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從【霍頓的鐵道人生】看搭火車旅行

看板railtour (鐵道旅行)作者 (happpyanna)時間15年前 (2009/06/17 11:54),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本文轉錄自 http://www.lohastraveler.com.tw/node/290 文 / 樂活旅行家 總編輯 Rikey 大部分電影裡,搭乘火車只是為了讓人從某一站到下一站,人們很少、也不會把 重點放在月台身上,或者注意到火車。 年初時,我們規劃一趟火車旅行,從越南的河內到中國邊防,再換乘汽車到雲南昆明。 這是我第二次在國外搭火車,撇開法國郊區快鐵不算,另一次是在 2000 年獨自從倫敦 南岸的滑鐵盧站搭剛開通不久的歐洲之星到巴黎北站(Gare Nord)。這兩趟鐵道旅行 經驗大異其趣;後者是跨越英法海底隧道的最新、最快路線,最高票價甚至抵得過倫敦 與巴黎之間飛機票價;前者則是法國等列強在清末為爭奪中國陸上資源而不惜代價動工 興建的亞洲重要運輸幹道,而越南正是當時法國在亞洲的殖民地;其後又經內戰分裂與 強權入侵等因素而經濟一蹶不振。 在2000年搭乘歐洲之星的年代,飛機以經成為人類利用範圍最廣泛、也是影響層面深遠 的交通工具。飛機必須仰賴極其精準的導航與科技系統,是直到近代才得以普及化的交 通載具。但在萊特兄弟發明飛機到商業利用之前,從第一次工業革命,蒸氣機帶動大型 機械得以實現全面應用後,長達數百年時間,人類社會對各種型號火車倚賴之深,就連 如今飛機應用範疇也難以望其項背,在高山或深入特殊地形的能見度上,火車與人類的 關係遠比非機更密切。 用非科技的背景來談火車,感性的成份固然多過理性。但這些個人體驗和感觸,正是在 欣賞《霍頓的鐵道人生》一片之前的重要背景。與片中幾位老爺爺配角動不動就回味自 己年輕時的豐功偉業相比,現在的我雖然還沒到孔子所說的不惑之年,卻已經不再有年 輕時的豪情壯志,在思考旅行時也開始有了不同的想法──對旅行的浪漫依舊,但在踏 上旅程時更多出冷靜的理解和思考。 我想到歐洲電影以鐵路或火車旅行的主題,最常出現的就是死亡與邂逅。 《愛在黎明破曉時》談論剎那的愛戀,《愛我就搭火車》是談論死亡的黑色喜劇,一群 舊識遵照遺師意願搭火車送他最後一程。(比較特別的是《歐洲特快車》裡對於集體命 運的暗喻)這些片固然有不同的討論重點,但火車月台作為生命過站的意象已在影像中 根深柢固,我們往往會對電影裡的月台裡發生的事情視而不見。因為在大部分電影裡, 搭乘火車只是為了讓人從某一站到下一站,人們很少、也不會把重點放在月台身上, 或者注意到火車。 除非你錯過了某班車,或者錯過了某一站。 《霍頓的鐵道人生》要說的不只是鐵道,電影本身關注的更是如何看待生命。換個方式 來說,假如你的生命不再需要打卡如儀的例行公事,你還剩下多少生命的熱情呢?片中 主角霍頓是一個年屆退休的列車長,在他最後一次出勤前一晚,接受全體司機致意並贈 送銀火車頭後,卻因為某些緣故而錯過早上勤務,悵然若失的他過著失魂落魄的日子, 先是去探望養老院中的母親,又與在機場走失,甚至搞丟了鍾愛的煙斗(這個貫穿整部 片抽煙場景的靈魂道具,簡直是導演在刻劃這位資深鐵道車長的神來一筆)。特別要提 道處處積雪的凜冽北國寒風裡,刻意侷著身子才能點燃煙斗中菸草的老男人;寒風與星 火、強冷與微熱的對照將職掌火車頭的渺小卻重要角色刻畫得相當貼切。 