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記] 高山市之行:高山市博物館.高山城跡等

看板Japan_Travel (日本旅遊)作者 (高望)時間12小時前 (2025/07/26 12:30), 編輯推噓2(200)
留言2則, 2人參與, 1小時前最新討論串1/1
2023高山市之行:高山市博物館.高山市政紀念館.高山城跡 巴哈姆特小屋圖文版 https://home.gamer.com.tw/artwork.php?sn=6183196 造訪日期:2023年8月 本篇為介紹高山市內人文觀光景點的最終篇,分別為高山市博物館(飛騨高山まちの博物 館)、高山市政紀念館與高山城跡,前兩者是室內博物館,後者是位於市區東南山上的遺 跡。 高山市博物館 高山市博物館位於古街區附近,是利用高山的富有豪商矢嶋家與永田家的倉庫所改建成的 博物館。矢嶋家是在江戶時代初期從現在的滋賀縣遷居而來,從事木材與鹽的買賣,並以 「町年寄」的身分從事商業區的行政管理。永田家以「大阪屋」為名,明治時期是高山的 大地主,並從事酒釀業,規模號稱當時最大。這些倉庫建造時間不一,最早可追朔至1783 年,最晚則是1910年代,後來陸續捐贈高山市後,2011年以博物館開館。 高山市博物館共收藏7萬5千件高山周圍地區的文史與實物資料,利用倉庫分為15個展示室 ,其中14間為常態展示,1間為特別展示。展示內容極為豐富,涵蓋高山市的歷史、民俗 、工藝、產業、美術等各種面向。這樣規模僅次於高山陣屋,展示豐富又廣大的博物館竟 然是免費參觀,在日本博物館中相當少見。 由於展示豐富,以下僅簡單介紹部分展示,其中歷史展示包含高山城的展示區(也就是與 下述的高山城相關)。就如同高山市簡介所述,戰國時代末期到江戶時代初期高山周圍由 金森氏統治,並建有高山城與城下町,直到德川幕府直轄為止。館內收藏高山城的地圖與 建築的配置圖,並有高山城與本丸建築的模型,看的出來是沿者斜坡而建,且並沒有天守 。 館內也設有金森氏的展示區。金森氏的第一代金森長近先後成為織田、豐臣與德川的手下 ,並被分封於高山藩,共6代107年統治該地(金森長近的生平詳見下述高山城的介紹)。館 內收藏歷代金森氏的畫像、裝甲、武器、書狀等,其中有第二代可重的長男重近的茶道收 藏,他因故未成為第三代藩主,後來前往京都剃髮為僧,與文人交流之下成為「宗和流」 的茶道專家。 「城下町高山」的展示區中介紹許多高山傳統民家,也包含上篇曾介紹的日下部住宅,由 於周邊森林資源豐富,使用大量的木材是重要的特徵,建築工法深受肯定,被稱為「飛驒 匠」。另外也有該博物館的前身,也就是矢嶋家與永田家的平面圖與收藏。除了建築外, 該館也展示許多木製家具與工藝品。 高山民俗的展示也有「高山祭」相關收藏。就如同前篇高山祭的介紹,分為春天的「山王 祭」與秋天的「八幡祭」,使用的屋台被指定為國家指定民俗文化財。館內的展示包含江 戶時代屋台遊行的圖畫、屋台的構造圖、屋台使用的人偶(其中歷史可追朔至18世紀)等, 當然也有祭典時的照片。該館展示空間甚大,展示內容也豐富,如要仔細參觀至少要 1.5-2小時,因此最好預留時間(當然如果僅對部分主題有興趣,可以選擇性的參觀)。 高山市政紀念館 高山市的前身是1889年推行市町村之後成立的高山町(雖然之前也有「高山町」的名稱, 但並非地方自治體),幾年後於1895年成立辦公室用的町役場。1936年改制成市制後,町 役場改為市役所而持續使用,但因為業務增多,辦公室空間不足而逐漸擴建。 1968年高山市役所轉移到現在的高山市圖書館所在地,原本建築改為高山市公民館,再改 為高山市民文化會館。1982年隨者建築物指定為高山市文化財後,開始整修復原到町役場 時代的狀態,1986年成為現在的高山市政紀念館並開放。 該館為2層的建築,後面還有中庭與倉庫。