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記] Ahmedabad(阿邁達巴德)小旅行

看板India (印度)作者 (好好玩小鹿)時間14年前 (2011/03/11 15:05), 編輯推噓1(101)
留言2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我的部落格網址: Ahmedabad小旅行-1http://www.wretch.cc/blog/fawnsu/12297205 Ahmedabad小旅行-2http://www.wretch.cc/blog/fawnsu/12297207 ======================================================================= 以下為我這次的旅遊紀錄:(部落格文字轉貼,照本宣科無修改:)) Ahmedabad小旅行-1 由於周末大部份人都會有短暫的兩天假期, 大家紛紛組成小團到鄰近的城市進行小旅行。 有的去拉賈斯坦省(Rajastan)的烏岱浦爾(Udaipur),有的到南印的果亞(Goa), 我們一行9人則選擇到較近的古吉拉特邦(Gujarat) 首府阿曼達巴(Ahmedabad/Amadavad)。 由地名的bad結尾可以看出這是個伊斯蘭教的城市, 著名景點有清真寺、樓井(vav)等,也很期待能吃到伊斯蘭教料理。 1/29,這天大家起得很早,7點就集合完畢搭Auto前往巴羅達巴士站。 很順利地問到前往Ahmedabad的巴士並上了車,窗外還有販賣零嘴的小販穿梭。 可能是因為還很早的關係,座位並沒有坐滿, 全無印象中印度巴士連車體外都掛滿人的景象。 不知是路面狀況不佳還是車子的避震器太差,巴士坐起來非常顛簸, 就這樣一路震動顫抖了2小時,在屁股痠痛雙腿無力的情況下, 抵達Gujarat邦第一大城Ahmedabad。 東西南北都還搞不清楚的我們, 決定先搭Auto到地圖上看起來離市中心很近的維多利亞花園看看。 其實就是一處綠地公園,面積頗大氣氛幽靜, 動物很多,如體型瘦小尾巴也不蓬鬆的松鼠、 訓練有素會飛起來接高拋的飼料的烏鴉、 狗、鴿子、小文鳥等。 圍牆隔絕外界的喧囂,不少人坐在公園裡享受恬適的早晨。 走出公園已11點,也差不多該是吃午餐的時間了。 本想尋找一家旅遊書上推薦的餐廳嚐嚐羊肉咖哩(肉!!!), 但每個路人指的方向都不一樣,走了很久還是找不到, 後來便決定隨便找一家外部裝潢看起來還不錯的餐廳(KALAPI restaurant)休息。 沒想到推開門發現裡面燈光昏暗、完全沒有客人, 但既來之則安之,就還是坐下點餐。 大家一陣亂點,最後送來的有很甜的焗烤蘑菇、 很鹹的菠菜糊、紅色炒飯(糖醋醬口味!), 我則選了最保險的cheese masala dosa, masala泛指炒蔬菜糊,以像可麗餅皮的dosa包裹。 吃得幾家歡樂幾家愁。 這家店服務還不錯,服務生會一直來倒滿水杯,我們也老實不客氣地狂喝水。 吃飽喝足養精蓄銳了,便出門尋找旅館。這附近的小旅館很多, 看過房間後隨便選了一間Sweet Dream Hotel落腳, 從一人177Rs殺到150,總覺得還可以殺更多。 今天的主要目標是甘地紀念館,我們依循旅館老闆的指示到公車站牌等公車, 有一位長得很高的好心當地人帶著我們指示該怎麼搭,於是開始印度公車初體驗。 起初車上沒什麼人,我們還想:「印度的公車很正常啊!」 殊不知大家紛紛起身下車,有人告訴我們:「這班車不開了,要搭另一班」, 人群從四面八方湧向另一台公車,被人潮推搡著上車, 完全沒有男女之防的空間,只能毫無選擇餘地地和其他人緊緊擠在一起, 幸好印度沒有公車癡漢(但之後在其他地方遇到騷擾者)。 車子開動後,司機最喜歡做的事就是狂按喇叭和緊急剎車, 大家在車上像玩海帶拳一樣漂來漂去,拉環又高,不墊腳還真拉不到。 