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 Aviation ]
討論串[情報] BKK-TPE-LAX by TG??
共 6 篇文章
內容預覽:
華航與華信早期關係部分. 如果以現在的思維角度來看當時華航與華信的關係,是會有誤差的. 基本上,華信除了剛成立之時,因為人才需求而由華航支援. 在其營運整體穩定之後,除部分高階人事,其他就要完全自己來. 如果要說分工清楚,早年絕對是比現在要來得清楚許多 (即使是現在也多屬獨立運作). 所以,沒有錯,
(還有1777個字)
內容預覽:
其實看了上帖Kaichun1216 所引用的交通部說明,再加上我上面引的中央社(官方通訊社)說明會覺得很有意思,我個人認為是交通部有意創造一模糊空間來對內從事有意利於自己的解讀(在那年代). 其實也也反映出我們與非邦交國的航約往往是sensitive, 不論. 是簽約層級或簽約對象與正常邦交國的航約
(還有818個字)
內容預覽:
不好意思,我無意質疑,但這裡這樣是說不過去的. 交通部當時的聲明是說:. 「中德航權並沒有載明中德雙方不可以揹有國旗標幟的飛機飛航;不過在談判過程,雙方已有認知,彼此航空器上不要出現國旗標幟。」. 「華航要以自己的「CI」或華信航空的「AE」編號飛中德航線,是屬於航空公司間的商業契約行為,交通部、民
(還有475個字)
內容預覽:
首先我要說我真的沒聽過民航局當初說要-- 亞洲給華航,歐洲給長榮.. 其實個人認為歐洲航權分配是所謂政治經濟學下的產物,阿發伯打著親李登輝,親綠 及本土化的旗號下,明顯的拿到的糖比華航多‧歐洲各航點一一剖析好了‧也歡迎指正‧. 1983 華航開航AMS---長榮還沒誕生‧. 1986 華航根據客源評
(還有2238個字)
內容預覽:
無意質疑,只是意見. 現有的航權班次分配原則是直到1996年才由交通部頒訂. 在這之前,航權分配並無原則公平可言,公平不過就是一種假平等而已. 事實上明眼人都可以看得出來,當時很多規劃與政策是較偏向長榮的. 縱使交通部講了好幾千遍巴黎會分給華航,甚至輿論也認為這個點就是華航的了. 最後卻來個大轉變成
(還有393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