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記] 世界文化遺產佐賀三重津海軍所巡禮

看板Japan_Travel (日本旅遊)作者 (時光土場)時間18小時前 (2025/02/05 09:58),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網誌圖文版:https://milkyrailway.blogspot.com/2025/02/blog-post_05.html 紛亂的2024年結束,新的2025年到來。過去因為工作的關係,一直無法像一般人一樣休新 年長假。這次總算狠下心來向公司排了9天長假,來到日本南方的九州,去到以前一直很 想去、但未曾踏足過的鐵道路線。 旅行的首日,台灣虎航的班機降落緊鄰在有明海邊的佐賀空港,隨後我搭乘公車在中午時 分抵達佐賀車站。這次的旅行和過去一樣高度仰賴鐵道移動,但因為JR九州的鐵路周遊券 最長只有7天,所以第一天便打算在佐賀觀光及留宿一晚。我原本計畫先搭公車前往大偎 重信紀念館,但在公車總站卻意外發現同一條路線也可以到另一個登錄世界文化遺產的景 點,於是我便決定變更計畫去探一探這處三重津海軍所遺跡。 https://imgur.com/O8YbYuK
從佐賀公車總站搭乘一小時一班的早津江線公車來到佐野‧三重津歷史館入口下車,循著 指標往早津江川河畔走就能看到這座位在三重津的訓練機構遺址。訓練機構在明治廢藩後 由明治政府軍承接成立三重津海軍所,1902至1933年間則轉由佐賀海員養成學校使用,培 育了不少海軍和民間的航海人才。三重津海軍所除了離佐賀市區很近之外,不遠處就是由 長崎和天草圍成的有明海,風浪相當平穩,有利於軍艦的進出。然而,這裡唯一的缺點就 是這裡在潮汐之間有著高達6公尺的巨大潮差。但當時的船渠卻聰明地利用這點,讓船艦 在滿潮時駛入船渠,再利用乾潮時將海水排出,好讓匠師們可以到船底進行工作。 在佐賀海員養成學校關閉之後,三重津海軍所也逐漸荒廢。過去的練兵場和修覆場船渠都 成了一大片河濱公園,只剩下船屋區域還能勉強看出停泊船艦的碼頭位置。日本政府在 2015年成功將23處文化資產包裝,以「明治日本產業革命遺產」的名義向聯合國教科文組 織申請為世界文化遺產,這座三重津海軍所也是構成資產的其中之一。藉著申請世界遺產 過程帶來的資源,考古學家們仔細地記錄下三重津海軍所遺址土壤下方冶煉、船渠的位置 與狀態,在公園內相應的位置設置解說牌讓遊客得以想像過去的樣貌。 https://imgur.com/3Bq4AU9
考量到船渠的結構大量使用木樁作為支撐,暴露在空氣中恐會加速風化,因此考古挖掘的 現場在發掘工作結束之後便埋回土裡保存。雖然無法親眼看見當年留下的遺構,但沒關係 ,接著我來到河岸邊的「佐野常民與三重津海軍所跡歷史館」。在入館時館員似乎有發現 我是外國人,還主動詢問我要不要使用翻譯用的平板來閱讀展版文字,但因為我看得懂日 文就婉謝他的好意了。館內詳細展示介紹了三重津海軍所的歷史與考古成果,還有一比一 的船渠木樁模型搭配大螢幕動畫影片,讓遊客彷彿回到近兩百年前修船匠師們的工作現場 。此外,館內也藉由歷史文件、文物與船舶模型,向遊客介紹佐賀藩與西方科技接觸的歷 史,以及他們嘗試追趕上西方文明的成果。 https://imgur.com/7wFzwRk
https://imgur.com/6A176Hd
展館的二樓則是介紹佐賀當地出身的名人:佐野常民先生。佐野常民出身佐賀的藩士家族 ,少年時被當地的外科醫生收養,進入蘭學塾學習西方知識。當鍋島直正開始發展現代化 海軍事業時,受過西式教育的佐野因而獲得重用,參與了三重津海軍所的創設及技術指導 。然而在明治政府創立初期,佐賀接連發生佐賀之亂、西南戰爭等武士階級和政府之間的 衝突,造成不少人員傷亡。看到這一切的佐野常民於是成立人道組織博愛社來救助在戰場 上受傷的人們,後來博愛社簽署加入紅十字會的國際條約,改組成為日本紅十字會。展場 將佐野的一生與當時的歷史事件緊密扣合,讓觀眾可以看見這位人物推動歷史前進的過程 。如果對佐賀的近代西化歷史有興趣的朋友,不妨來到佐野常民與三重津海軍所跡歷史館 認識這段歷史。 造訪日期:2025.1.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03.226.215.217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Japan_Travel/M.1738720736.A.64D.html
文章代碼(AID): #1deiNWPD (Japan_Travel)
文章代碼(AID): #1deiNWPD (Japan_Trav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