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記]拉丁狂想曲-瓜地馬拉

看板LatinAmerica (拉丁美洲)作者 (mija)時間9年前 (2016/04/04 15:23), 編輯推噓7(702)
留言9則, 6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圖文版網誌請點選以下連接 https://goo.gl/GQpk7N 因為工作的關係,我在2013年到2014年之間在瓜地馬拉住了一年,而這一年對我的人生改 變很大,以往歐美至上世界觀洗牌重組並見識到第三世界的樣貌,學會西班牙文得到了進 入拉丁文化世界的敲門磚,轟轟烈烈的異國戀也讓我對愛情有了新的認知。這個改變了我 人生這麼多的國家,到底是甚麼樣貌的國家了,就讓我來為大家慢慢介紹。 瓜地馬拉地理位置位於中美洲地峽偏北的位置,北接墨西哥與貝里斯,南面則是與薩爾瓦 多與宏都拉斯接壤,西瀕太平洋,東臨著加勒比海,天氣型態為熱帶氣候,以上的地理與 氣候條件再加上西班牙殖民文化的影響,造就瓜國境內豐富多變的樣貌,我們可以到西邊 Izabal的海灘,坐在椰子樹下喝著自由古巴,享受奔放加勒比海的風情;也能到北邊的 Peten,在熱帶雨林中探索馬雅金字塔與追蹤美洲豹的足跡;或者是到中部的殖民古都 Antigua,在西班牙式建築裡眺望著冒著裊裊白煙的活火山,一邊喝著當地農場的濃醇咖 啡。 農業是瓜地馬拉主要的命脈,從古早的西班牙殖民時期,中南美洲的各個殖民地就被賦予 不同作物的任務,再加上後來美國大財團承接了殖民國家留下的勢力,讓中美洲各國雖然 政治上已經獨立,但在經濟層面上仍然脫離不了先進國家的掌控,而瓜國的農業自殖民時 期以來便是以咖啡與蔗糖等經濟作物為主,雖然造就了瓜地馬拉咖啡王國的美譽,但另一 方面也造成糧食作物生產量不足必須從國外進口的困境。而瓜國的工業也是十分匱乏,只 有少數的輕工業,所以大部分的民生物資都必須從墨西哥等鄰國進口,其他的產業也是類 似的狀況,打開瓜國的電視頻道,可以發現除了新聞之外,其餘的電視節目都是墨西哥製 作的,這樣的情況也造成瓜地馬拉比墨西哥窮但物價卻比較高的奇特景象。 就如同其他拉丁美洲國家一樣,瓜地馬拉也是一個虔誠的天主教國家,每逢如聖誕節與聖 周(復活節)等重大的宗教節日時,都會有大型的遊行或慶祝儀式,而宗教的元素也深入當 地的生活與文化裡,如果遇到幸運的事情他們會說Gracias a dios(謝謝老天爺),或是遇 到棘手的問題時會到聖母瑪利亞的神像前祈求幫助。在瓜國有一部很知名的連續劇叫La rosa de Guadalupe,當主角遇到難關時便會向瑪利亞祈禱,這時家中瑪利亞神像前就會 出現一朵白色的玫瑰,而所遭遇到的問題也會迎刃而解,由此可見宗教對當地人來說是很 重要的精神寄託。 由於地域文化接近的影響,瓜地馬拉的飲食其實跟墨西哥以及美國有些相似,烤肉、炸雞 腿、馬鈴薯配上玉米餅,蔬菜相關的料理則是沙拉為主,而飲食的內容也會因為貧富差距 而有所不同,藍領的勞動階級通常都是以路邊攤賣的幾片玉米餅配上酪梨醬跟鹹紅豆泥果 腹,而富裕的白人階級則會到咖啡廳或是速食店,點個義大利麵或牛排配上沙拉慢慢地享 用。而在台灣大家常常拿來當零嘴的多利多滋玉米脆片(Nacho),在瓜國當地這是與玉米 餅並列的主食,有時候當地同事邀請我們參加他們的派對時,往往會看到桌上擺著一大盤 Nacho,然後旁邊擺著兩三盤鹹紅豆泥、酪梨醬跟一些紅色的沾醬,這樣的組合通常我吃 個幾片肚子就發脹到不行,但對當地人來說是跟米飯一樣普通的營養來源。