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記] 2024 東京賞楓漫遊記(東京都西區)

看板Japan_Travel (日本旅遊)作者 (庸人自擾)時間4小時前 (2025/09/21 13:33), 3小時前編輯推噓1(100)
留言1則, 1人參與, 4小時前最新討論串1/1
造訪日期: 2024/12 在介紹完東京都北區的賞楓路線後,下一區的重點便是東京都西區。 一般來說,楓葉染紅的時節會因日照與地形的差異而有所不同: 越靠西邊,楓紅通常越早開始。 因此,如果時間寬裕,建議從西區出發安排賞楓行程, 這樣能更提高遇上最佳賞楓時期的機會,也不致於錯過最燦爛的色彩。 另一方面,東京都範圍遼闊,但好在 JR 網絡幾乎覆蓋整個都內,交通十分便利。 以東京都的最遠賞楓點高尾山為例, 從東京車站搭乘 JR 中央線快速列車至高尾站約需一小時左右, 若再搭配京王或其他交通工具,也不至於花太多通勤時間。 這使得我們可以將附近景點安排在同一天走訪,大幅節省往返的時間與交通費用, 也讓賞楓行程更加高效舒適。 我將依照行程順序,介紹西區八處值得一訪的賞楓景點: 井之頭恩賜公園、神代植物公園、大田黑公園、府中之森公園、昭和紀念公園、 殿谷戶庭園、高尾山,以及京王百草園。 這些景點分佈廣泛,既有市中心的公園與庭園,也有郊外的壯麗山景, 構成了東京西區秋日紅葉最動人的篇章。 井之頭恩賜公園 一早我搭乘 JR 抵達吉祥寺站,走出站便是井之頭恩賜公園。 這座公園在 1917 年正式開園,名字取自園內的「井之頭池」傳說由德川家康命名。 公園範圍狹長,除了池畔步道、草坪、櫻花林與神社外,還有動物園與美術館, 是結合自然與文化的綜合性公園。 井之頭池位於公園中央,是整座公園的靈魂。池水寬闊,四周環繞著櫻花與楓樹, 春可賞櫻、秋可觀楓。池面常映照著樹影與天空的顏色,若是清晨或黃昏前來, 更能感受一份靜謐的氛圍。池邊還設有步道,可以環繞一圈慢行,欣賞不同角度的景色。 由於這裡是全天候、免費開放,我便在早上八點抵達,打算花一個小時賞楓, 隨後搭巴士前往神代植物公園。原本井之頭恩賜公園並非我的重點行程, 但當天楓葉映襯池水,景致出乎意料地迷人。沿著池畔走一圈,步道舒適而悠閒, 不知不覺就超過了原定時間。即便如此,我仍覺得這裡值得多停留片刻。 個人推薦指數:★★★★☆ https://imgur.com/OkFgscl.jpg
https://imgur.com/gBvDbls.jpg
https://imgur.com/jmRSOUl.jpg
神代植物公園 神代植物公園位於東京都調布市,前身是江戶時代將軍家狩獵場的一部分。 戰後這片土地被改為苗圃,並在 1961 年正式開園成為東京都唯一的「都立植物園」。 佔地約 48 公頃(50 萬平方公尺),園內栽種了多達 約 4,800 種、10 萬株植物, 是東京重要的植物保護與展示場所。 園區裡最有名的景點之一是玫瑰園,規模在日本屈指可數,但到了秋天, 大片高大的楓樹與銀杏同樣令人驚豔。園內林木蒼鬱,步道蜿蜒, 既能觀賞到精心栽培的植物區塊,也能在自然式的林蔭下感受四季變化。 交通上,由於神代植物公園距離主要 JR 車站(如吉祥寺、三鷹、調布)都有一段距離, 必須轉乘巴士才能抵達,對於像我這樣完全依賴大眾交通的自由行旅人而言, 算是比較「遠」的賞楓點。這次我是從井之頭恩賜公園離開後, 回到吉祥寺車站轉搭巴士直達園區。 門票部分,大人票價 500 日圓,以園區的廣大面積與豐富的植栽資源來說, 性價比很高。秋季造訪時,園內許多樹木已染上金紅色彩, 特別是高大的落羽松林與成片的楓紅,規模壯觀。 由於地點稍偏,園內遊客並不算多,非常適合喜歡安靜氛圍的旅人慢慢散步、 專注拍照。可以說,神代植物公園不僅是一處植物學與園藝愛好者的天堂, 也是東京近郊難得的賞楓靜謐之地。 個人推薦指數:★★★★★ https://imgur.com/z4NxwEj.jpg
https://imgur.com/gRn3sx1.jpg
https://imgur.com/k4RbYLB.jpg
