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記] 英國【五六】約克座堂

看板Ind-travel (旅遊/自助旅行)作者 (ff)時間1月前 (2025/03/06 11:38),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圖文網誌版: https://sirius99.com/?p=29684 (造訪時間:2023年) 「林肯座堂」其實也有登頂導覽,可惜時段晚,要看便會往後擠壓,偏偏下午已滿檔 ,所以只能再來個斷捨離。離開時特別改走主流的參訪路線,這邊的坡道陡多了,還有人 邊爬邊喘氣,慶幸我來的時候是繞外環路。而不曉得是天雨的影響,抑或午後才是主戰場 ,沿途的商街相當冷清,若非典雅屋閣上有著各色招牌,應該會以為都只是民宅。 回旅館拖出行李,接續的目標是北方大城「約克」。坐車抵達時我犯了蠢,於月台掃 望沒在空橋鄰近看到電梯,就以為這裡設施很差,在嘀咕中努力搬著重重行李上下樓梯。 一邊承受或許帶著訕笑的視線,一邊很怕腳殘。後來才發現,電梯是藏在別處鑽地下的, 可惡,台灣火車站的既定印象太深。 沒確認清楚再行動也是因為太匆忙,畢竟傍晚要直衝「愛丁堡」,得先解決行李寄存 。根據事前的調查,車站外牆有一家,原以為兩側都有門,就不想拉著笨重行李繞大圈, 哪知抄停車場過去,內側竟沒入口……嘆氣折回,瞄到一群制服男在抽菸,想地頭蛇應該 清楚就順口問一下。「那是認領遺失行李的地方啊。」「還是你去外頭那間大旅館問問, 付點錢應該可以。」他們七嘴八舌說。 聽完這些,我有點傻眼,本想就依建議去旅館碰運氣,出了車站又不甘心,便還是拐 去原定那家,還彎腰低頭,怕被發現不聽話。結果…真的可以寄行李耶,那群制服男到底 是混哪裡的? 搞定了行李,老城區就在車站外,有中世紀遺下的殘牆繞擁。外環馬路於一處牆拱切 入城,也現出一道步階,爬了上去,收攬的景色挺迷人,磚石之色的古典樓閣相交錯,望 窗煙囪豐富了稜線。遠處就是我的主目標了,「約克座堂」以三座高偉方塔雄峙著,誘人 在怔望後,催急步伐朝其行去。 這段城牆能走的部分不多,沒多久便與橋相匯,跨過劃掠城心的命脈「烏茲河」。對 岸的左側是附屬於「約克郡博物館」的花園,以希臘神殿門面張展的博物館裡,有考古、 生物、天文、地質的展品,僅有一下午可花用的我,自然與這些無緣了,只能撥出些時間 在園裡快繞一圈。 這區域原為「聖瑪麗修道院」,可追溯至十一世紀,曾富甲一方,然「亨利八世」的 詔令更強勢,目前餘剩的,僅步道邊三三兩兩的凋零建築,及最裡附屬教堂的殘牆。儘管 立面徒留下段,天篷喪佚,長牆只剩一,它仍顯著蝕傷的美感,尖拱勉力勾勒,讓背後的 林樹綠意補上窗花。 盯著斑剝殘石感慨之際,一個印度人轉來,熱心幫我解決了打卡照。而當走繞過草坪 石礎,將這些無頂牆閣以想像力補畫後,就得快馬加鞭行回正路了。一如稍早於城牆所見 ,路兩側的房閣都揚散著舊時代韻味,拉著人把步伐放慢,教堂也密集,明明路尾便有座 堂坐鎮,仍有幾間小的在周邊湊趣,以山牆鐘塔切併出不同變化。 在不斷分心間,我抵達了座堂廣場,然場邊大樹張展擋掩,我挪移了好一陣,只有手 機勉強捕捉到立面全貌。拍完後仔細盯瞧,身為歐洲北部第二大的哥德教堂,門面自然形 塑得巍峨,有炬塔增添其威,身紋亦精緻,以主花窗為心,副窗與龕室隨雙塔併疊,拱尖 雕鏤令其攀滿華燦。 正門不免為彰顯刻工之處,主教持著教堂模型在頂端守望,環圈式門框花葉竄繞得繁 複,小小格框裡,有伊甸園、亞伯拉罕獻祭、諾亞方舟鮮明上演。