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聊] 遇見甘地

看板India (印度)作者 (耶魯森林背包客)時間16年前 (2009/01/20 05:40),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遇見甘地 (圖文版) http://www.wretch.cc/blog/chungenliu/17954100 You must be the change you want to see in the world 剛到美國時,我在書店裡第一次遇見甘地,他在架上的一張卡片上對說:"Be the change you wish to see in the world"。那時我站在人生轉折點上,走了一條需要懷抱 很多理想的志業,卡片上簡單幾個字,奇妙地給了很大的精神力量,我似乎聽到他說,想 要改變世界,好像並不是個太超過的空想,反而是一分責任。 第二次是在研究所一年級,印度國慶日,同學在系館放甘地的傳記電影。電影拍得很好, 演活了他大風大浪的一生。我看著他推廣不合作運動,以一個羸弱的身軀對抗棍棒,面對 牢獄之災,用超凡的精神力量,堅持非暴力原則,堅持用大愛化解歧見,最後印度獨立, 他卻悲劇地遇刺身亡,電影結束,我幾乎淚流滿面,我想,他是我看過最偉大,最強壯的 靈魂。 也就在那年夏天,我如願踏上了印度的土地。傳說旅人總對印度有著兩極化的感情,不是 愛就是恨,而我屬於前者。在這個反差巨大的國度裡,你可以擁有榮華富貴的享受,也可 以看見最卑賤的生命,有最現代的,有最傳統的,在新舊交替的過程中,文明古國飽滿的 文化厚度,依然散發出它的奇異魅力。我在泰姬瑪哈陵見證堅貞的愛情;在瓦拉那西的恆 河邊觀人生百態;在新德里的社區裡,每天都有新的小冒險。在印度兩個多月,實習工作 沒有多大進展,我卻經歷了一次充實的心靈旅行。 Earth provides enough to satisfy every man's need, but not every man's greed 我學是環境管理,白話一點就是學怎麼作環保。除了作資源回收,環保購物袋之外,我總 詰問自己一些更深層的問題。人應該用什麼樣的態度身處在這個地球上,所謂人與自然的 和諧,究竟是什麼樣的境界?在探尋這環境哲學過程中,我很快地在甘地身上中找到共鳴 。 甘地哲學承襲佛教、印度教和耆那教的核心思想,又受西方基督信仰影響,還有梭羅和托 爾斯泰幾位思想家的影子。他的中心思想是"Satyagraha",Satya是真理,agraha是抓住 、執著的意思,合譯作「堅持真理」。甘地的「真理」,等同於神,也是人心中「最高的 善」與「愛」。他認為依靠這「真理」、「善」與「愛」,人可以產生巨大力量來戰勝邪 惡。這思想裡的一大原則是"Ahisma",也就是廣為人知「非暴力」的原則。這非暴力代表 的,不僅僅是消極的不殺生,更是積極地、有自覺地去愛人。 講到環境哲學,我們必定要提到甘地的物質觀,甘地提倡儉樸的生活,他最有名的一句格 言是” Earth provides enough to satisfy every man's need, but not every man's greed”,地球能滿足人類的需要,但不能滿足人的貪婪。他認為過多的物質慾望常常煩 惱的根源,越多物質享受不見得越好,精神層面的滿足才應該是人的追求。 這重視儉樸的概念也連結到他的經濟思想,甘地經濟學的核心概念是"Swadeshi", Self-Sufficiency,自給自足。這些概念近似於社會主義,但不強調階級矛盾,而注重人 精神發展,他理想中的印度不是飛速的經濟成長,而是鄉村式的小農經濟,人與土地緊密 結合,在地生產消費,這理論當然跟當今全球化的趨勢背道而馳,可是我相信許多現代人 可以在這樣的哲學裡找到很強的共鳴。 As human beings, our greatness lies not so much in being able to remake the world - that is the myth of the atomic age - as in being able to remake ourselves 2008夏,我又路過印度,這回到古吉拉特邦(Gujarat)艾馬德巴得市(Ahmadabad)拜訪學成 歸國的同學,朋友帶我去參觀甘地修行院(Gandhi Ashram)。甘地在1917到1930年間在這 園地裡修行講學,建造理想社區,發展印度獨立運動。1930年,為了反抗英殖民政府的鹽 稅法,他從那兒發起了著名的「食鹽大遊行」(Dandi Salt March),徒步近400公里到海 邊取鹽,當時他發誓在印度獨立前不會回到修行院,沒想到那次竟是永遠的離開。 今天的甘地修行院已經改作博物館,展覽甘地為了印度奮鬥的一生,館裡收藏了他生前手 稿書札,園中一小房即是甘地當年居所,步入屋中,空空如也,只有一台紡紗車。夏日炎 炎,稀疏兩三遊人,這樣的「國父紀念館」似乎過於低調幽靜,也許這比較符合他的個性 吧。我們閒步院裡,想像將近一世紀前該處的動盪,一旁Sabarmati河水悠悠,頗有種「 哲人日已遠,典型在夙昔」之感。 回程路上我跟朋友聊起甘地哲學,他的語氣中頗有不以為然之意,的確,甘地的那套苦行 僧哲學在今天似乎顯得不合時宜,宗教般的奉獻精神太過崇高,禁慾儉樸的生活更違反人 性,儘管甘地仍是印度至高無上的民族象徵,真正奉行他思想哲學的卻是小眾。人們說印 度需要的是現代化,需要經濟發展,需要錢。 也許人們低估了甘地為人類留下巨大的精神遺產。甘地說:「人類的偉大之處,不在於改 變物質世界的能力,而是人能夠透過精神追求改變自己。」即使在世俗的金錢追求裡,我 們還是看到他的影子:每張印度盧比鈔票上,寫著"Satya Meva Jayati"。也許他在提醒 眾人,除了金錢之外,人應該有更高的企求,因為「真理戰勝一切」。 -- 印度相關舊文 印度實習筆記(一) http://www.wretch.cc/blog/chungenliu/13598766 印度實習筆記(二) http://www.wretch.cc/blog/chungenliu/14177589 印度實習筆記(三) http://www.wretch.cc/blog/chungenliu/14496237 印度實習筆記(四) http://www.wretch.cc/blog/chungenliu/15360934 瓦拉納西 http://www.wretch.cc/blog/chungenliu/14702038 小鎮姑娘 http://www.wretch.cc/blog/chungenliu/15360998 新德里不思議 http://www.wretch.cc/blog/chungenliu/14270696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8.36.163.226 ※ 編輯: Dukedream 來自: 128.36.163.226 (01/20 05:40) ※ 編輯: Dukedream 來自: 128.36.163.226 (01/20 05:40)
文章代碼(AID): #19TFCy-0 (India)
文章代碼(AID): #19TFCy-0 (Ind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