大田黒公園 離開神代植物公園後,剛好是中午時分,我在附近找了一間人氣很旺的蕎麥麵店用餐。 或許是因為事前抱持太高期待,實際上口味只是普通,但等候與用餐卻花去了不少時間。 必須提醒一下,十二月的東京日照時間相當短,通常下午五點左右天色就暗下來, 因此我每天的行程只會安排三到四個景點。 用完餐後,我搭乘巴士回到三鷹,再轉乘 JR 到 荻窪站。 從車站出來步行約 10 分鐘便可抵達大田黒公園。 大田黒公園位於杉並區,是一座免費開放的日式庭園。 原為音樂評論家大田黒元雄的私邸庭園,由家屬捐贈後整修, 並於 1981 年正式對外開放。園內有池泉回遊式庭園、茶室以及石燈籠等傳統日式元素, 秋季時最受矚目的就是筆直的銀杏並木,金黃樹影在午後陽光下格外壯觀。 或許因為免費開放,加上交通方便,當日下午園內人潮相當多。 園區本身不算大,和先前造訪過的神代植物公園相比, 賞楓的空間感與沉浸感略顯不足。不過若單純路過荻窪, 還是可以抽空來感受一下這裡的秋景。 個人推薦指數:★★★☆☆ https://imgur.com/Z50ywcS.jpg
https://imgur.com/PReOrra.jpg
府中之森公園 府中之森公園位於東京都府中市,原本是美軍在府中的基地後來整備為都立公園, 並於 1991 年正式開園。公園佔地廣闊,內有草坪廣場、運動設施、 噴水池以及日式庭園,是當地居民休憩的重要空間。 雖然並非東京知名的賞楓勝地,但秋天時仍能在園內的日式庭園及 湖畔見到紅葉與黃葉相互輝映。 這次造訪府中之森公園,主要是因為前往昭和紀念公園前的路程上順道一訪。 雖然公園範圍很大,但真正適合賞楓拍照的區域卻只佔其中一小部分, 再加上從最近的京王線東府中站 步行也需要十多分鐘,交通便利性稍嫌不足。 整體來說,這裡的環境舒適清幽,適合當地居民慢遊, 但若以觀光行程為主,賞楓亮點與特色相對有限。 個人推薦指數:★★☆☆☆ https://imgur.com/KPAFgp9.jpg
https://imgur.com/yi5PQGV.jpg
昭和紀念公園 離開府中之森公園後,我搭乘 JR 前往立川站, 準備造訪此次賞楓之旅中面積最廣、也最遠的公園,昭和紀念公園。 這座公園於 1983 年開園,以紀念昭和天皇在位 50 周年, 位於立川市與昭島市之間,總面積約達 165 公頃,是東京都內最大的綠地之一。 從立川站出發,沿著園區指標步行即可抵達入口。打開園區介紹地圖後赫然發現, 園內設有一片精雅的日本庭園區,我預留了充裕時間,慢慢邁向那裡的方向。 昭和公園範圍內包含多種分區:有風景開闊的「廣場區」、適合親子遊玩的兒童森林、 還有四季花卉盛開的「Flower Hill」、以及紀念昭和天皇的「昭和館」。 其中最能呈現秋天魅力的,便是這處坐落於森林區的「日本庭園」。 這座日本庭園採用傳統「池泉回遊式」造景風格,庭中設有茶屋、石橋、滝流 以及盆栽展示與傳統建築元素,如露地、飛石、野面積石組與竹籬等。 站在池畔,環顧紅葉倒映水面,在極佳的藍天襯托下,所有色彩都變得更加鮮明動人。 我就在這迷人的日本庭園裡靜坐欣賞,時間在毫無察覺中流逝。兩小時後,正值中午, 原本想離園尋找午餐,卻意外發現園內就有餐廳,於是我買了拉麵和章魚燒套餐, 一邊享受熱騰騰的午餐,一邊感謝這段完美的楓紅時光。 個人推薦指數:★★★★★ https://imgur.com/w4TpSzc.jpg
https://imgur.com/Fv3Y2yh.jpg
https://imgur.com/YkG6Rob.jpg
https://imgur.com/xVQXU8X.jpg
殿谷戶庭園 殿谷戶庭園位於 JR 國分寺站附近,距離昭和紀念公園不遠。 下午順路回東京市區時,我特地造訪了這裡。 沒想到這座面積並不大的庭園,卻深得我心。 殿谷戶庭園的前身是三菱財閥的岩崎彥彌太氏買下的別墅庭園, 後來輾轉成為國有財產,1980 年開園對外,成為東京都立庭園。 庭園雖小,卻因地形高低錯落而設計出層次豐富的景觀,有池塘與步道, 展現典型的日本庭園特色。其中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庭園內那片小山坡, 坡上種滿了楓樹。當我沿著山道緩步而上,抬頭望見層層交織的紅楓, 彷彿整個世界都被溫暖的色彩籠罩。那瞬間的美景,至今仍讓我回味無窮。 更巧的是,在這裡賞楓時,我遇到了一位日本婆婆。她因為手機故障無法拍照, 請我幫忙。我試著重開機,手機果然恢復正常,最後幫她拍下一張與楓紅的合影。 臨別時,婆婆感激地送了我一塊糖。這段小插曲,讓這趟賞楓之旅添上了特別的回憶, 也讓殿谷戶庭園成為我心中極具溫度的一站。 個人推薦指數:★★★★★ https://imgur.com/ETD1HEc.jpg
