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烘焙數據的數位化與資料化
個人覺得 數據終究只是數據 但是 數據還是有分
實驗前的數據 跟 實驗後的數據
因為"每個人的外在條件不同"就算數據相同 烘出來味道也不中一樣
在台中的莊園老闆 道明哥 他的是楊家5KG的 他的豆子
我想有喝過的應該都覺得不錯 他屬於 實驗後數據型的
每次烘豆過程中記錄他的數據到最後咖啡煮出來的味道
(天氣 溼度 音樂 心情 這些他也都會記錄= =)
如果不喜歡 他在看要從哪個地方更改
而我們這邊呢 也是楊家1KG
我們比較隨興就是了
但是不要忘記參考用的大原則
EX
豆子的新鮮程度 前段脫水的時間長短 烘培曲線 火力大小 滑鍋
概念有了 接下來就是看心情 其實 烘久了 我想都會找出自己想要的味道
因為 那些數據 不一定就是你要的味道阿:)
※ 引述《madwu (瑪度打雜工)》之銘言:
: 一直在烘焙上有一個問題...穩定的品質
: 所以想把所有烘焙的數據全部數位化,然後放入資料庫
: 經過統計與分析,以期找到問題的主因與加強品質的穩定
: 初步想法先將烘焙室溫(鍋內溫)與豆表溫以每秒一次的方式紀錄
: 而風門大小、火力(瓦斯量)及轉速運用類似觸控螢幕(PDA)在烘焙過程的階段
: (如一爆、二爆、下豆、完成等等的階段)由操作者輸入
: (目前想法是按一下PDA自動紀錄按下時的烘焙室溫(鍋內溫)與豆表溫,然後
: 再由操作者輸入風門大小、火力(瓦斯量)及轉速)
: 此時的紀錄為一鍋兩個檔案(一各是溫度連續數據,一各是烘焙階段資料)
: 期望由這兩個數位紀錄,在經過分析後
: 能找到例如:
: 火力對溫度的細微影響(假設希望在2分鐘後溫度由120c提到160c..要加多大的火)
: 風門對溫度的影響
: 風門對風味
: 各階段時間對風味的影響
: 等等的分析後資料
: 而數位的數據能有更準確的判定
: 未來在讓風門大小、火力(瓦斯量)及轉速都能自動紀錄....
: 問題是
: 這樣的做法 有 義 意 嗎?
: 或是只是在浪費時間?
: 希望對烘焙有投入的大大....能給建議
: <目前是楊家的一公斤烘焙機^^~>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3.153.168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Coffee 近期熱門文章
35
49
PTT美食旅遊區 即時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