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 台灣僑生政策之爭議
對很多海外華人,尤其是東南亞華人及回歸前的港澳人士而言,台灣的「僑教」政策是一
大德政,因為讓很多華裔子弟有讀大學的機會(成為「僑生」),數十年來也替台灣培養
了數以萬計的「友台」人士。然而,不管對台灣或海外華人社會而言,此政策的名稱都有
予人時空錯置之感,最近一位馬來西亞籍學生在台灣的遭遇,再次突顯了此政策的值得商
榷之處。
一位馬來西亞籍華裔學生原本是以「僑生」身份赴台灣某國立大學讀書,後因志向不
合,故又以「外籍生」身份換到另一個國立大學的另一個科系就讀。不料當台灣有關當局
發現後,勒令其不得註冊,因為他是「僑生」,以致終生都是僑生。此事遂引起一些風波
。
台灣的僑教政策,要從自光緒三十二年( 公元一九○六年)創辦第一所專門招收海
外華僑學生的暨南學堂說起。中華民國政府遷台後,於一九五一年施行「華僑學生申請保
送來台升學辦法」,於六九年訂頒「僑 生回國就學及輔導辦法」。當局對僑教政策之重
視,除了感念「華僑是革命之母」之外,很重要的一點是,國共戰爭期間,美國全力支持
台灣這個「反共堡壘」,其中一項就是「美援」,當時為鼓勵台政府吸收僑生,提出每收
一名僑生可收台幣兩萬元補助之措施。於是,僑生成為「會生金蛋的雞」。
時過境遷,八十年代末起,台灣民主化之後,部份反國民黨政治人物,就拿僑生作鬥
爭工具,他們批評政府「優惠」僑生,包括陳水扁,當年就是最猛烈抨擊僑生的政客之一
。他們指僑生是因為在分數乃至學雜費等都有優惠或補助的情況下,才得以進入台灣的大
學,「搶」了台灣人的學位。
其實,這是誇張的說法。沒錯,部份的政策是對僑生有學雜費的補貼,以及部份僑生
考大學聯考時有加分,或者採取台灣人認為比他們較容易進入大學的方式(例如根據當地
的會考成績,但台灣人認為其水準比台灣來得低)。但自從沒有了美援後,僑生的名額其
實已大幅度減少,根本對台灣本地人學位沒有大的影響。以近二十年而言,每年全台灣大
專也只不過收四千名左右僑生,佔全體大專生名額的比例根本是微不足道。這些政客只著
眼於短視的政治利益,而忽略了僑生日後對台灣的好處。
其實,僑生政策對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國家的華裔學生來說,更引起談論的是「僑生
」這兩字。在台灣大專僑生中,馬來西亞與港澳生向來是最多的,兩地合計大概佔了七成
以上。妙就妙在在馬來西亞,華人都是有馬國籍的,根本就不是華僑,而只是華人,也根
本沒有中華民國國籍。但根據中華民國的相關規定,凡具華人血統者都具中華民國國籍,
所以他們到台灣留學是回到「祖國」,而馬來西亞只是他們的「僑居地」(當然,對一些
華人在當地沒有國籍的地方或者回歸前的港澳人士而言,中華民國或廣泛的中國是他們的
祖國,是可以接受的)。這樣的規定令到一些馬來西亞籍學生心裡有些不舒服,因為在馬
國土生土長的他們,壓根兒沒想過自己是中華民國國民或僑民(而且在馬國華人如果自認
為是「華僑」,在那種族複雜的政治環境下,乃是極度敏感的事),所以自八十年代起,
就有一些留台馬國人希望「正名」。
不過,需要一提的是,所有具華人血統者都是中華民國國民或僑民,只是名義上或形
式上的說法,若要在行政上或實質上取得中華民國國籍,還是得做一些事,例如男性需服
兵役。這裡頭來自不同國家或地區者又有一些區別,例如來自馬來西亞或新加坡者,由於
已有馬/新國籍,為了避免敏感(因大部份國家不允雙重國籍),台灣當局只給予這些地
方僑生「外僑居留證」,而不是「中華民國國民身分證」。來自緬、越、柬、寮等國,以
及回歸前港澳的僑生,鑑於他們沒有外國籍,所以一律會給予「中華民國國民身分證」,
可申請中華民國護照。
「假僑生」這名詞就是當年反僑生的台灣政客所創造的名詞,他們認為因為大部份僑
生都是在外國土生土長,也跟台灣沒關係,因此是「假僑生」。而他們心中的「僑」,當
然是指「台僑」,而不是「華僑」。但是,弔詭的是,根據台灣的僑教政策,那些真正的
「僑」(例如台灣出生後從小移居外國的小孩)卻不認為是僑,而認為他們是本國民,如
果他們以僑生身份回台求學,當時是被稱為「假僑生」的。真假之矛盾,竟如此難辨。
不過,不管發生怎樣的爭議,鑑於升學管道的不夠暢通(雖然近年已大大改善),留
學台灣在馬來西亞華裔社會,一直都是最重要的出路之一,留台生也是馬國華人社會一中
流砥柱。所以,就算有諸如僑生名稱不合時宜等的矛盾,馬國華人還是樂於送孩子到台灣
讀書的,主要原因在於台灣學習是以中文為主,水準也不低,且經濟負擔較輕。因此,絕
大部份馬籍學生,都很「務實」的只當「僑生」是一代號,不會為其表相的名稱所困惑,
可以看得很開。
其實,台灣近年來也推動吸收「外籍生」政策,但那些外籍生主要是非華人,且大部
份是以學中文的短期學生為主(撇除學中文者,外籍生人數只有兩千多名),對於真正推
動台灣的國際化,作用並不大。因此,台灣如能將海外華裔學生(即有外國籍者)也納入
外籍生範圍,或者將「僑生」改稱「華裔生」,或可這解決這不合時宜、名不副實的尷尬
問題。
最後,作為一名曾受台灣中華民國政府教育恩惠的老「僑生」,真心希望台灣嘉惠海
外華人子弟的政策能永遠實施下去,因為這的確是一項雙贏的政策。
蕭雅
2007/12/6
http://bigdogkee.blogspot.com/2007/12/blog-post_04.html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2.251.205
※ sitifan:轉錄至看板 Education 06/05 12:40
Malaysia 近期熱門文章
PTT美食旅遊區 即時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