灣的一樣,只不過它和一些什麼牛雜的混在一起, 香氣中帶有點腥味,這東西如果不趁熱吃可能不太行我想。 原本要去廟街逛逛的,因為太晚就沒去了,第一次出國就遇到颱風不知算幸運還是什麼, 要睡覺的時候已經兩點多了,折騰了大半天在機場真的累死我了……。 -- 我們無法預測未來,但歷史總是一再地重演。 http://www.wretch.cc/blog/stanley1021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74.155.124
文章代碼(AID): #19wT2TIq (Hong_Kong)
文章代碼(AID): #19wT2TIq (Hong_K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