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錄] 南湖後三峰+陶塞 三日簡易心得

看板Hiking (登山)作者 (威廉)時間3年前 (2022/07/09 09:26), 3年前編輯推噓2(201)
留言3則, 2人參與, 3年前最新討論串1/1
時間:7/4-7/6 人數:3人(均自揹帳全自理,本人負重13.5kg,其餘兩位夥伴負重約15kg) 行程: D1 05:01南湖方便屋起登 09:00雲稜山屋 11:14審馬陣山 12:45南湖北山 14:16南湖山屋 D2 04:07起登 (下切溪谷路段) 07:00東峰岔路口 08:05馬比杉山 (棱線路段) 09:30東峰岔路口 12:03陶塞峰山頂 12:30陶塞峰愛心平台 ------------------------------ (直接下切至南湖圈谷) 14:20圈谷山屋 ------------------------------ (團友去撿主東峰) 13:29南湖東峰 15:00 南湖主峰 15:45南湖山屋 D3 04:06起登 06:20南湖南峰 07:05巴巴山 10:00南湖山屋(休一小時) 13:56雲稜山屋 17:30南湖方便屋 前言 原本計畫好的能高安東軍倒團,於是有了上去圈谷耍廢,順便補撿後三峰的想法,上網查 詢的紀錄通常都是安排舒適的五天四夜,但因為之前有上過南湖圈谷的經驗,覺得其實D1 能力夠的話早點出發慢慢走可以直接推上圈谷,所以改成四天,之後又看到IG有人分享三 天南湖行程!?想說腳程跟我們差不多,於是萌生了三天南湖七座的念頭! D1 05:01南湖方便屋起登 第一天高繞路段十分濕滑,從5.17k處開始,踩點很不清楚,務必注意安全!之前也有走 過舊路的經驗,體感上覺得新舊路爬山差不多,新路甚至比舊路短一點?!高繞路段挺漂 亮的,值得細細品味 https://i.imgur.com/r21z8eN.jpg
09:00雲稜山屋 之後一路順順走到雲棱山屋,這幾天降雨量都挺充沛的,集水桶都有水 11:14審馬陣山 到審馬陣山前都一路陡上,體力消耗巨大! https://i.imgur.com/UxttTe8.jpg
12:45南湖北山 登頂南湖北山後,準備過五岩峰!五岩峰架繩完善,十分安全,注意抓緊繩子即可,但五 岩峰我不管怎麼數感覺都不只翻過五個岩石啊? https://i.imgur.com/74uBpXT.jpg
14:16南湖山屋 這個季節南湖通常早上11點過後就會開始起霧甚至下毛毛雨,天氣變化超快! 第一天約上河7折在走,其實一開始也沒想過要走多久,只要能在天黑前到就好,總結來 說,第一天海拔爬升約2400m,建議有重裝爬升超過1500m以上經驗者再來挑戰!其實過審 馬陣後的路就蠻緩的,順順走即可!到圈谷還蠻早的,所以就開始吃東西刷廢了哈哈,到 了晚上快七點午後雷陣雨才來,下約一小時就停了! 我們到圈谷之後有遇到一組人馬是下午快五點才到圈谷,他們也是安排三天七座,但最後 根本走不完於是就放棄巴巴山跟南峰了,到了晚上快8點又有另一組人馬過來扎營,他們 也是直接推到圈谷,每個人都快力竭的感覺,而且剛剛又下完雨,建議如果真的無法直接 推到圈谷先住審馬陣也沒關係,隔天早點從審馬陣出發撿巴巴山即可! D2 04:07起登 (下切溪谷路段) 起登時,明明手錶顯示有個岔路,靠左即可上棱線,但都找不到路徑,最後乾脆直接先下 切溪谷,回程再撿陶賽峰! 溪谷這段屬於乾溪溝,不知是否因為曾經是冰河地形的關係,亂石陣的景觀十分特別,非 常壯觀!越往前走石頭顆粒越來越小,但也相當漂亮!對面山頭滿滿的倒木,感覺像是剛 崩塌不久,不知是因為颱風還地震造成的。 https://i.imgur.com/a8CE3Y8.jpg
https://i.imgur.com/Ajtx3lh.jpg
https://i.imgur.com/Jx8qPk4.jpg
07:00東峰岔路口 下切溪谷路段後半段至叉路口後都需一直穿箭竹林,箭竹長得非常茂盛,如前一晚有下雨 的話,務必穿上雨衣雨褲,會把身體整個弄濕。 https://i.imgur.com/HuiEygS.jpg
08:05馬比杉山 攻頂時運氣很好,剛好出大景,太陽又大,全身濕的我們彷彿得到了救贖,太陽曬的好舒 服,但之後又要面臨再穿一次箭竹的考驗... https://i.imgur.com/1BrLcse.jpg
09:30東峰岔路口 (棱線路段) 回到叉路口不到一個小時的路程,天氣卻產生了巨大的變化,開始起大霧,我們開始討論 是否仍要上棱線欣賞陶塞峰,還是直接下切溪谷返程,最後被山友一句話:可以不去南湖 大山,但一定要去陶塞峰給說服,因此往南湖東峰走去 一開始就是一連串的陡上,一路到南湖東南峰,岩石顏色接近全白,十分壯觀,不得不佩 服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https://i.imgur.com/JUQTn7x.jpg
