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分享] 關於文化認同

看板CultureShock (文化衝擊)作者 (實踐才能發光)時間16年前 (2009/01/30 17:53), 編輯推噓3(306)
留言9則, 5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29 (看更多)
※ 引述《UNLOADED》之銘言: : 文化認同(Cultural Identity) 對我來說一直是個相當有趣的題目,今天終於下定決 : ,要來好好寫寫我所知道、和我所遇到的文化認同。 : 其實這個問題困擾我相當的久了--從我高中出國以後開始,就面臨了文化認同的危機 : 嚴格算起的話,其實在國中的時候就已經有跡可循。 : 我似乎對台灣從來沒有過強烈的認同感,或者說,我並沒有深切的感受到這塊土地、以 : 這土地上的人們跟我的共鳴。 : 然而這對我愛不愛台灣、覺不覺得我是台灣人並沒有衝突。事實上,我覺得我比大多數 : 更愛台灣,也更能感受台灣人代表的涵義。 : 我記得國中的時候每周都要升旗,在走廊上我總是努力的唱著國歌,看著國旗慢慢的往 : 中升去。我試圖從中找尋一絲絲我對於這個國家的熱情,但是,我找不到,我只知道在 : 前飄揚的,是我的國家的國旗。我身邊的同學也沒有展現這種熱情,他們只是笑著、鬧 : ,任憑升旗典禮成為上學途中的遲到緩衝期。那時候,我們都太年輕了。 看到這邊有些看法分享一下 :) 我覺得對於「中華民國」這個政權的認同, 跟對於「台灣」的認同,有時候是不太一樣的。 沒錯,再怎麼說,中華民國的一切政權宣示、統治象徵, 通通都是我們在台灣這些人幾十年來共享的經驗。 但是當我年紀漸長,讀了些官方教科書以外的歷史, 我也慢慢體會到,中華民國的一切, 青天白日滿地紅、三民主義吾黨所宗、國旗歌、一切教條儀式、一切政府制度和文化, 再怎麼說都不是台灣土生土長的, 而是從另一塊土地上移植過來的套用在這裡的。 所以當我思考對台灣的認同的時候, 屬於「中華民國」這個國家/政權的那些事物、象徵, 就逐漸不占太大的份量。 如果我要談認同台灣的話,我會往家裡爸媽講的閩南語、 〔補充〕我爸的客家原鄉(旗山)、從小到大接觸的各種眷村和外省人現象、 去各地遊玩時接觸的風景和小吃、我們四、五、六、七、八年紀成長中共享的一切回憶 (科學小飛俠、小虎隊、民歌等等)許許多多真正與台灣人生活有關的事物, 去探問自己是否認定這是自己最感覺有一體感的人群和土地。 所以我會覺得對「中華民國」那些東西感到疏離其實是正常的現象耶:p 不知道提出這樣子「尋找『中華民國政權』之外的台灣」的觀點, 會不會讓您對「認同台灣」的思考上有不同的想法? 下面您想講的訴求其實更大,包括了希望台灣人打破狹隘的文化觀的問題, 所以我上面講的東西在您的脈絡中或許不是重點。 不過既然標題是從「認同」出發, 所以我覺得談「認同」的話,似乎可以再細膩一點, 或許某些現象就更能解釋得通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3.194.225.109

01/30 18:10, , 1F
第四段第四行,台灣又不是只有閩南人
01/30 18:10, 1F

01/30 18:49, , 2F
例舉但不限於。不好意思。我本來也要舉客家及眷村的
01/30 18:49, 2F

01/30 18:50, , 3F
但我畢竟都不是生長於那些環境。
01/30 18:50, 3F
※ 編輯: MilchFlasche 來自: 123.194.225.109 (01/30 18:53)

01/30 19:34, , 4F
原PO只是舉自己經驗 每個人生命歷程不同 一樓太敏感
01/30 19:34, 4F

01/30 19:35, , 5F
我懂你的意思, 但還是要推一下1F
01/30 19:35, 5F

01/30 19:36, , 6F
因為我就是從小沒接觸閩南語 基本上其實對閩南語沒有認同感
01/30 19:36, 6F

01/30 19:36, , 7F
但我還是台灣土生土長的正港台灣人呀
01/30 19:36, 7F

01/30 20:40, , 8F
沒問題的。抱歉一開始只提閩南,太限縮了。
01/30 20:40, 8F

02/01 13:13, , 9F
這篇確實有助於我以不同角度思考 謝謝!
02/01 13:13, 9F
文章代碼(AID): #19Wiu0Q3 (CultureShock)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9Wiu0Q3 (CultureSh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