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 香港鴻星酒家

看板Hong_Kong (香港)作者 (愛的大暴走)時間16年前 (2009/09/23 09:45),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網誌圖文版:http://www.wretch.cc/blog/minican/22921505 這次的香港之行最大的目的就是吃黃油蟹啦!所以連續兩天來鴻星酒家報到,兩個中午吃 下來,很擔心會痛風。 鴻星酒家應該不需要多做介紹,遠近馳名,要吃石頭魚或者黃油 蟹都會找到鴻星來。從 1989 年開立以來,現在已經拓展到 12 家分店,中環、灣仔、海 港城、荔枝角、九龍灣、將軍澳、紅堪、荃灣、銅鑼灣、尖沙咀、太古坊都吃的到。 每年的農曆五月端午節開始到八月前,就是黃油蟹的盛產期。每當炎夏高溫的時節就是成 熟的膏蟹產卵的時機,膏蟹會在這個時候棲身淺水灘,享受日光浴。當潮水退去之時,陽 光照射的溫度會將使淺灘的水溫升高,受到溫度變化影響的膏蟹,體內的膏受到分解成紅 黃油質,滲透到體內各部位,使的整體蟹身變成介於紅黃之間的色澤。所以鴻星酒家用清 蒸的方式處理黃油蟹,外表上看不出來與其他螃蟹有什麼差異,但是切開螃蟹後就可以看 到整個螃蟹內部的肉,都被蟹黃滲透呈現金黃或是紅黃色,而蟹黃汁液正緩緩的流出。 黃油蟹最珍貴的就是牠的黃油,所以為了不留失黃油又要烹煮不斷掙扎的活蟹,多半師傅 都會用酒將螃蟹灌醉,或者是用冰水使螃蟹陷入昏迷,然後以不切割螃蟹為前提來料理。 也因此吃這個螃蟹要很費力唷。有人說黃油蟹的等級比大閘蟹來的低,我想應該是單就蟹 膏而論吧。我比較喜歡吃肉多的... 所以還是黃油蟹好啦! 另一個品嘗蟹黃的好方法就是吃蟹黃小籠包了。外觀已經可以看到充滿蟹黃的湯汁。 一口咬下去,湯汁滿溢。動作不俐落點,到時後湯汁滴到桌上可就浪費了。我覺得小籠包 要好吃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外皮,不能薄,以免皮蒸熟後就漏餡。但是也不能厚,免得吃起 來都是麵粉味,餡料再好都無用。有了好的外皮做為基本,就可以好好品嚐內餡了。有了 蟹黃當餡料,這裡的小籠包就是比鼎泰豐的小籠包好吃。 到鴻星的第一餐剛好當天沒有進石頭魚,所以我們只能喝到石頭魚湯。光是看圖片應該也 可以感受到這碗褒湯的滋養程度吧。 我一直很努力的吃我的蟹,等到回過神來才發現拼盤上的三樣東西早就被掃空了。只來得 及為殘餘的菜色拍照,嗚嗚~~隱約記得的有需要沾沙糖的三層肉,還有鰻魚和炸豆腐。 根據同桌人的事後回憶,炸豆腐很好吃。我有吃到沾了沙糖的三層肉,這種吃法讓三層肉 更有口感,而且不油膩。至於鰻魚我其實只有看到殘餘的小渣渣... 味道如何我也不知道 了。講到這裡真是充滿無限的遺憾。 我們還點了一道炒飯,還是得過OOXX$$AA的首獎炒飯(抱歉那個比賽的名稱實在 太長了,年紀大了記不住)。香港的炒飯都是炒的粒粒分明,而且盤底不會一層油,吃起 來爽口又沒有罪惡感。 這是什麼蝦球來著,忘了拍賬單,整個想不起來了。其實這道蝦味道很好,可是在吃過重 頭戲黃油蟹之後才上這道蝦,就顯得餘味不足了。如果上菜順序換一下,就很OK啦! 當然攝取營養要均衡,吃道青菜是一定要的呀!香港的蘆筍直徑比台灣大的多,吃起來又 脆又硬。可惜吃第一餐的鴻星忘了拍賬單,所以無法得知這一餐花費多少。不過沒關係, 我們在鴻星還吃了第二餐,那頓就有拍到賬單了,可以給大家參考一下。 XXXXX 從這裡開始就是第二餐的菜色了,除了重複的蒸黃油蟹和蟹黃小籠包沒有貼上之外,其他 的新菜色都詳實的記錄了唷~ 首先登場的是菠蘿叉燒包,造型超可愛的,烤的酥黃的菠 蘿包裡面夾著叉燒餡,我覺得這個搭配比前天吃的利苑叉燒包還讚。 第二餐的湯是烏骨雞湯,我喜歡喝湯,來香港每天都可以喝湯,而且都是好喝的湯,突然 覺得香港人好幸福。相較於前幾天的湯,除了冬瓜盅之外,這個烏骨雞湯也很對我的口味 。湯料裡有烏骨雞之外,還有雞爪、豬肉塊和類似金針的植物類。 這餐終於吃道鴻星的另一道招牌食材了,石頭魚!石頭魚雖然很醜,還有毒,但是肉質鮮 嫩,脂肪油而不膩。據說吃了還可以生津、潤肺,皮膚不好的人吃了還有美容的效果。我 聽了很多人都推薦吃石頭魚,不知道為何我上一次到香港吃了石頭魚大餐,這次再吃,對 石頭魚都沒有什麼特別的興趣。這真的不是我的菜呀~~ 蒜茸聖子皇,我很喜歡聖子皇的清脆口感,可惜加了太多的蒜茸,蒜茸味道太重,容易把 海鮮的原味蓋掉。不過蒜茸配聖子皇上的那層冬粉來吃就很不錯。 這道是加了海鮮的蔬菜拼盤。吃到這裡的時候我已經撐到肚子都快報炸啦!味覺也麻痹了 。只能說中規中矩的一道菜啦。 最後是第二餐鴻星的賬單,HKD 3245。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36.182.191
文章代碼(AID): #1AkNs-P5 (Hong_Kong)
文章代碼(AID): #1AkNs-P5 (Hong_K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