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越洋之味專題2:越南種子 台灣落地生根

看板Vietnam (越南)作者 (宥)時間14年前 (2011/02/02 14:14),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越洋之味專題2:越南種子 台灣落地生根 http://www.lihpao.com/?action-viewnews-itemid-103511 【記者李宜霖台北報導】丁碧顯1970年代出生,家鄉在越南大勒山區,以前幫忙父母種植 咖啡,嫁到台灣快11年,種菜維生。丁碧顯種的是家鄉的蔬菜種子,越南菜也在台灣落地 生根。 丁碧顯的故鄉是在河內,大勒是新開墾地,距離河內約2天1夜車程。過去河內因為人多地 少,政府徵詢人民到新的土地開墾,提供補助、房子、可耕作土地。丁碧顯的家人在她1 歲時,為了討生活,選擇遷移到大勒開墾,政府先用挖土機整地,人民慢慢遷移,剛開始 人不多,因為怕到陌生環境,後來才有大量人口移入。搬到大勒後,丁碧顯的父母有時想 念河內,也會驅車回去。 在越南大勒整年充滿涼意,主要種植咖啡,丁碧顯幫忙種咖啡、施肥、除草,有時也會幫 忙別人種咖啡,賺取更多收入,非常辛苦。在等待咖啡成熟時,會種一些桑樹養蠶摘桑葚 ,種玉米、地瓜、茶等。咖啡跟養蠶做成的布料大量外銷。 丁碧顯的台灣丈夫起初是跟著仲介到越南,兩人看對眼後,丁碧顯在1999年嫁到台灣。丁 碧顯剛來時不太會講中文,跟公婆住在新店山上,幫忙種菜,婆婆拿到山下販賣;後來婆 婆年紀大了,丁碧顯也漸漸學會中文,換她出外賣菜維生,丈夫則是做工討生活。 在台灣開心種越南菜 丁碧顯種植各種蔬菜,包括絲瓜、豆子、地瓜葉、高麗菜,也有越南香菜、薄荷,非常新 鮮可以生吃;還有越南小黃瓜、冬瓜等,越南小黃瓜比台灣大、短,口感甚佳,很多台灣 人跟她買菜;越南冬瓜短小,但非常細嫩、好吃。這些越南菜的種子都是來自家鄉,因為 台灣冬天太冷,比較適合夏天種植,不像越南整年可種,但在台灣種出來的口味跟越南在 地差不多。 從小丁碧顯就種菜,在台灣做同樣的工作,雖然辛苦,但種菜可以想到家鄉。她也會賣菜 給越南餐廳,有時煮越南菜給公婆吃,她很開心。可是未來還有隱憂,丁碧顯在新店賣菜 的小巷要被拆掉,她煩惱著尋覓新的地點。 丁碧顯生了兩個孩子,一男一女,就讀小學,夫家待她很好,親戚們都很關心她,她沒想 到會來到這麼遠的台灣,幸好遇到的家庭充滿感情,讓她很安心;她用越南文寫日記,記 錄家庭溫情。但丁碧顯也說,嫁過來前對台灣一無所知,每個人的境遇不同,有些越南姊 妹生活很困苦,她也很無奈,姊妹們勞苦無法訴說、權利無法伸張。 丁碧顯來台很想看越南文字,但剛來台灣看不到越南文,後來才有越南四方報、越南雜誌 。丁碧顯隔壁的越南鄰居訂了越南四方報,她也會時常翻閱。每次看到越南報紙、商品, 她都很高興。2010年她曾在電視上看到越南電影,內容關於女人的命運,很多越南人收看 ,她也感動地流下眼淚,但之後都沒有越南相關的電視節目。丁碧顯希望台灣電視能有更 多越南節目,甚至可以有一個屬於越南的電視台。 丁碧顯每年回家鄉一、兩次,她想到家鄉就會想到媽媽,但因為在台灣忙著照顧家庭及小 孩,無法總是想著家鄉。她藉由賣菜認識更多越南姊妹,彼此用家鄉話聊著天南地北。丁 碧顯甚至有一次在公車上遇到越南姊妹斐清璇,斐清璇看到她長得像越南人,主動跟她用 越南話聊天,之後還有幾次偶遇,後來丁碧顯也時常到斐清璇開的越南商店作客、幫忙。 想念母親的搖籃曲 丁碧顯的媽媽從小就會哼著越南詩歌,在晚上哼給她聽,她也會學著唱。丁碧顯以前跟家 人睡大通舖,媽媽只生她一個女兒,媽媽坐在身旁,在睡前哼一、兩首歌給她聽,隨著搖 籃曲入眠。歌詞都是關於以前越南戰爭、愛情的故事,充滿奮慨與抒情。但她在台灣生活 繁忙,沒有時常唱,慢慢遺忘,無法完整地記得一首歌。 有一首歌的故事是在越南戰爭時,有一個軍人想起小時候一起長大的女孩,從小一同上課 、遊戲。有一天,美國轟炸機飛越,炸彈在學校上空撒下,由於整個學校是由牧草跟木頭 所蓋,在大火中瞬間燃燒;女孩也被大火困住,他幸運逃出來,但只能望著女孩、老師活 活地燒死。軍人在行軍時,回想到這段記憶,想重返學校遺址悼念女孩。丁碧顯小時候每 次聽完媽媽唱這首歌,都會難過地流淚。丁碧顯出生後,沒有真正地見過戰爭,但在歷史 課本、媽媽的詩歌中,充滿可怕的戰爭記憶。 丁碧顯說:「越南是我的第一故鄉,台灣是我的第二故鄉。」她的小孩已經落地生根,有 機會她也會帶媽媽過來台灣旅行。 丁碧顯親手種植的蔬菜非常新鮮,她的電話02-2665-1710。可到越南商店詢問,地址是新 北市新店區新店路118號。 ※ 編輯: alhung 來自: 118.170.76.199 (02/02 22:15)
文章代碼(AID): #1DIMR1v1 (Vietnam)
文章代碼(AID): #1DIMR1v1 (Vietn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