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記] 法國的monbana

看板chocolate (巧克力)作者 (黑崎修)時間10年前 (2015/01/09 19:47),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有圖網誌無音樂版 http://kurosakiosamu.pixnet.net/blog/post/59733307 這次要開箱的是,來自法國的MONBANA黑巧克力, 內含有三種來自不同產地的巧克力與濃度。 巧克力界,法國、日本、瑞士的品牌大致上都不錯,論口感滑順, 還是會略輸比利時的巧克力一籌。 說到比利時的巧克力大家一定想的到的GODIVA! 法國的巧克力大部分台灣都沒有進口, 這次的MONBANA是我在costco挖到的好物, 現在只有在誠品有在代理, 所以也可以去你家附近的誠品碰碰運氣看有沒有,不過價格也都當然是不便宜。 從1934年開始的好味道-MONBANA 精緻典雅的桃紅與黑色系,外邊多了方寬滾邊,給予人巧克力那一格格的幻想, 不禁想要拿起一塊放入嘴中體會化開的幸福感。 Louis Guattari在1934年在法國創立了一家可可粉公司,過了十年後, 與兩位兒子一同打拼可以沖泡式的可可粉系列產品, 並在法國打開了MONBANA的知名度,1978年更改為巧克力傳統方塊, 讓MONBANA品牌更創下佳績。巧克力可可粉的純度有70%, 充分地表現巧克力的獨特美味。 巧克力的起源 從將巧克力拿來喝的瑪雅人開始說起,直到了16世紀時, 哥倫布在墨西哥灣的王國發現了一種可可豆+水+香料的飲用方法, 科爾特斯在嘗過之後,並將此方法帶回了西班牙,並在南非開始種植可可樹, 法國的巧克力歷史要在1642年才開始, 也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時候分發給在戰爭的士兵,也被稱為營養價值的食物。 不過,以現在全世界的巧克力來說,大約占有三分之二的可可都是來自於西非, 在製作過程中,各種的產出方式與產地都會影響到其可可的品質,味道也會隨之變化 這次所買的是分為三種產地的綜合黑巧克力片,一盒有54片。 根據可可的產地來分,分別是含有70%的迦納(Ghana)黑巧克力、 70%的巴布亞新幾內亞(Papouasie)、75%坦桑尼亞(Tanzanie)。 注意:本產品與其他含有穀類麩質、堅果、蛋與牛奶的產品於同一工廠生產, 食物過敏者請留意 當然各種的熱量也是要多多注意的。 側邊還有貼心產排小貼紙設計,vous la vie為法文「你的生活」之意, 更加貼近來巧克力在人們生活中的需求。享受巧克力,享受你的生活! 側拉式一拉開,排列整齊的巧克力就出現拉! 按照不同產地給予不同的顏色與可愛的小花紋,拿來送禮都是個不錯的選擇。 一打開每塊巧克力上面都有印上可愛的logo! 以下為三種產品吃的口感,但每人味覺會有些許不同,還是以自身體驗為標準喔! 70%的迦納(Ghana)黑巧克力 一打開味道較為濃郁香氣, 並沒有明顯的澀味、苦味, 若你平常不愛吃黑巧克力的人可以嘗試這款,與巴布亞新幾內亞的相比, 比較沒有花香,卻帶有甜甜柔潤的口感,味道也比較偏甜, 是個非常中規中矩的黑巧克力,隨著時間,甜味會越來越釋放,吃起來就甜甜的小點心。 70%的巴布亞新幾內亞(Papouasie) 聞起來味道略有苦澀,一入口,淡淡的酸味馬上浮出,帶有花香氣味, 酸味與花香融合一起,卻不苦澀,有種溫厚感。 最後的巧克力傳統甜味才從味蕾釋放出來, 整體來說比較不喜歡吃苦巧克力的人大概不會喜歡這一塊, 但整體的味覺變化非常奇妙,酸、香、順的口感會停留在口中許久而不散開。 75%坦桑尼亞(Tanzanie) 沒有澀味,苦味,帶著果香,但沒有迦納的明顯甜味,恬淡宜人, 甜度評比:迦納>坦桑尼亞>巴布亞新幾內亞 苦澀度:巴布亞新幾內亞>坦桑尼亞>迦納 整體的表現來說,坦桑尼亞比較中規中矩, 但一次可以買三種口味的黑巧克力,就好比健達出奇蛋那樣的驚喜 -- 黑崎時代 http://kurosakiosamu.pixnet.net/blog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3.136.112.195 ※ 文章網址: http://www.ptt.cc/bbs/chocolate/M.1420804035.A.399.html
文章代碼(AID): #1Khx_3EP (chocolate)
文章代碼(AID): #1Khx_3EP (chocol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