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串[其他] 在台灣學中文的外國人對台語的感覺?
共 10 篇文章
內容預覽:
以下為簡化再簡化之後的台語相關知識. 福佬話(因為閩南也有客家人 故稱台灣習稱的台語為福佬話). 有一個特點. 就是文讀(文章的念法)和白讀(口語念法)差別很大. 例如黃河之水天上來的"黃". 和黃先生的"黃". 便是不同的發音. 這一點在華文化方言是一個很特殊的現象. 像粵語就沒有這麼大的差別.
(還有243個字)
內容預覽:
原文恕刪. 這個標題有點感想想發表. 在我昨天使用了技倆讓4個ABC去看海角七號. 有了一點感想. 先來一些廢話. 怎麼說是騙他們勒. 雖然他們是亞洲臉. 但是他們可是名副其實的banana喔. 我一開始是跟他們說要去看好萊烏片地獄怪客. 等他們到了現場後. 我裝死. 說:啊~~~我記錯時間了. 就
(還有374個字)
內容預覽:
我自己的感想:. 台語雖然被分在中文的分言內,不過它離中文的距離算是遠的. 比其他的方言來說,算是差異性很大. 我的德國朋友他曾來台灣,對台語也很有興趣. 甚至問我台語的某個詞要怎麼寫. 因為台語很多都是用音來翻成白紙上的字,像查某等等. 然後個人覺得巴伐利亞的方言還是和標準德文有距離的. 我曾叫個
(還有195個字)
內容預覽:
有沒有遇過外國朋友來台灣學習中文,想應用在日常生活中,卻到處聽到台語,感到不能理解台語為什麼完全不同於中文發音,無法用所學語言在日常生活上溝通而很挫折?. 我自己是覺得別的國家,以德語來舉例,可能只是口音上的不同,像巴伐利亞地區雖有獨特的口音,但努力聽還是可以瞭解。一個會德語的人,應該還是能理解巴伐
(還有1021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