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分享] 關於文化認同

看板CultureShock (文化衝擊)作者 (We are the pig)時間16年前 (2009/02/08 00:40),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4/29 (看更多)
※ 引述《chenglap (無想流流星拳)》之銘言: : ※ 引述《wielain (wielain)》之銘言: : : 職業運動球隊在大陸也是以地區來支持球隊的.而且互相之間也還蠻對立的. : : 比如"中超",大家基本上也都是只持所在地區/城市的球隊.我想是因爲臺灣 : : 本身比較小的原因吧. : : 比如如果有一個大中華地區籃球聯賽.遇到上海隊VS臺北隊,我想你們也會變成 : : 以城市來支持球隊了. : 我覺得是不太一樣的, 老實說一句, 這種支持只是在沒有選擇底 : 下選一個比較接近自己而已. 跟西方日本那種「歸屬感」的程度 : 有一段不少的距離, 簡單一點說, 這種支持是可有可無的. (下略) 那是你的經驗談,而你(Chenglap)你忽視了你所回應的文章中所舉的中超 之例子。你下面說的 和中超發展一點關係都沒有 中超在發展上以我的理解,是以歐州俱樂部制度為主線的發展。除了屬地主義 外。青年軍的養成也由俱樂部進行。那麼就如我一開始說的,俱樂部養成屬地 主義的任同。 我對Wielain你的想法只有最後不同,如果上海對上台北。基本上 台灣國內大部份(至少80%)以上會支持台北。這已和屬地主義無關了。 (今年在亞州職棒大賽對決上海隊的台灣統一獅,實際上在台灣就是一隻以台南 做為屬地主義發展的球隊) 講校隊認同,校內怎麼發展風氣是一件該學習的事。台灣高中籃球聯賽發展的好 到大學與成人賽事反而沒人看。先不說成人賽事,大學賽事對大部份的學校來說 基本上放牛吃草,就和你提到的香港高中賽況一樣。但高中呢,學生停課到球場加油 ,場內氣氛就不樣了。學校打的好第二天體育板面有個半版報導,對高中生而言 又是一整天的話題。這樣 校內認同感就養成了。而日本甲子園與高校運動。又有 更多的歷史與文化因素在內。光用民族性解釋,絕對是非常不夠的 而後面所提的母語教育與認同,我想歐州國家對外語的教學,重視度也應該大於 保留地方語言(在蘇格蘭申請大學能否說的一口蘇格蘭腔英文應該不是加分項目) 教育很重要,但沒有重要到什麼事都要用教育當做解答 重視個體獨特這件事要說氾歐美比東方做的好,應該沒人反對吧 而日本對於合群這件事重視度高於中國,我想也是合理的 但看看甲子園,這兩件事對於認同 學校 民族 地方 沒有什麼顯著關係呀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31.136.232 ※ 編輯: rockywoo 來自: 61.31.136.232 (02/08 00:47)
文章代碼(AID): #19ZRbenC (CultureShock)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9ZRbenC (CultureSh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