另外當地的飲 食也融入了許多馬雅原住民文化的元素,如Tamal粽,跟台灣的粽子有些相似但外皮更為 綿密。肉食愛好者來到瓜國也能夠大飽口福,雖然瓜國不以牛肉聞名,但從阿根廷等南美 國家進口許多上等的牛肉,店家在廚房先將牛肉的不同部位做簡單的料理後,接著將牛肉 放在鐵板上組成拼盤端上桌,客人可以利用鐵板的餘熱將牛肉加熱至自己喜愛的熟度,再 配上烤得酥脆的大蒜麵包,真是人間美味阿。 瓜國有壯麗的風景和豐富的人文歷史,但旅客卻往往因為該國的治安問題而卻步,根據 2014年犯罪率與社會穩定度等綜合統計資料,瓜國在全世界的安全排名為110(第一名日本 、第二名台灣),當地治安差到甚麼程度呢,只要拿著iPhone在路上邊走邊滑,約十分鐘 內就會被搶;路上的休旅車隔熱紙都貼得非常厚,為的就是駕駛單獨開車時不會成為搶匪 下手的對象;當我們坐當地朋友的車時,一上車就得立即把門鎖上,因為在停紅綠燈時會 有小賊來開門搶車,但如果對方是拿把槍敲敲你的車窗,為了保命也只能把車子送給他了 ,因為槍枝與暴力氾濫但警察的權力卻十分不彰,大家只能顧武裝警衛自保,從銀行學校 到藥局雜貨店,到處都能看到荷槍實彈的保全在門口守衛。因為大家都有槍,以暴制暴的 結果就是火力與防衛再升級,有錢人出門必須開兩台九人座的休旅車,一台自己乘坐另一 台載保鑣;至於瓜國總統出門,則是會有一支火力強大的特戰隊保護,只要你有任何跟蹤 總統車隊的意圖,衝鋒槍的槍口馬上就會瞄過來。 瓜地馬拉的治安會如此敗壞是有其地域與歷史背景的原因的,因為位於中美洲地狹,是來 自南美哥倫比亞的毒品透過墨西哥運往美國的必經之路,所以毒梟的活動很猖獗,有次因 為某個任務造訪瓜墨邊界的城鎮,傍晚回程時在路上看到一輛輛的卡車,載著貨物準備穿 過邊界運往墨西哥,開車的當地司機和我們說,在十台卡車中可能就有一台是載滿毒品的 ,這是毒梟偷渡毒品的慣用手法,如果剛好被警察臨檢到,他們可能會先下手為強開火把 警察幹掉。在我們造訪該小鎮的幾周之後,發生一起震驚全國的事件,國防部長和幾位高 階軍官在視察邊界的軍力部屬時,乘坐的直升機被火箭炮擊落,機上無人生還,根據警方 調查之後,發現是國防部長的直升機開入了毒梟的大麻田領空範圍,讓毒梟誤以為是緝毒 的偵察機而開炮擊落。由這件事情可以看出毒梟的勢力是多麼的強大,連政府也難逃遭其 毒手。 另一個影響治安很重要的原因是內戰的遺毒,瓜地馬拉政府在1996年與反政府游擊隊簽訂 和平協議,結束了持續三十六年的內戰,當時政府允諾會幫卸甲歸田的游擊隊戰士們安排 工作,但下一任執政者上台之後卻對前朝政府的承諾不認帳,好不容易有正當工作的戰士 們突然間又失業了,這些沒有謀生能力的戰士們就成了社會不穩定的因子,再加上內戰結 束後游擊隊流入民間的軍火武器,對期盼建立穩定社會秩序的瓜國來說,仍然是個待解決 的問題。 瓜地馬拉的人口有40%為馬雅原住民,40%為西班牙征服者與原住民混血的麥斯蒂索人,另 外還有19%的純種歐洲裔白人與不到1%的黑人。相較於其他中美洲國家,瓜國的原住民人 口相當的多,主要是因為當初西班牙殖民者將所有中美洲的原住民,集中到瓜地馬拉的肥 沃平原進行開墾的緣故。而這些原住民的組成相當複雜,就如同台灣的高山族原住民一樣 ,瓜國的原住民族群之中也有不同的語言、文化與信仰,常常一個地區就有四五個講不同 語言的村落,當初西班牙殖民者也是利用語言與文化隔閡這點,才能將這些勇猛的馬雅戰 士各個擊破而征服中美洲。然而到了現在原住民部落仍然保有許多傳統,譬如說瓜國的許 多省分是長老議會制(Indian Authority)與民主議會制雙軌制的,長老議會的代表通常會 拿著一根手杖,長老議會所做的決定與政府議會的決定是具有相同法律效力的。 