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九龍城寨:想像中的香港縮影

看板Hong_Kong (香港)作者 (close to you)時間8年前 (2017/08/24 10:26), 8年前編輯推噓1(100)
留言1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圖文版(需登入會員):https://www.inmovie.com.tw/article/108544 作者:普通人 https://www.facebook.com/SomebodySue/ 一座城市,總會有專屬的「電影形象」。例如紐約的時代廣場及自由女神像、舊金山的金 門大橋、東京的新宿歌舞伎町等等,即便你從未造訪過這些城市,卻依然會有些許親切的 感覺,這也是電影所造就的無數魔力之一。 向來有「東方好萊塢」之稱的香港,理所當然也會有許多烙印在觀眾腦海的景色。有高樓 林立的維多利亞港夜色,還有熱鬧非凡、熙來攘往的廟街大排檔,但最常被使用、也最被 西方觀眾所熟悉的香港形象,九龍城寨可說是當仁不讓的經典標誌。 其實九龍城寨正確的名稱,應該是「九龍寨城」,但這個錯誤在以訛傳訛之下喧賓奪主, 反而是九龍城寨的名號更為響亮。九龍城寨在歷史上有諸多面貌,最廣為人知的是在上世 紀五〇至九〇年代期間不斷擴張,最終形成的巨型鋼筋水泥大廈群。 九龍城寨如此狂放不羈的面貌,乃是一連串的歷史巧合所造成。九龍城寨的誕生,最早可 以追溯到宋朝為了抵禦海盜而興建的軍事要塞。但真正登上世界舞台則是起因清末鴉片戰 爭後,清朝割讓香港給英國的事件發生。 清廷為了監控英國在香港島的一舉一動,於是將城池進行擴建,後來九龍半島與新界地區 又先後租借予英國,九龍城寨便在地理上與清朝斷絕了聯繫。隨著二十世紀初期中國歷經 清廷遜位、北洋軍閥割據、日軍侵華、國共內戰等劇烈變化,無暇處理九龍城寨事務,加 上英國殖民政府亦不具備管治九龍城寨的法理性,於是這塊彈丸之地成了所謂的「三不管 地帶」。 大時代的動盪,間接造就九龍寨城這樣的一朵奇葩。五〇年代,國共內戰造成大批難民來 到香港,流離失所的他們自然而然便往九龍城寨聚居,於是乎城寨內部的違章建築就如雨 後春筍般一一興起。由於其建築結構的毫無章法,造成內部不見天日,陰濕骯髒、鼠輩橫 行。 更由於英國殖民政府的有心無力,造成城寨滋生蔓延許多無牌牙醫、衛生條件堪慮的食品 加工廠以及五金廠,乃至於妓戶、賭場、毒品檔、狗肉攤等不為社會所容的設施,皆在九 龍城寨紮根生存。這也是為什麼九龍城寨會被稱為是「黑暗之城」的原因所在。 1984年,由於中英聯合聲明確立了香港回歸中國的未來,九龍寨城曖昧模糊的地位也有了 明朗化的契機;1987年,香港殖民政府做出了「清拆九龍城寨」的決定,希冀將糾結百年 的歷史問題做一次徹底的解決。 當清拆消息公開後,眾人才開始重新審視九龍城寨存在的意義,原本帶著生人勿近的恐懼 觀感,也漸漸地轉變。尤其是遠在千里之外的日本,對於九龍城寨更是情有獨鍾,對其研 究之透徹堪稱世界之最。 也正因為面臨九龍城寨即將消逝的情意結,八、九〇年代開始大量產出與九龍城寨相關的 各式改編創作。香港方面有藍乃才執導的《城寨出來者》、麥當雄執導的《省港旗兵》、 成龍與黃志強執導的《重案組》等,藉著電影媒介保存了九龍城寨的影像;日本則是更加 多姿多彩,不論是押井守執導的動畫電影《攻殼機動隊》,抑或是電玩《KOWLOON’S GATE -九龍風水傳-》,乃至於近年的電視劇《金田一少年殺人事件簿:香港九龍財寶殺 人事件》,都能夠見到九龍城寨的身影。 2016年,電玩《KOWLOON’S GATE -九龍風水傳-》的製作團隊啟動了VR版本的製作,已經 消失了二十多年的九龍城寨,又在虛擬實境裡重新復活。 連結:https://youtu.be/uA-f_Fen3HE
九龍城寨從1992年開始清拆,一直到1994年完全清拆完畢,如今的城寨原址已變成了「 九龍寨城公園」。看著公園裡充滿江南園林風格的假山理水、停閣長廊,若不是入口處設 置的九龍城寨模型以及相關資料展示,難以想像此處曾經是全世界居住人口密度最高的巨 型違章建築群。 撇開那些繪聲繪影的黑暗面,其實這不過是眾多流離失所的人們,為了生存所打造的安身 立命之處罷了。九龍城寨隨著香港成為殖民地的命運而誕生,也隨著香港回歸中國的命運 而沒落,從這個角度來看,九龍城寨或許正是香港的一個濃縮,乃香港中的「香港」,也 正因如此,九龍城寨的名聲才會如此歷久不衰吧!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59.120.146.182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Hong_Kong/M.1503541605.A.6EC.html ※ 編輯: mabo112000 (59.120.146.182), 08/24/2017 10:30:10

08/25 10:46, , 1F
推 實際去看發現已經找不到一點寨城風光 滿可惜的
08/25 10:46, 1F
文章代碼(AID): #1PdZbbRi (Hong_Kong)
文章代碼(AID): #1PdZbbRi (Hong_K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