12:03陶塞峰山頂 走過了約三個假山頭後,終於到陶塞峰登山口,原本我們以為是從登山口上去便能看到陶 塞峰,沒想到居然上去是陶賽峰的頂端,根本看不到,於是白白浪費了30分鐘... https://i.imgur.com/ZOeBclp.jpg
12:30陶塞峰愛心平台 終於一睹陶塞峰的全貌,可惜礙於天氣起霧的關係,無法看見陶塞峰最漂亮的樣子,不過 可以清楚看見陶塞峰的外觀也算是相當幸運了! https://i.imgur.com/ygtCdBi.jpg
------------------------------ (直接下切至南湖山屋) 14:20圈谷山屋 繼續往前走,終於看到一個告示牌往南湖山屋,之前已經來過主東峰的我,沒想過要二刷 ,只想快點回去曬裝備跟煮東西,同團隊友剛好水也沒帶夠,於是我把水給他,自己先回 南湖圈谷休息了 https://i.imgur.com/fbfQ9cp.jpg
------------------------------ (團友去撿主東峰) 13:29南湖東峰 https://i.imgur.com/KDf0NBR.jpg
15:00 南湖主峰 https://i.imgur.com/MSzTHtK.jpg
去撿主東峰的他們攻頂仍一片白牆,東峰的牌子還倒下來了?! 15:45南湖山屋 建議各位如果要撿馬比杉山又要看陶塞峰,建議順走(去程棱線回程溪谷)不要像我們一 樣逆走...從東峰岔路口開始一路都變成上坡,而且山區中午過後 容易起霧,白天往往都 是天氣最好的時候,下午去陶塞可能就一片白牆了!路程中的箭竹真的超多,遇到某些路 段甚至要低下頭來才能找得到路...雨季根本就變成箭竹濕身地獄,走起來超厭世,也被 迫降到上河9折速度了。 D3 04:06起登 夏天天氣很快就天亮了,這三天幾乎都安排三點起床四點起登,邊走還能邊看到美麗的日 出 https://i.imgur.com/z29Mtep.jpg
06:20南湖南峰 往南峰的路上會先一路陡下,之後會攀爬石瀑上去抵達南峰,石瀑蠻壯觀的 https://i.imgur.com/mk9Ws4t.jpg
07:05巴巴山 南峰距離巴巴山僅600m,但卻需要上上下下翻過三個山頭,其中還有一個傾斜的岩壁,過 那邊需要勇氣及找踩點! https://i.imgur.com/bSENzm1.jpg
(示意圖) https://i.imgur.com/OXuqvjw.jpg
10:00南湖山屋(休一小時) 從巴巴山回程不知是否是因為大家都歸心似劍,上坡都以上河5折再衝,一下子就到南湖 池廢棄山屋了,去程回程都走差不多速度 https://i.imgur.com/3RINgQ0.jpg
上圈谷那段真的很厭世...到雲棱前一路都在飄雨,到雲棱雨就突然停了 https://i.imgur.com/4jCed7q.jpg
13:56雲稜山屋 約莫下午五點過後,開始真正的午後雷陣雨,雨下超大,沿途路徑都變成小河,過高繞處 時不小心走成舊路,到5.5k處就下了,不過私心覺得5.17k處的高繞沒有比5.5k處的好走. .. 17:30南湖方便屋 終於解脫了 https://i.imgur.com/p9e01Qn.jpg
第三天上河建議時間約1170分鐘(19.5hr),我們一共只花750分鐘(12.5hr),約上河65 折的速度,三天的安排第一二天都偏硬,如果第一天,下午五點後才有辦法到圈谷的話, 建議還是乖乖安排四天,不然第三天直接下登山口會走到很晚喔! 總結來說,除了第三天5點多才下山,前兩天都三點前回到營地,悠悠哉哉的整理個裝備 ,煮個熱食吃,天都還沒暗就睡了,沒有網路的世界也少了許多煩惱,或許這才是自己夢 寐以求的生活吧! 三天行程雖然有點操,但每天都還是有充分的休息時間,如果體力許可不妨也來嘗試一下 3天南湖7座,cp值很高!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7.53.130.2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Hiking/M.1657330005.A.9E5.html ※ 編輯: juliaaaa (27.53.130.2 臺灣), 07/09/2022 09:28:21 ※ 編輯: juliaaaa (27.53.130.2 臺灣), 07/09/2022 09:29:29 ※ 編輯: juliaaaa (27.53.130.2 臺灣), 07/09/2022 09:44:56

07/09 10:09, 3年前 , 1F
禮拜一也打算走三天 感謝詳細的紀錄
07/09 10:09, 1F

07/09 14:54, 3年前 , 2F
巴巴山那個斜岩壁印象深刻
07/09 14:54, 2F

07/09 14:55, 3年前 , 3F
我直接丟包無裝過去XD
07/09 14:55, 3F
文章代碼(AID): #1YoDbLdb (Hiking)
文章代碼(AID): #1YoDbLdb (Hi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