而許多原住民的信仰也讓他們與現代社會產生許多隔閡,比如說村落的長輩們會抗拒學校 的正規教育,使得學齡的兒童們無法受到完整的教育,根據統計瓜國的原住民平均受教育 時間只有三年,導致識字程度相當的低,他們只能夠看懂報紙的標題但卻無法讀懂內文, 這樣的情狀除了讓原住民族群無法接受新知識之外,也造成政府宣導新政策上很大的阻礙 。另外馬雅原住民也有自己的醫療方法,再加上內戰時代許多人曾經被政府抓去做人體實 驗,使得現代醫學與保健觀念很難在原住民部落推展。 窮困的環境也迫使許多原住民遠走他鄉討生活,比較有經濟能力的便偷渡到美國(可參閱 The Golden Dream此電影描寫幾個瓜國少年在偷渡往美國所路上發生的故事 ),經濟能力 差一點的到首都討生活,但是低落的教育水平與社會上的種族歧視,讓他們只能做一些在 路上玩雜耍叫賣或幫傭等低下工作,在瓜國的有錢人家中都會請幾個原住民傭人(當地人 稱他們muchach@,西語原義是小夥子但也用來稱家裡的傭人),男生當園丁女生做家事, 住在廚房後面或花園裡的傭人房,地位十分的低,讓我有回到封建社會蓄養家奴的感覺。 與其他中南美洲國家一樣,瓜地馬拉有很多人跑到美國討生活,有些靠著依親或讀書的名 義,然而絕大部分是靠著偷渡的方式從邊界進入美國,進入了美國之後除非犯了重罪不然 政府不會主動遣返,對非法打工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這些移民就這樣在美國靠著打黑 工過生活,不但能養活自己還能給予家鄉的親人經濟上的支持,根據2012統計居住在美國 的瓜地馬拉僑民約有164萬人,每年從美國匯回國內約40億美金,佔了國內生產毛額的12% ,這樣的情況在拉美各國很常見,在路上隨便抓個人問,幾乎每個人都會說他有哪個阿姨 舅舅住在洛杉磯或邁阿密。 瓜國人民繼承了拉丁民族開朗的個性,雖然經濟貧困治安不佳,但瓜地馬拉仍然名列世界 最快樂國家前十名,只要騷莎的舞曲放下去,手上一罐啤酒隨著音樂搖擺,所有的煩惱都 在霎那間煙消雲散。無論是工作或休息的時候,大家都用很快樂的態度面對,活在當下而 不會糾結於隔天或是之後的煩惱之中。跟拉丁人相處在一起很容易被他們發自內心的快樂 感染,他們總是會用最樂觀的角度看事情,給我大大的擁抱叫我別擔心,他們無論是對老 朋友或是剛認識的朋友都很熱情大方,參加嘉年華的時候,拉丁朋友常常去攤位買個東西 ,就帶了一大串新朋友回來,總是會有人從包包拿出幾瓶紅酒跟龍舌蘭跟大家分享,喝的 酒酣耳熱時就開始討論等會要去哪個舞廳跳舞,一呼百應之下大家浩浩蕩蕩的出發,但在 路途上有人迷路、有人被其他朋友抓走、酒力不支落跑回家,往往抵達目的地時只剩不到 一半的人,不過大家對這種情況也習以為常了,就算只有兩三個人還是可以很投入的享受 party。 在隨性浪漫性格的背後也有一些缺點,比如說不守信用跟工作效率低落,我在瓜國工作的 時候,在辦公室有很多開口練習西語的機會,因為同事們都很喜歡聊天,隨便一本商場的 型錄就能讓她們放下工作,有一次我對某位女同事的香水味很好奇,她便拿出香水瓶給我 看,沒想到一拿出來辦公室裡全部的女同事都圍過來,四五個人一人噴一下七嘴八舌地討 論起來,隔壁間辦公室的同事們聽到騷動也跑過來湊一腳,就這樣品頭論足的耗了半個小 時大家才回到自己位置上。