https://imgur.com/EEPyYCt.jpg
高尾山 從東京車站坐JR中央線至高尾站後,再轉到京王高尾山口站, 總共約一個半小時的車程,就能抵達高尾山的入口。 為了避開人潮,我選在平日造訪,清晨人不多,更能沈浸在自然裡。 出站後,只需步行一小段即可搭乘纜車或吊椅前往登山路入口, 這兩種交通方式都能將人帶往中腹,然後再步行上山。 高尾山海拔 599 公尺,雖不高,但交通方便、自然豐富, 是東京人最熱門的登山與賞楓去處之一。 我選擇了遊客較少的第四號吊橋路線。這條路線穿過森林,經過一座吊橋, 沿途被樹海包圍,是親近自然、兼具趣味性的選擇。經過約 40 分鐘的健行, 終於抵達山頂,覓得展望台一處絕佳觀景點,能遠眺壯麗富士山, 對喜愛富士山的我來說是完美的行程終點。 在山頂,我休息約半小時,喝著自備的咖啡、暖身恢復,欣賞眼前讓人心曠神怡的景致。 下山我選擇走最多人走的第一號表參道路線,這條路是最受歡迎、最方便的登山道, 沿途經過藥王院,以及有名的猴子公園與觀景平台等景點。 雖然原以為這趟山行會辛苦,但實際上高尾山卻非常親民舒適, 適合喜歡登山但不求艱苦挑戰的人。秋意正濃時,滿山楓紅, 我的高尾山健行順利完成。 個人推薦指數:★★★★★ https://imgur.com/BsCPXic.jpg
https://imgur.com/aHdIgWh.jpg
https://imgur.com/ajWSqYy.jpg
https://imgur.com/S71qlZj.jpg
https://imgur.com/6uKUGw1.jpg
京王百草園 離開高尾山後,我仍意猶未盡,便繼續搭車前往JR百草園站,準備參觀京王百草園。 京王百草園位於一座小山丘上,等於我又要再爬一段山路。 為了儲備體力,我先在車站附近的拉麵店飽餐一頓,再慢悠悠地爬坡而上。 不得不說,京王百草園隱身於多摩丘陵的一隅,自然景觀保留完整,園內花木繁多, 是攝影愛好者喜愛的取景地。或許因為這裡相對冷門,訪客寥寥無幾, 與剛剛在高尾山人聲鼎沸的景象形成強烈對比。 走在石階小徑上,兩旁的楓樹如火焰般點亮整個山丘,微風拂過,片片紅葉灑落, 讓人忍不住放慢腳步。 個人推薦指數:★★★☆☆ https://imgur.com/Byuj7LO.jpg
https://imgur.com/HRBaRM1.jpg
至此,我的東京都西區八個賞楓景點之旅已接近尾聲。 相比市中心的庭園,這裡的園區普遍面積更大,地勢也更富起伏感, 漫步其中更像是一場沉浸式的自然之旅。雖然交通時間相對較長,但這份遠離喧囂、 親近自然的氛圍,卻是市中心難以體會的。 若行程允許,我誠心建議花上半天甚至一整天,靜靜在這些公園或山林中走一趟, 收穫會遠比預期更豐富。結束西區篇,也意味著我此行的賞楓之旅已逐步走向尾聲。 接下來的行程將回到東京都心,從「中南區」的庭園與公園展開, 轉換另一個步調在熟悉的都市景觀中尋找秋色。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59.115.138.212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Japan_Travel/M.1758432818.A.416.html

09/21 13:49, 4小時前 , 1F
請註明造訪年月謝謝
09/21 13:49, 1F
※ 編輯: prospect (101.12.86.14 臺灣), 09/21/2025 14:06:13
文章代碼(AID): #1epuuoGM (Japan_Travel)
文章代碼(AID): #1epuuoGM (Japan_Trav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