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印度:咖哩之國無“咖哩”
印度:咖哩之國無“咖哩”
2010年10月22日04:05 廣州日報
一說到印度,映入人們腦海中的除了地標性建築泰姬陵、穿紗麗的婦女和又唱又跳的印度
電影之外,咖哩成了從味覺上感知印度的一種重要媒介。 人們普遍認為,印度就是產咖
哩的大國。
香料種類難分清
事實上,走遍印度,其實找不出“咖哩雞”、“咖哩牛肉”、“咖哩蟹”這樣的菜,“咖
哩”是歐洲人(特別是英國人)因分不清印度香料的種類籠而統之的一種叫法。 據考證
,說印度飯分乾濕兩大類,在印地-烏爾都文中乾的發音“蘇希”,濕的發音“塔利”,
可能英國人把濕的黏黏糊糊的東西皆譯為“咖哩”。 而有人在印度南方泰米爾納德邦人
講的泰米爾語中發現一個描述醬汁的詞“卡利”,更接近咖哩,於是認為“咖哩”一詞更
有可能來自泰米爾語。
在咖哩菜已流行全球的今天,印度人仍安然盡享各種用薑黃、胡椒、辣椒、茴香、荳蔻、
丁香、肉桂、生薑等幾十種香料製成的醬汁烹煮出來的美味佳餚。
在印度,對混合型的香料有一個詞彙叫“馬撒拉”,似乎比“咖哩”更能準確地說明印度
香料口味的複雜來。 譬如說馬撒拉小吃、馬撒拉茶、馬撒拉方便麵,甚至那些夾雜著不
少印度文的英語被稱為馬撒拉英語。 但“咖哩”是不會被這樣使用的。
對印度存在誤讀
關於印度有很多像“咖哩”一樣以訛傳訛、似是而非的東西,其往往轉手於西方報導。
譬如我們常講印度是佛教國家,雖然佛教發源於印度,並不等同於印度是佛教國家。 現
在該國信奉佛教的人口最多有一百多萬人,這在總人口已超過12億的印度來說比例很小。
部分人對印度的誤讀還包括中印關係。 其實,合作共贏應該是當前中印關係的主題。 據
統計,兩國2008年的貿易額達到600億美元,中國是印度的第一大貿易夥伴。 在印度的海
外建設承包商中,中國占第一位。 旅遊業也在發展,筆者曾在6月問過印度國家旅遊局駐
中國的辦事處主任,基本可以確定2009年印度來華人數約60萬人,而中國赴印人數約8萬
人。 目前,印度在華留學生達3000人以上(一說達到7000),而中國去印度學習的學生
約有2000人。
所以說,以印度“咖哩”為例,若不加強交流和溝通,對一個國家的認知就可能會失之毫
釐,謬以千里。
--
就是你 ☆∴_∴★
我的印度語版
來跟隨BonneCherie吧 http://disp.cc/b/Hindi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30.194.151
India 近期熱門文章
PTT美食旅遊區 即時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