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分享] 關於文化認同

看板CultureShock (文化衝擊)作者 (LO1 @ PTT2)時間16年前 (2009/02/01 13:52), 編輯推噓1(104)
留言5則, 4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3/29 (看更多)
文章能激起大家多方的討論 是我的本意 但看到這位paranoia的回應 我也忍不住想說點什麼 ※ 引述《paranoia5201 (邁向研究生)》之銘言: : 回最初的原PO : 看完你寫的東西,我承認你說的「事實」 : 可是我覺得你必須要正視一個事實 : 就是「我們」這些人無法跟「你們」一樣 : 能夠有這麼多資源出國待這麼久,流利的外文能力與外國人交心 : 我有兩次到美國都待半年的經驗,我覺得這真的有差 首先,我在國外長期停留的時間恰好跟你一樣 也只有赴美交換學生的一年 交換是公費出國的 並沒有”這麼多資源”之說 有沒有流利的英文與外國人交心 我認為也是其次 唯一重要的 就是我提到的、你也認可的「事實」 只是我可能運氣好、可能湊巧遇上 有了這個「意識」,意識到這個問題的存在 意識到文化不是被拿來互相比較的 : 在最近讀到較批判的理論時 : 觀光或移動都是一種非常上層階級、資本式的享受 : 當我的爸媽都還是國小畢業、認為只要在台灣努力就可以成功過一輩子 : 這樣的經驗是會複製的 : 如果不是大學自己接觸到,我相信我還是會是你說的那群「狹隘的」 : 亞洲人在美國普遍都沒有安全感,因為一種西方凝視下的東方主義內化的結果 : 才會有你看到的群聚效應 是,我只是有機會站在一個不一樣的角度 以亞洲人的身分來看這件事 才生出這個意識 本來,意識是一件很珍貴的事 往往需要不一樣機會、不一樣想法的媒介激發 我也不諱認,資本上層比較容易藉由接觸不同的人群、不同的想法 而產生出問題意識 但在這兒,我並不屬於你所指的那一群「上層」 : 當然還是要看人 : 我只是想說 : 上層階級從來不懂民間疾苦 : 對許多人來說,補習換到好的學歷,好的學校環境,可能才能得到一絲絲你的優勢 : 更多是只能靠勞力換取微薄薪資養活自己,申請就學貸款 : 你要他們去思考文化多樣性與包涵!怎麼有種「何不食肉糜」的感覺 你的重點論述應該是這句吧 「何不食肉糜」在往後的推文中也處處可見 令我不解 我沒有必要替也不食肉糜的自己辯護 我只想回到前面所說的 思考文化多樣、文化包容是屬於「意識」 我只是有機會意識到了這個問題 提出這個問題 這個問題就是: 我們的社會中充滿了偏見 每個地方都是 而當被以偏見對待的社會團體是種族時,偏見幾乎等同於種族主義 在不同種族、不同國家人與人交流越來越頻繁的今日 偏見勢必造成更大的影響 而你說的「疾苦」,可能生活在這個問題中而不自知 他們可能沒有機會「意識」到這個問題 但這跟問題本身沒有關係 對每種文化的尊重、包容 也跟生活水準沒有關係 事實存在,問題也一定會發生 即使事先沒有「意識」到問題 也可以藉由某些方法改變,直接著手改善問題 意識到問題的人 只是先行者罷了 : 狹義的眼光真的存在,但是必須要正視其所存在的社會條件與環境 : 我也覺得這些很重要,但是對更多人來說不是,因為努力於生存才是眼前的要事 : 包容很重要 : 尊重也是 你這兒說的 卻像是如果要包容、尊重別人便生存不下去似的 世界上的確還存在這樣的地區 為了生存下去必須做出一些不尊重、不包容差異的事來 但我相信台灣已不再是這樣的地方 偏見的眼光 早已不再有任何好處 : 請認清「差異」,不是每個人都跟你一樣 : 要是認為涉及人身攻擊 : 我會修改 最後總結 「意識」到問題,和有沒有去做是兩回事 你所提的「差異」僅限於有沒有「意識」到的部分 存在的問題不會改變 也不能以「必須生存下去」做為認同差異與包容的前提 況且台灣 早已脫離了那個階段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8.115.141.171

02/01 14:08, , 1F
不知道原po是否認同: 偏見的眼光早已不再有任何好處
02/01 14:08, 1F

02/01 14:09, , 2F
但是地點改在美國呢?
02/01 14:09, 2F

02/01 14:11, , 3F
文化拿來比較也是促進改變的方式 不用過度忌諱
02/01 14:11, 3F

02/01 21:30, , 4F
偏見無所不在 但我們今天在地討論台灣罷了
02/01 21:30, 4F

02/04 23:44, , 5F
我不了解你的問題?
02/04 23:44, 5F
文章代碼(AID): #19XJYTuK (CultureShock)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9XJYTuK (CultureSh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