牆側過白的一尊雕像相 當惹眼,辨了一下,為新添的「伊莉莎白二世」,或許數百年後,那些被刻意抹除的龕室 空缺,便會如初始般,被填綴得絢麗。 我在廣場移動著腳步,捕捉西塔不同角度現顯的鋒銳,也略繞向北,看其側身以飛扶 壁為引,帶出方正的中央塔,再由翼廊拉展為八角形的「修士議事堂」。抬望間不禁回抓 著「坎特伯里座堂」畫面,畢竟英國曾切分為南北兩大教區,南方以其為首,北邊就是這 棟了。而就算現今地位略次,在前者被鷹架毀容的景況下,好像也滿難論出個高下。 走了進去,中廊一如慣常,未顯過多雕琢,然既以高闊度在英國傲視群倫,輕易便能 憑氣勢懾人,上了石色的木作拱頂高懸著,枝狀交匯的肋線朝深幽處無盡蔓生。這樣的規 模自非一蹴可幾,七世紀時,便有座木教堂為「埃德溫國王」的洗禮提供場所。十一世紀 隨著「征服者威廉」勢力到來,換替為石砌的諾曼式。目前的哥德樣貌則是十三世紀的成 果,花了六十年才將中廊打造完成。 環望周邊,側牆倒是費工地皆施以尖拱框,當轉過身,還能在門牆瞥見奇特小人,他 們雙手拿著圓盤像在打旗語,而根據說明牌,的確對應著英文字母。不過才比對幾許,目 光便被上方的西花窗吸去。量體巨大的它乍看是以使徒聖者疊列,頂端葉脈窗櫺卻藏著巧 思,在挑彎間勾繞成心,也因為這樣,被稱為「約克之心」。 瞥望著旁牆也滿精緻的花窗群朝堂內步去,廊下配置漸漸豐富起來,講道壇於側柱添 生,花卉橙妍與桌巾旋紋將主壇雅致妝點。其背後是精雕的唱詩班隔屏,記印了「諾曼」 到「蘭開斯特」的王室更迭,將「征服者威廉」至「亨利六世」一一列陳。若仔細盯瞧, 鍍金龕尖裡尚藏了姿態各異的奏樂天使。 如此的繁麗由管風琴接棒,炫亮彩飾的管柱隨雕鏤框邊挑飛,拉著人視線向高處仰抬 ,直至頂部的緻密肋線交錯。這兒是中央塔之下,空間自然更加竄升,據說能擺進一座「 比薩斜塔」。考量難度,它也是最晚施工的,但還是在十五世紀因地基不夠堅實,於暴風 雨坍塌,如何護穩目前這座仍是至今的課題,祈禱能長長久久啊。 隔屏入口誘著我朝唱詩班席推進,但還是決定先解決兩翼廊。南端頂上的圓花窗有紅 白玫瑰環綴,顯然是象徵「蘭開斯特」和「約克」王族的合併。相連的天篷異常新,是因 為近代曾被閃電引發火災而重砌,故此,肋線交會處替上了幾個現代元素的飾綴,據說明 板,都是小朋友們的設計。廊的西側設了禮拜堂,東側則填了不少華蓋繁綴的棺塚,然這 間跟「坎特伯里座堂」一樣混,都沒賣導覽書,便也只能當藝品望過,轉往北翼了。 若沒做功課,可能會很快把北翼花窗略過吧,畢竟它雖以五道豎窗縱劃了整牆面,卻 只是細碎拼貼的花卉圖騰,色澤也灰暗。但被稱為「五姊妹」的它可是十三世紀的老奶奶 ,望過這兒近千年的離合悲歡。也因為這麼珍貴,當第一次世界大戰齊柏林飛艇來襲,它 被慎重拆下護藏,二戰時也是,如今,它亦被用來追悼在兩次大戰陣亡的婦女。 這兒兩側除了小禮拜堂跟墓塚,又多設了個木色天文鐘,以造型奇特的天使群鑲綴, 讀了說明,原來是獻給二戰「約克」周邊的空軍,還在心處勾出俯瞰視角的環牆、長河與 座堂。鄰近尚有個報時鐘,每十五分,上頭兩人就會敲一下鐵條。此外也放了圖板,記述 大門外「伊莉莎白二世」雕像的製作過程。 既已走至此,便順道去看接在這端的「修士議事堂」。它的年歲同樣古老,曾是十三 世紀「愛德華一世」的議會所在。前幾天所見的同類建物,尖頂都由中心柱支撐,這兒靠 巧妙工法不需仰賴,還特別放了小模型,木條的穿插頗為複雜。 因此而形構的穹頂開綻如花,蕾心以葉紋纏勾得斑斕,並使星瓣在散射後,落墜為繽 紛花窗。