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轉錄] 海外志工的動機與收穫-科地雷拉(Cordir …

看板Philippines (菲律賓)作者 (瑪爽爽)時間15年前 (2010/05/29 19:23),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多元文化服務社」 http://savagetribe.blogspot.com/2010/05/blog-post_9404.html [ 今年冬天。邀您來當聖誕老公公 ] http://www.wretch.cc/blog/playplay365/13265609 轉錄自 國家圖書館 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 大學生參與國際性志願服務經驗探討-以輔大2007年菲律賓海外服務方案為例 ==================================================================== [ 摘要 ] 本研究以2007年輔仁大學菲律賓海外服務方案為研究對象,探討大學生參與國際性志願服 務動機、經驗、服務後的感想與收穫、挫折經驗與應對方式,以及建議等。 本研究採質性深度訪談法進行研究,以參與該方案的七位大學生志工為訪談對象。根據資 料分析之發現,歸納結論如下: 一、受訪大學生參與國際性志願服務的動機是混合利他主義-利己主義,具多重、且多元 性。其中受訪者參與動機最具共通性是『沒出過國,機會難得』,以『服務』的「利他動 機」外,還混合其他的『增廣見聞,了解不同文化』、『社會關係動機』,以及『個人成 長動機』等「利己動機」。 二、受訪大學生參與海外服務經驗,在同樣情境下因個人特質、對事物刺激的反應或感受 而有不同,所詮釋印象深刻經驗與具挑戰性經驗也有很大的不同和獨特性。其中印象深刻 經驗『貧富差距大』及具挑戰性經驗『教華語』占多數。 三、受訪者服務後的感想與收穫,訓練課程的『語言訓練-英文』多數表示有幫助,而服 務後的收穫與影響以『要惜福』占最多數,其次是『開闊視野』與『英文能力進步了』。 四、受訪者挫折經驗與應對方式,因性別、就讀的科系與個性的差異面對類似的困難與挫 折的應對機制而有不同。其中「教學上語言溝通」的挫折占多數,應對機制有:1)教別的 ,他們都會的;2)看別人都是怎麼做,然後再看如何要改變、或是模仿;3)想盡辦法用自 己所會的,如果不行的時候向同伴求助,再不行的時候向老師求助;4)會跟其他的人討論 ,獲得建議。 五、受訪者建議:1)對社團的建議而言,多數建議『作好聯繫和規劃』、『少定點,時間 拉長』,其次是『住在那裡,深度體驗,落實協助』;2)對未來參與的大學生志工的建議 而言,多數建議『參與的心態要正確』,其次有『語言-英文能力要準備好』、『要有服 務熱忱和意願』、『身體狀況要好』,以及『體驗的心情』。 最後,根據文獻探討、研究發現與結論,就1)大學生海外志願服務教育訓練;2)大學生海 外志願服務者應有的條件與態度,以及3)後續研究三方面提出建議,以供日後大學社會服 務性團體推行大學生海外志願服務活動之參考。 台灣非營利組織在東南亞之發展-以財團法人中華民國佛教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為例 =========================================================================== [ 摘要 ] 本研究旨在探討慈濟基金會於東南亞地區,特別是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尼、菲律賓、泰 國與越南等六國的發展經驗,從組織經營管理策略、服務類型與規模、組織運作方式、資 源整合與社會動員途徑等面向,勾勒與剖析其於不同國家間,包括基地、開展與紮根等三 種發展模式。 研究發現: 1. 慈濟海外分會的運作策略與方式,深受本會發展傳統的影響。 2. 慈濟在東南亞地區的發展,首先利用馬來西亞與新加坡華人社會的先天優勢,逐一落 實「一步八腳印」的理念與作為,建立成足以向其他國家拓展影響力與便於及時從事奧援 的穩固基地。 3. 慈濟在印尼與菲律賓的慈善事業開展模式觀察,儘管內容有別但是其基本策略包括以 濟貧為起點,以醫療為主軸,藉「五管齊下」的賑災模式,拓展與政府及主要教團(回教 、天主教)的關係,並善用「濟貧教富」途徑,吸引在地台商與華商的積極參與。至於在 社會動員方式上,能夠循活潑多元方式吸引年輕人的參與更是其開展模式的特色所在。 4. 慈濟在泰國與越南的發展經驗上,其模式顯然側重於深耕與紮根一端。儘管慈濟在泰 國與越南的發展導因於不同機緣,但卻能因地制宜,選擇適當發展策略,在泰國從「泰北 三年扶困計畫」的起點上,局部落實四大志業,同時藉開辦學校、建村造路、賑災、義診 等途徑整合社會與政府資源,並廣泛獲得泰國政府與社會的肯定與支持,逐漸奠定厚實的 發展根基;至於在越南則為因應社會國家的特殊屬性,即使曾因誤觸禁令,遭致當局誤解 ,卻能化明為暗,繼續從事較基礎性的慈善志業,一旦獲當局首肯,即能持續進行大規模 義診活動,終而引發更大的迴響與鼓舞,累積更可觀的社會資本,裨益未來在慈善與醫療 之外其他志業的推展。此外,慈濟基金會深悉泰越兩國社會因貧病互為因果的癥結,除了 賑災之外,義診與發放並舉,雖然無法根本解決貧病問題,卻足以對政府與社會產生廣泛 影響,也喚起更多有志之士的共襄盛舉。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2.126.113.212 ※ 編輯: makiyolo 來自: 122.126.113.212 (05/29 19:31) ※ 編輯: makiyolo 來自: 122.126.113.212 (05/29 19:35)
文章代碼(AID): #1C0FbDZm (Philippines)
文章代碼(AID): #1C0FbDZm (Philippin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