在瓜國遲到一兩個小時或爽約是很正常的事,有一次我的墨西 哥女友來訪,我在家辦了一個PARTY,邀請當地幾個要好的朋友一起同歡,大概約了十個 人,為求慎重我兩周前就發出邀請,並且每隔兩天就會再跟他們確認一次,大家給我的答 覆都是沒問題,當天我跟女友從下午就開始準備十人份的食物跟飲料,到了約定的晚上六 點只來了一個人,我開始瘋狂打電話給受邀的人,這時一堆藉口出籠了,有人身體不舒服 ,有人隔天有要事,還有人裝傻問說今天有甚麼活動嗎…..最後只能死拖活拉的拜託樓下 落枕的鄰居跟他女兒來參加,好不容易才湊成五個人的趴踢。 音樂跟跳舞在瓜國人民的生活是很重要的一部份,學校的課程中也會教授如騷莎或把恰達 等社交舞,所以幾乎每個人都會跳舞。當我第一次參加瓜國的音樂嘉年華會時,台上的樂 團邊唱邊跳,台下的觀眾也跟著翩翩起舞,不是那種扭動身軀的亂舞,而是男女成對的雙 人舞,還會隨著曲風變換舞步,台上的歌舞表演持續了兩個小時,台下的觀眾也不停歇地 跳了兩個小時的舞。有一次受邀參加同事潔西卡爸爸的生日派對,潔西卡的爸爸是個軍人 且已經五十歲了,我想像應該是會個比較靜態的派對,但沒想到大家吃飽飯喝足酒之後, 竟然開始跳舞了,原本的派對主持人搖身一變成了DJ放起了音樂,潔西卡的奶奶爸爸媽媽 一家子肩搭著肩玩起搭火車,之後又跳起了雙人舞,潔西卡的爸爸跟媽媽跳完一支舞後, 又跟奶奶跳了一支慢舞,其他的家族成員也加入雙人舞的行列,沉浸在音樂的氛圍裡,與 最親愛家人透過舞蹈的感情交流,那個畫面真是溫馨感人。 來到這個拉丁文化的熱情國度,認識異國文化並與價值觀天差地遠的人們相處,讓我很多 覺得理所當然的觀念受到很大的挑戰,而他們對生活的態度與自我價值的捍衛,也讓我重 新思考人生的意義與自我的定位,而透過音樂與舞蹈享受生活,並努力把快樂帶給別人的 觀念,也為我的生活注入了許多正面的能量,最重要的是我的思想變得更開放,更願意嘗 試新的事物,而且能用更多元的角度去看待所遇到的人事物。在這趟精彩刺激的旅程裡, 雖然沒辦法把眼前所有的寶物都放進行囊裡,但我確實是帶著滿滿的收穫回家的。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3.197.143.213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LatinAmerica/M.1459754581.A.9D6.html

04/04 21:09, , 1F
推! 很認真的分享文
04/04 21:09, 1F

04/05 08:45, , 2F
推,彷彿回到了瓜瓜國XD
04/05 08:45, 2F

04/05 08:46, , 3F
燒魔鬼節要燒魔鬼,掃墓要放超巨大風箏
04/05 08:46, 3F

04/05 08:49, , 4F
火力升級是一定要的,休旅車有配長槍的司機還是被槍,乖
04/05 08:49, 4F

04/05 08:49, , 5F
乖下車,因為路口等紅燈時,對方是6個人拿長槍散彈槍
04/05 08:49, 5F

04/08 14:55, , 6F
謝謝分享
04/08 14:55, 6F

04/10 12:12, , 7F
推推
04/10 12:12, 7F

04/15 22:58, , 8F
去拉美住過 回台灣都覺得生活幹嘛過得那麼辛苦跟壓抑
04/15 22:58, 8F

04/23 02:36, , 9F
謝謝分享
04/23 02:36, 9F
文章代碼(AID): #1N0XPLdM (LatinAmerica)
文章代碼(AID): #1N0XPLdM (LatinAmeri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