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記] 回家的路。684次復興號

看板railtour (鐵道旅行)作者 (檸檬伏特加)時間13年前 (2012/03/27 17:24), 編輯推噓7(700)
留言7則, 7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圖文無音樂版:http://tinyurl.com/cxnc9sm <純文字版> 曾幾何時 有著漂亮天空藍塗裝的復興號 已漸漸消失在台鐵服役的對號列車車隊中 它的好兄弟 全身紅通通的莒光號也所剩無幾 取而代之的是留著子彈頭造型的自強號 和火力全開的太魯閣號 這次偶然訂到的684次復興號 是一場美麗的意外 於是12:20台北出發,往玉里。 沒有鋪張的陳設 也沒有過多自動化的機關 墨綠色的仿皮座椅 加上一個簡單的鋁製踏腳桿 是低調卻又實在的舒適 北迴線是台鐵沿線景觀最多變的地方 過了八堵站後 列車緩緩向上爬升 高樓大廈和車水馬龍 這些不知季節寒暑的城市景觀 已遠遠被甩在後頭 蒼綠的森林和原始野溪 為今年的春天揭開序幕 暖暖 四腳亭 侯硐 三貂角 牡丹 一站站被火車呼嘯而過的山間小站 只有在實際騎車到訪過後才能感受到他們的質樸 在貢寮幾近直角地拐了一個大彎 衝出山林 那海就近在眼前了 「孩子孩子,你看!海欸!是海欸!」 「喔~是海啊!」 如果車上有小朋友 家長們一定會和自己的小孩出現上面的對話 大人看到海其實比小孩還興奮 或許我們從小就是被爸媽感染到開心的氛圍 以後每每看到海就必須要驚呼一下 才能證實自己看見的,真的是海 但海確實值得驚呼 遼闊的場域任誰都想大叫一番 波濤撞擊礁岩形成細碎浪花 更是帶有強大力量的美景 遠處的龜山島 在灰濛的天色中蟄伏著 經過礁溪向南 富庶的蘭陽平原 由窗外向更遠處展開 老牛上吹著短笛的牧童 田中央步步後退哼著秧歌的農夫 別傻了 那是詩畫中才有的愜意景色 但同樣出現在詩篇的是交織如棋盤的阡阡陌陌 與散落其中點點房舍 偶爾幾隻白鷺從右下角朝左上角飛過 這永恆不變的構圖 造就永恆不變的農村美景 幾個月後 辛勤耕耘這塊土地的人們 將會以金黃的飽滿稻穀 為這片大地注入更加閃耀的顏色 在蘇澳新站 巧遇了這班684次復興號的朋友 是16:25準備發車至花蓮的686次復興號 雖然路段不長 但可肩負了搭載南澳 和平 北埔等旅人的重責大任 還是得充分休養再上路 列車開始在無數的隧道進進出出 不斷騰空凌越在數百公尺深的山谷上 如此險峻而震撼 這就是蘇花路段的特色 而隧道與隧道間的距離短 衝破黑暗下一幕出現在眼前的景色 總是令人屏息以待的美麗 但就在那一眼瞬間 看到原住民圖騰的巨大煙囪 便已進入花蓮境內 偌大球型建築的內部 機器正井然有序沒日沒夜地運轉著 因過於勞累還不時咳出灰撲撲的煙塵 那是帶給東部光明便捷的和平電廠 猶如花蓮的霍爾的移動城堡 「花蓮站到了,若要繼續往玉里、台東方向的旅客,請至7至12車的位置乘坐。」 如果一輛列車從台北開往台東 到花蓮站後一定會廣播以上對話 那1至6車跑哪去了? 被劈斷拖走了。 因大多數乘客都以花蓮當做旅程的終點 往台東的人潮相對而言比較少 為節省營運成本 台鐵減少一半的車廂數便足以應付平日的客流量 而且鐵路電氣化目前只進行到花蓮 花蓮以南還是停留在燒煤氣柴油的傳統時代 原本使用的電聯式車頭也必須換成柴油式車頭 所以在花蓮站常上演一節火車頭獨自跑在鐵軌上的有趣劇碼 返鄉的路 是一種輕旅行 餐點也要輕輕地食 途經萬榮 一位站長 一條狗 對人口少 車次少的東部車站來說已經成了基本配備 恬淡但也不至於太過寂寥 狹長的縱谷地 沒有蘭陽平原那種整齊遼闊的一望無際 但俯仰皆是山 在此務農或許更能感受到悠然見南山的心境 而盤踞在田埂邊的檳榔與芭蕉 增添了北回歸線以南的熱帶風情 復興號不停富里 索性在玉里下了車 趕在5分鐘的空檔內銜接每站都停的4682次普通車 上次搭普通車應該是10年前了吧 還記得是夏天傍晚 吹不出什麼風的老舊電風扇像頸關節受傷似地在頭上嘎嘎作響 直到奮力推開窗戶那一刻 才能明白何謂快哉此風的爽快感 於是兩節車廂的小火車和漫天飛舞的蜻蜓 徜徉在夕陽灑落下的金黃世界裡 但今天沒有夕陽 唯有濛濛細雨 讓本是平靜的水田 淅瀝淅瀝激起陣陣漣漪 「請勿將頭手伸出車外」 搭乘一般火車或捷運根本不用提醒 因為窗戶根本連打都打不開 但普通車可不是這麼回事 推開窗戶 少女們可恣意讓隨風飄盪的長髮彿過紅嫩的臉頰 或者將手伸出感受空氣在指尖流逝的悵然 隨心所欲抒發小說式的浪漫情懷 雖然玉里至富里間沒什麼障礙物 但看到遠方的橋墩了嗎? 以及一兩個偶然出現的涵洞 這些大型場佈道具 可能會讓上一秒還在演不知哪齣的偶像劇 下一秒立刻變成了絕命終結站 靜靜掠過東里和東竹 即將到達輕旅行的終點 讓我想起小時候搭火車快到家 總是會哼唱當時剛學會的簡單童謠 火車快飛 火車快飛 飛過高山越過小溪 從擾攘的台北到樸拙的富里 還真的不知道跑了多少里 我所知道的是 單一鐵軌的花東線火車從來沒有快飛 而我也不希望它快飛 慢慢的來才是屬於後山應有的步調 放慢腳步 才能看到更多不一樣的風景。 「富里站到了」 下車吧,到家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7.72.4

03/27 17:42, , 1F
推~~~
03/27 17:42, 1F

03/27 21:46, , 2F
推 文筆真好...
03/27 21:46, 2F

03/28 00:12, , 3F
我也是富里人
03/28 00:12, 3F

03/28 20:28, , 4F
燒柴油沒有煤氣啦...XD
03/28 20:28, 4F

03/28 22:29, , 5F
推~
03/28 22:29, 5F

04/05 13:59, , 6F
推~~ 常常搭火車到台東呢!很喜歡縱谷的那段景致!!
04/05 13:59, 6F

04/14 14:41, , 7F
文筆真好!!把我拉回4年前在東部念書的感覺!!!
04/14 14:41, 7F
文章代碼(AID): #1FSOS-lJ (railtour)
文章代碼(AID): #1FSOS-lJ (railt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