這些花窗皆繪了聖經故事,繁多得讓人放棄辨析。窗下亦華麗,弧緣隨雕葉轉為 龕尖,懸綴獸首人面,當盯瞧著便不覺莞爾。 解決了教堂前區,便能朝唱詩班席推進了。這地方曾毀於十九世紀,當時有個「馬丁 」不知是心懷怨憤還是精神失常,趁白天混入躲至晚上,還挑最華美的唱詩班席縱火,幾 百年的飾刻就這麼成了煙灰。即便如此,當從諸王列伴的屏門步入,浴火重生的它在東花 窗的背襯下,依舊堂皇。拱框於底板連綴,綴金龕尖於高處環圍,到兩端再次挑升。那照 理是大主教座席,有兩個便挺費疑猜,且除了細部變化可說是孿生,難道護板多邊的為講 道壇? 另個困惑點是,從這方向望去,管風琴柱群居然微微偏離門軸線,在此講究對稱的空 間滿反常。但丟開疑惑,其中的雕鏤細節仍惹人盯望,相形之下,祭壇便顯得素簡了,雖 亦以尖拱在隔屏拼組出不同紋樣,目光駐留的時間便少了些,況且一邊還有掃興的維修鷹 架。 待了一陣,出來循環道順時針逛,牆邊很明顯成了碑塚的熱門地,能見主教在簾下慵 懶撐躺、家族朝東跪禱,為這哥德教堂添了不少巴洛克元素。北廊末獻給「聖史蒂芬」, 花窗將他繪入耶穌受難之景,也順帶記錄其生平。花窗下的祭龕頗精緻,以士兵、群眾、 使徒豐沛了十字架豎立的場面,點金的雕鏤框邊也令其多了份華貴。 不過當走至最東端的「聖母禮拜堂」,那兒的祭龕又更炫眼了,它以三賢者來朝為題 ,不僅刻工立體,背景和衣紋也鉅細靡遺,還於勾框環綴諸多天使。上頭的東花窗為教堂 另個重點,是英國最大的中世紀彩窗。它製於十五世紀,樣式也有所差異,「五姊妹」為 早期哥德的簡樸,「約克之心」進入裝飾哥德,它則彰顯了垂直哥德,連尖頂窗櫺都縱向 切劃。鄰近很貼心附上解說圖板,看來時空跨度相當大,上段由創世紀帶往舊約情節,下 段由使徒約翰切入啟示錄,羔羊揭開七印、天使吹響七號角,而各樣災罰之後,是基督的 再臨與審判。 至於南廊末的「諸聖禮拜堂」,它目前是個大型手術場,因著隔牆高處的一排古老人 物花窗。為盡量遮掩鷹架,大大的複製圖板被豎立起來,搭配解說文字,表達各窗都在分 批檢修,畢竟承覆了數百年的沉痾汙染,得清理補強,並添上現代保護玻璃。窺望進去, 主窗有福音約翰、使徒西蒙與懺悔者愛德華,壇上沒像北廊末那樣置有別緻祭龕,因此反 倒讓牆邊的各碑塚奪去目光。 瞥著雕刻家藉之揚灑的手藝,看類似概念以不同流派的施作,另區看板提醒了我尾堂 翼廊的存在。它們翼展不長,可說只是迴廊中特別挑高的存在,卻因此擁有版面加長的花 窗。對面北處描繪的是曾當過約克主教的「聖威廉」,南處為七世紀在北英格蘭傳教的「 聖卡斯伯特」,儘管沒聽過,從看板文字跟花窗放大圖,好像也曾引發過神蹟。 之後翻網路,發現納入這兩窗在當時頗有心機,畢竟像「坎特伯里座堂」、「林肯座 堂」都因擁有招牌聖人,順勢撈了不少捐奉。不過事與願違,這心機最後成效不大,果真 爆紅跟爆富這事各時代都一樣,得天時地利人和啊。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59.125.98.180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Ind-travel/M.1741232310.A.F8B.html
文章代碼(AID): #1doHYs-B (Ind-travel)
文章代碼(AID): #1doHYs-B (Ind-trav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