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記] 英國【六一】尼斯湖、鄧凱爾德座堂
圖文網誌版: https://sirius99.com/?p=30164
(造訪時間:2023年)
看過「天空島」的晚霞,回到民宿,老闆娘熱心跟我嘰哩咕嚕,還翻開臉書別人貼的
照片給我看,原來昨晚出現極光了。這很令我訝異,沒聽說這裡也有啊,不過她信誓旦旦
,且說這島本就機率不低,我就依其建議多作守候。結果,事實證明我與極光的緣份未至
,真得等到N年之後的阿拉斯加或黃刀鎮,整個夜裡幾度開窗,一點可疑的綠光都沒,只
能黯然去睡。
清早起床,跟老闆娘哀怨回報並告別,上車開始四日遊的最末行程。由於初兩天陰雨
,司機已改走了今日重點「艾琳多南城堡」,我便緊盯他早上會如何規劃。本設想會開別
的路線,怎知瞥著GPS軌跡,心只是益發涼,因為還是在來時的那條路上。搞什麼啊,如
果是我排的話,昨天就完全獻給「天空島」了,今早再去看海豹,這樣便能補上第二天沒
去的,從南路切回本島。
然報了團就是砧板上的魚,隨人擺佈宰烹,也不可能以我那不怎麼樣的英文跟司機抱
怨建議。所以,一段車程後,我又跟「艾琳多南城堡」相會了,只是這回換了個碰面點。
不得不說,原本行程那樣設計是真有其理,城堡上午正面順光,這時候去剛好,偏偏當天
我們是下午到,就這麼撞上逆光,然後現在這角度是城堡背面,因此又悲劇了。只能嘆口
氣,聊勝於無拍了小城堡藉橋拱拉伸的剪影。
上車後愣望著高地景色在窗外掠逝,一小時後司機的聲音讓我回了魂。看起來是到了
個名為「Invermoriston」的地方。不太清楚這裡的賣點,只能傻傻跟大夥下車行走。是
看溪谷嗎?我在羊腸小徑中朝旁瞥望,須臾,路邊冒出個多邊石砌尖頂建築。比對地圖,
它被標為「Summer House」,可能是誰的避暑小屋吧。好奇走進,裡頭空空如也,不過從
窗口外望的景色挺不錯,兩道橋拱在茂林間橫越,而溪川激湧,在錯疊岩塊間跌墜為瀑。
有意思的是,這河灌入的地方正是名氣超響亮的「尼斯湖」。
可能是想不到更具亮點的地方了,即便不在行程表,司機就這麼順勢朝那開去,於南
端的「奧古斯都堡」(Fort Augustus)讓我們自由覓食活動。猶記得第二天在「
Neptune's Staircase」快閃,僅瞄到運河水閘的一小段,這鎮的停車場附近竟也有類似
設計,且剛好有船在通行。好奇盯了一陣,只覺得這過程好漫長啊,不僅要等水位,還要
靠眾人牽拉過去,然後一格一格輪迴再輪迴。玩遊艇的人果真閒,不像我對時間斤斤計較
。
長見識後往鬧區推進,放眼幾乎都是觀光取向的餐廳、咖啡館、紀念品店。本想找間
用小蛋糕果腹,偏偏逛到尾端都沒看到感興趣的口味,就索性直接去傳說中的「尼斯湖」
。鄰近不意外有遊輪服務,讓人驗證自身運氣,看能不能捕捉到水怪現身。但撇開是否為
癡人說夢,航程景色據說滿普通,讀過的文章都說山水間沒啥變化,一趟來回昏昏欲睡。
所以,我也不花這無妄錢了,況且司機給的時間雖優渥也沒長到能這樣玩。
循運河岸走到湖邊,這兒備了木桌椅,我也就舒惬坐下,掏出餅乾啃著,等水怪冒出
來咬我。據說早在七世紀就有人被奇怪水獸襲擊了,二十世紀也不斷有誰看到類蛇頸龍的
輪廓,甚至交出似模似樣的照片影片。結果我都把餅乾吃完了,人還毫髮無損,好失望啊
。儘管如此,湖畔景致還是不錯的,靛藍水色因著朗日,映爍著波光,偶爾還有小鴨游來
湊趣,重點是這區沒什麼遊客,相當幽靜,坐久了還真懶得動。
算了算時間,起身往集合點走,並特地換了方向,去看來時瞄到那被樹叢擋掩的龐大
建築群。而當其全貌現顯,不禁令我感到驚訝,它用石砌塔樓併疊、山簷參差,再佐以雅
