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 9/27 電影《我們的青春,在台灣》免費入場

看板SanFrancisco (舊金山灣區)作者 (將)時間6年前 (2019/09/23 12:16), 6年前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 日期 ] 9/27/2019 星期五7:00PM 放映 (6:30PM 入場) [ 地點 ] UC Berkeley, Dwinelle Hall [ 地址 ] 142 Dwinelle Hall, Berkeley, CA 94720 https://goo.gl/maps/yqgQjXN6q3vjThiW7 [ Q&A ] 導演 傅榆 [ 主辦 ] FAPA NorCal 台灣人公共事務會 北加分會 導演將來到現場座談,電影免費入場! 這部片去年得到金馬獎最佳紀錄片。 導演發表感言表示,『希望台灣有一天可以被當成一個獨立國家看待』 隨後眾多中國影人退席表示不滿,今年中國影人甚至被禁止參加金馬獎。 <<影片簡介>> 《我們的青春,在台灣》從台灣觀點、政治角度切入,近距離觀看大時代下的年輕人,在 實踐民主時真實的處境,進而思考,自身與民主之間的關係。告別青春、走向成熟的故事 ,總是發生在世界各地的年輕生命裡。本片主角們的青春夢想,是藉由反抗體制,追求一 個更好的國家,卻在動盪的兩岸關係裡,變成歷史的一部份。本片紀錄一個反共的台灣學 運明星、一個喜愛台灣的中國學生、一個政治狂熱的台灣紀錄片工作者,他們之間理應充 滿矛盾,卻在社會運動裡找到合作的可能性。在一場台灣24年來最大型的社會運動之後, 他們從接近成功的巔峰,逐漸墜入失望的谷底,曾經堅持的理想,還有可能延續嗎? <<導演的話>> 我是一個台灣人。身為這個小地方的人民,我和許多台灣人一樣,都希望自己的國家,能 被更多人看到。然而,因為這種被大國威脅的焦慮,讓台灣人似乎對中國人有著超出我接 受範圍的仇視。一直以來,我最有興趣探索的紀錄題材,就是兩種理應敵對的人,是否有 可能存在最大公約數,嘗試理解對方,進而產生合作的可能? 透過這個拍攝計畫,我很幸運的有機會更深度認識蔡博藝和陳為廷,也透過他們兩個對彼 此國家與對民主的探索過程,發現兩岸人民之間相互理解的可能性,與無論如何難以合作 的政治現實。但更重要的是,發現他們不只是「中國人」、「台灣人」、「陸生」或「學 運領袖」,而是活生生的,有自由意志的,卻也同時十分脆弱的「人」。期許這部片,能 讓觀眾更願意從這樣的角度,去理解那些看起來跟我們不一樣,甚至是來自敵對勢力的人 們。 臉書活動頁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2107969306166314/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08.65.0.12 (美國)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anFrancisco/M.1569212178.A.85E.html ※ 編輯: f5223 (108.65.0.12 美國), 09/23/2019 12:22:13
文章代碼(AID): #1TY4SIXU (SanFrancisco)
文章代碼(AID): #1TY4SIXU (SanFrancis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