車長的工作只需要按部就班執行,但人的角色,在大量機械自動控制的年代越來越可有 可無,甚至人的身體相較於龐大交通網絡和機具顯得相當渺小。在機場的整段描述,更 將渺小的個人與龐大的整體刻畫得相當真實卻驚心。在跨國企業與全球化經濟的年代, 個人的種種價值幾乎都隨著上世紀的一切古老事物消逝和瓦解。雖然導演並不打算批判 這個年代,但事實上,對於一個年屆退休的老車掌來說,退休這件事所代表的,恐怕不 只是老年何去何從的憂慮而已,更是質疑或重新思考生命價值的開始。 許多看起來不痛不養的事件點綴,其實都是導演不刻意說教的從容溫厚。或許,對於同 一份工作竟然能做幾十年的堅毅主人翁來說,這些全發生在辭職前一晚和退休頭幾個夜 晚的不安、焦急、冒險、異想天開、茫然失措,甚至,親眼目睹死亡等等,也不過只是 整個漫長人生的微不足道註腳而已。沒錯,一定是的。儘管少了這許多個精彩的微小註 腳,整段旅程可能就失色許多了。 和越南一樣,挪威也是狹長的濱海國家,不同的是天然資源豐富、社會福利健全,也曾 獲選為最適合人類居住的地點。但,生活無虞的北國人們,是否就喜歡終年冰天雪地的 寒冷滋味?我對此非常好奇。不管在哪裡,人們總是嚮往著離開,離開自己熟悉的地方 到全然陌生的環境,需要冒險和面對不安的勇氣。片中鬱鬱不得志的老人吹噓遊歷各國 、蒐集少數民族戰利品的使館經歷,到了最後,竟然只期望能擁有一次(小小的)閉眼 睛駕車遊奧斯陸的冒險事蹟。 回想每次旅行,難道只是在一成不變的生活裡偶然的浪漫? 或許,旅行真正的意義並非在於短暫的冒險、甚至不是被一時的浪漫沖昏頭。 旅行,就是生命態度的實踐。從更寬廣的角度來看,生命本身即是一場旅行。旅人在旅行 時的態度,也因此反映著對生命的態度。踏上旅行或許浪漫,但要怎樣結束旅行才是真正 的考驗。片中的挪威生活,看似漫漫無盡期,車掌下班後的小趣味所在,竟然只是播放火 車(汽笛)聲音來進行火車大猜謎這種超級無聊的遊戲。 於是,我們也不經意間有了這樣的想像:在一片皚皚白雪的冰封路地上,經過六百多座一 成不變的鐵橋以及不知多少座停靠車站,每天相同路線的單調、無趣職業生涯...... (我突然想到父親的形象,因為我父親也是畢生從事極需長期紀律的天然氣管線維修職業 ,但從來不曾聽他抱怨過......)也許,這樣的堅持需要比一時出走更大的勇氣和浪漫。 我們可以這麼說:這部片並不是要歌頌鐵路車掌的付出有多偉大,但它的確是需要高度的 紀律才能擔任──更重要的是對土地的深厚情感。我想,與其說主角是因為缺乏嚐試跳台 滑雪的勇氣、或害怕閉眼開車的盲目闖蕩而守著一成不變工作,更不如說,因為火車與鐵 軌所提供的安全感,讓他得以守護他所摯愛的人、事或土地。 最後,看完本片不禁陷入長思起來。正值地球資源逐漸耗竭而重新檢討人類生活方式的 年代,火車歷經百年考驗,成為比搭飛機更安全、可靠,更不浪費地球資源的移動方式。 而在未來,以一成不變速度前進的列車,難道不是更有一份對土地的深厚情感,以及值得 畢生許諾的浪漫呢?就像對工作和對愛情堅持的霍頓爺爺一樣,也許,這才是本片帶給我 最大的感動吧。 -- Peace and Long Life ,Live long and prosper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30.194.201 ※ 編輯: happpyanna 來自: 220.130.194.201 (06/17 11:55)
文章代碼(AID): #1AE6aHGk (railtour)
文章代碼(AID): #1AE6aHGk (railt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