致勾勒的拱窗列,恢弘地像座貴族城堡。
點進地圖查詢,原來還挺有來頭,本為對抗「詹姆士黨」的軍事堡壘,由於領軍的是
「喬治二世」的三子「威廉·奧古斯都」,便因此得名,也是小鎮的起源。不過究竟有多
少結構是早年之物,應也難辨了,因為在十九世紀便被改建為「奧古斯都堡修道院」,還
附設了一所貴族男孩學校。
然風水輪流轉,或許當初主事者富甲一方,幾代之後要維持這等規模的建築就變成負
擔,學校收了,僧侶散了,直到近年被集團併購才又復生。我環望週邊,有看到「
Highland Club」的字牌,地圖也將它標上幾個大小旅館,修道院中庭出現大型西洋棋盤
,頗是微妙。
端望過另一側的鐘樓、上頭的凸窗及雕像,我回到集合點,由於行程表有提到個建於
十五世紀的「鄧凱爾德座堂」(Dunkeld Cathedral),這是第二天沒走到的,就趁機跟
司機確認,好險他沒偷偷把這點抹掉,點頭後,也領著大夥老實開了過去。
座堂所屬的同名小鎮位處蘇格蘭北部鐵公路要衝,被譽為「通往高地的門戶」,甚至
早在六世紀,便已有修道院。不過街景卻不似「奧古斯都堡」熱鬧,民宅居多,沒幾家商
店。可能是繁華落盡,外加蘇格蘭拔除主教改行長老制,才導致座堂降階,繼而失修吧。
「詹姆士黨」引發的戰爭也給了它重重一擊,據說城鎮大半被毀。
行入外環步道,它西半的中廊已成廢墟,險危建築般被鷹架撐著。這令我有點失落,
畢竟期待中的是散揚荒遺美感的景致,持著堅毅風度的殘傷老者,就算窗櫺斑損,草苔侵
攀,仍是訴著故事的身紋。躺在手術台,就不免失了味。
帶著嘆息走到西端,跟僅存大空框的立面花窗形成強烈對比,這兒有異常健全的鐘塔
,難以確知是本就年紀輕,還是率先修完的進度。工程有可能只作最低限度的補強嗎?若
刻意去還原,會否就成了過於嶄新的另棟建築?我站在北側窗列旁,盯望頂上簇密的鷹架
。
揣想一陣無法得見的中廊內裡,走往完整的東端尾堂。感覺它倆應建於不同階段,雖
都施以哥德尖拱窗與扶壁,配置卻能看出差異,並有著明顯拼合界線。而相對已成禁地的
西端,東端仍在運作,一群盛裝男女站於堂前代表是有什麼活動。問了一下可否參觀,他
說等會有婚禮,但現在沒關係,我就開心穿進了。
即便只是座堂末半,目前的它五臟俱全,長椅廣設,唱詩班退縮至東壁,圈圍著主壇
。妝點就跟外表一樣,也偏簡樸,幾許牆側的飾柱假拱,跟大城的座堂無法比。不過若非
宗教改革的反撲,由於壇下埋有將基督教傳入蘇格蘭的「聖高隆」遺骨,它也曾陳設豐沛
。估計會有哥德風的繁鏤祭龕吧,不然也應有些聖像雕作,可惜目前能稍稍聚焦的,便僅
末端的主花窗了。它下段呈現「聖高隆」的講道,上段以牧羊人們的仰望為題,頂頭天使
攜著金光,繪出「伯利恆之星」的飛降。
而這幾分鐘的堂裡靜謐,就是高地四日遊的終止符了,上車後,司機便油門一踩,直
接把大夥送往「愛丁堡」。於是當望著窗外丘林漸轉為街景,也不禁在回想中百感交集。
該說是「蘇格蘭高地」跟「天空島」過譽嗎?又的確見到些讓我觸動的景色壯麗,那該歸
咎司機沒認真帶嗎?天氣要這樣搞人,他也莫可奈何。
就當自己運氣不好吧,或許另個平行時空的我,穿入的是四天的晴日和煦,將我擁圍
的,是在嶔崎山水映爍的色階朗耀。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59.125.98.180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Ind-travel/M.1741836271.A.154.html
Ind-travel 近期熱門文章
PTT美食旅遊區 即時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