1樓本來是職員辦公室、招待室與民眾、議員的 等待室,現在為3間展示室。主要展示位於展示室A,以靜態介紹高山市政務的歷史,並有 實物展示,包含1895年揭幕的町役場門牌、鐵路高山本線開通的紀念品、改制為市制的紀 念品與市議會選舉的報導、觀光用書與圖片等。 2樓曾是高山町議會的議場,現在為廣大的空間與少數的展示,包含比想像中迷你很多的 議場區、建築平面圖,與利用玻璃展示建物的結構。該建築是由被稱為「飛驒的名工」的 阪下甚吉所設計,參考東京、名古屋的明治建築,融合傳統飛驒建築工藝與近代建築技術 的結晶,最大的特徵是盡量減少中間支柱,營造出寬廣的空間感。該紀念館免費參觀,可 以了解高山市近代的發展,相當推薦前來。 高山城跡 高山城跡位於高山市區東南方的城山公園中,由於位於山丘上,要經由登山步道才能前往 深處的本丸等遺跡。高山城築城者為金森長近,原名金森可近,出身於現在的滋賀縣內的 近江國,年輕時前往尾張國,在織田信秀下任職,隨者兒子織田信長的興起,也跟隨信長 征戰各地,因為有功被賜「長」字,改名為長近。 信長因為1582年本能寺之變死後,金森改為跟隨信長部下羽柴秀吉(之後的豐臣秀吉),再 度開啟統一日本之路。1585年富山之役後,羽柴感受到飛驒國姊小路氏的威脅,同年派金 森進攻飛驒國,並攻陷姊小路氏的根據地高堂城(同樣位於現在的高山市內)。隔年金森被 分封飛驒國,成為日後成為高山藩主的基礎。 金森長近被分封後,1590年開始在現在的高山城跡築城,直到1605年完成,並整備城下町 ,對於現在高山市區的發展貢獻甚大。豐臣秀吉死後德川家康興起,1600年的關原之戰金 森加入德川的東軍,隨者德川勝利而使他在飛驒國的統治更為穩固。 1605年金森長近以超過80歲高齡將高山城轉移給養子可重,3年後去世。金森可重曾跟隨 養父征戰各地,包含關原之戰,長近死後繼承飛驒國,持續服事德川家康,包含參加1914 年的大阪之役,不過隔年不明原因去世。上述的高山市博物館,展示許多金森家相關的收 藏,包含畫像、公文書、裝甲、刀具等。 高山藩(飛驒國)歷經金森家共6代107年統治該地,以高山城作為據點,除了發展城下町以 外,東邊山腰上聚集眾多寺院,類似京都的東山,至今仍有許多留存。1692年幕府將高山 藩主移封到現在的山形縣上山市,領地成為幕府直轄,3年後高山城廢城。 過去的高山城有分為本丸、二之丸、三之丸等,其中本丸位於最高處,二之丸與三之丸位 於本丸下方山坡上,而山坡下則是武士住宅。進入城山公園可以看到二之丸的遺跡,現在 是公園綠地,中間有金森長近的雕像。 進入森林後可看到前往本丸跡的登山步道,爬約10幾分鐘就可看到本丸跡的空地,空地旁 有高山城跡的解說牌,解說高山城的沿革,中央有石碑顯示本丸建築的平面圖,除此之外 就沒有甚麼值得注意的地方。高山城或許拆除的太過徹底,幾乎沒有任何實體遺跡存在, 加上缺乏觀光宣傳,所以並未選入「日本一百名城」與「續日本一百名城」之列。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61.58.166.250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Japan_Travel/M.1753504217.A.0B9.html

07/26 13:48, 11小時前 , 1F
完全不知道有這博物館XDD
07/26 13:48, 1F

07/26 23:49, 1小時前 , 2F
挺有趣的,有機會再去看看
07/26 23:49, 2F
文章代碼(AID): #1eX5dP2v (Japan_Travel)
文章代碼(AID): #1eX5dP2v (Japan_Trav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