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Lonely Planet 創辦人的演講

看板Ind-travel (旅遊/自助旅行)作者 (浮雲遊子意)時間17年前 (2008/03/02 14:49),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今年台北國際書展邀請Lonely Planet創辦人Tony & Maureen Wheeler來台,我也去 參加了其中一場演講。雖然不是旅遊資訊,但我想和大家一起分享。 圖文並茂/影音版 http://jeanytalk.blogspot.com/2008/02/2008.html 2008情人節—在寂寞星球上、我不寂寞 Once I was traveling across the sky This lovely planet caught my eye And being curious I flew close by And non I'm caught here Until I die Until we die Learning to live together Learning to live together Learning to live together Till we die – Lyrics of "Space Captain" (Singer: Joe Cocker ) 2008年2月14日的情人節下午,我到誠品聽Lonely Planet創辦人?勒夫婦(Tony & Maureen Wheeler)的講座——可說是至今最佳的情人節禮物。 我一直很喜歡Lonely Planet的書名,總讓我在腦中浮現太空人從外太空看地球的景 象︰黑暗中漂浮在空中的藍色行星,靜默地、孤獨地自轉著。這顆行星上聚集了各 式各樣的生物型態、有著各式各樣的自然人文景觀,但在浩瀚無垠的宇宙中、卻是 孤獨寂寞的—截至目前為止。 旅行,恆常是一種清醒的孤獨、和自我進行的對話。有些滋味無法對人言,有些體 會不一定能得到共鳴;就算是一起同行的旅伴、也有未必能互相理解之處。 第一次深刻領悟,是在紐西蘭參加雙人跳傘的活動。同行五人,只有我報名了這個 活動。跳傘教練縛著我、從十二萬英呎高空跳下,風獵獵地吹著我的衣衫。由於空 氣浮力的關係,飛行傘還未張開前的過程,不是令人心跳加速、血脈噴張的瞬間失 重,更彷如在海裡潛水、近似溫柔。那短短的幾十秒鐘,我覺得自己彷彿成了高空 的鷹、深海的鯨,在靜默中滑翔、沉潛,以流線的姿態。我於是理解了、為什麼在 英文裡是Skydiving。 然後、傘張。身體一瞬間被往上拉起,接著才是飄落,彷如「阿甘正傳(Forrest Gump)」裡的那根白色羽毛、輕飄飄地。 這樣的體會無比美好,但回到旅館,同伴問起我的感想時,我張口欲言、卻難以形 容。於是我只能笑一笑,說︰「很好。」默默轉身,把這樣的美好體會,細細收納 、慢慢回味。 在會場上聽到Tony Wheeler提起當初品牌命名的緣起︰當初Tony和Maureen在亞洲旅 程途中一起決定要命名出版社,Tony一直哼著Joe Cocker的” Space Captain”的 歌詞,卻始終把”lovely planet”唱成”lonely planet”,因此定案。一聽到這 個故事時,我腦中馬上想到的就是我在紐西蘭的寂寞飛行︰ "Once I was traveling across the sky. This lovely planet caught my eye." Tony & Maureen從年輕時一起旅行亞洲,寫下了第一本旅遊書” Across Asia on the Cheap”、創立了Lonely Planet。之後帶著孩子旅行,到祕魯、尼泊爾、非洲 等等;有時兩人同行、有時各自行動。夫婦一起創辦事業,有其美好之處,但也有 艱困之時;比方說Maureen較長時間在家與青少年時期的孩子相處而有衝突矛盾時, Tony卻往往在外旅行,難免讓Maureen心生不滿,但他們終於也克服這些過程。聽眾 提問︰「有沒有想過、如果你們沒有遇到彼此會是如何?」Maureen看看Tony,說︰ 「他會徹底迷失。(“He would be totally lost.”)」 夫妻雙方能給彼此足夠的空間、經年累月各自在外旅行,卻有足夠的信任能執子之 手、與子偕老,委實令人深深感動。又如對小孩的養育方式,他們也和台灣父母過 度保護大不相同——我無法想像我週遭親友中、哪對台灣父母會讓一兩歲的小孩包 著尿褲在祕魯玩耍、或是到尼泊爾健行。Tony & Maureen當然也許是光譜的極端, 但我也親眼見到許多西方父母帶著小孩去埃及的沙漠、去尼泊爾健行。 Tony和Maureen在演講中也提到,一般人的人生不容易時時刻刻都能記清,但他們一 年年的紀事,是以「啊、那一年我在哪裡、遇到了誰」作為時間的定錨,分享了許 多旅行中的所見所聞。 2001到2003年間,由於911事件、SARS等等的影響,旅遊業 艱苦、Lonely Planet也十分艱難。Tony此次亦宣傳新書「險惡之旅 (Tony Wheeler ’s Bad Lands)」,他一開口就說︰「是布希總統促使我寫這本書的。他說有『邪 惡軸心國』,於是我想—嗯,我非得去看看到底這些地方有多邪惡。」聯經出版社 的文案是這麼說的︰ 《險惡之旅》是一個旅客在邪惡軸心以及其他地方的旅行,包括那些有點走偏、稍 微有害、嚴重脫軌、完全孤立、不被理解的地方;」 在會場中也提了一些問題,比如Lonely Planet的作者散佈各地、公司要如何管理、 有無考慮發行電子書等等,Tony & Maureen也一一耐心回答。也許是因為我想知道 的比較偏向企業經營管理的一面、對我來說總覺他們的回答隔靴搔癢;然而我後來 想想,其實無關緊要。我沒帶上相機、拍幾張現場的相片;又因返美在即、權衡下 也放棄了買書請他們簽名的念頭。對我而言,親眼見到他們、聽到他們、和他們說 上話,足矣。 這星球如是寂寞、但也如是美好。因此,我們旅行。 -- Jeany's Talk: The Skyline. 電影。書。建築。旅行。以及生活。 我以我的角度、仰望大千世界的天際線。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76.171.3.5
文章代碼(AID): #17oauIc6 (Ind-travel)
文章代碼(AID): #17oauIc6 (Ind-trav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