途中從車頭像玩傳話遊戲一樣傳來一陣耳語:「to the front!」, 原來是導引我們的當地人要我們差不多該到車頭下車了, 問題是我們身在車尾,只好一直「excuse me」地擠開饒富興味地注視我們的乘客們, 摩西分紅海似地排除萬難蠕動到前頭。下車後大家還一直從車窗向我們揮手。 公車停靠的地方離甘地紀念館還有一段距離(據說是2km), 我們(很不智地)選擇走路, 途中竟然還要跨越四、五條鐵路併排的一大段鐵軌, 通過時提心吊膽深怕火車直衝過來。 在太陽最毒辣的下午1、2點走啊走, 通過一條長長的橋,再經過一個商圈被乞丐小孩糾纏, 後來終於到了,大家都暗暗決定回程時絕對要搭Auto,不省這幾個錢了。 甘地紀念館不需入場券,可以很自由地出入。 甘地是印度的國父以及民族英雄,形象無所不在,所有幣值的紙鈔上的人物都是他。 從此紀念館的設立,也可窺見印度人對他的尊敬及仰慕。 紀念館空間採開放設計,周圍有綠色草坪圍繞,長廊下即有展示佈告, 也有幾個展室陳列比較特別的展品, 由雕刻、新聞報導、相片等媒體切入側寫甘地的事蹟及一生。 主題多元但不顯雜亂,環境莊嚴而不失親和,說話都不由得輕聲細語了起來。 紀念品店則販賣大量的甘地傳記、語錄等書籍,以及明信片、鑰匙圈等紀念品。 除了一套明信片外,也買了本英文版的甘地自傳; 書籍非常便宜,一本才30Rs,不過除紙質不是很好外,印刷也歪歪扭扭的。 待了近兩小時後離開甘地紀念館,為了攔Auto花了很久時間; 倒不是車很少,而是這個城市的司機常常對外地人獅子大開口,索取離譜的價額。 好不容易與司機談到合理的價錢,分兩車前往Calico織品博物館。 結果抵達時已過了下午的最後入場時間(這裡的入場時間有嚴格的限制), 只好悻悻地搭車轉向回到市中心的旅館。 另一部車很慘地遇到不認識路又沒良心的司機,把他們隨便丟在一個地方, 走回旅館花了半小時。 畢竟是大城市,欺騙觀光客的行為也更為常見, 相較起來,還是純樸的巴羅達讓人待起來安心。 經過下午的折騰大家都累癱了,各自回到房間休息; 到了6點半差不多回復元氣,再出外覓食探險。 旅館外面即有一個很大的市集,首飾、小吃、服裝攤販雜處吆喝好不熱鬧, 也有一間印度教寺廟,外面有販賣祭祀用品的攤販, 一個老婆婆替我們在額頭上點了朱砂,同伴一時興起就買了小瓶的紅色顏料, 雖然一罐才6Rs,然而不知要到何年何月才用得完。 我們好奇跑進寺廟去看了看,在裡頭四處亂走,渾然不知須區分男女出入口, 當地人也很包容我們沒說什麼,教我們在顏料槽裡沾取朱砂, 另外也可以拿祭壇上盛裝的冰糖吃。 吃飯皇帝大,我們還是按圖索驥找到了旅遊書上推薦的餐廳Nishat restaurant, 其實是間有水晶燈的高級餐廳而非平價餐廳,裡面沒什麼客人。 巧遇一位大陸背包客,桌面上擺著同一本旅遊書,看來也是循著書上指示前來一嚐。 因為吃素吃太久、想肉想瘋了,我們點了烤全雞(Chicken Tandoori)、 炒羊肉糊搭配烤餅(Roti)、南餅(Naan)一起吃。 結果經理把我們的1隻烤全雞弄錯成4隻烤半雞不說, 確認過不會辣的烤雞送來卻全是紅色,辣到不行, 大家吃得一把鼻涕一把眼淚,只能頻頻吃麵餅解辣。 經理過來好幾次問我們要不要加點,向他要求加水還有些老大不情願的樣子, 想來是覺得我們點太少。 真懷疑旅行書的出版社是否收了這家餐廳好處,總覺得沒那麼值得推薦。 好不容易與激辛的烤雞奮鬥完,大家迫不及待衝出餐廳門擁抱外面的小吃攤販。 Nishat restaurant外這條街還有塑膠桌椅可以坐著吃飯,感覺很像台灣的夜市。 我們嘗試了牛肉串烤(有點辣)、炒羊肉(非常辣), 讓我們吃得最滿意的是中式炒麵,大大一盤40Rs,口味還算不錯, 雖然只差最後臨門一腳的調味就可以稱之為道地的台灣炒麵了, 不過還是讓我們一解思鄉之饞,深深覺得待在伊斯蘭教城市比印度教城市幸福得多。 全部吃完差不多8點半,沒想到剛剛經過的市集攤販竟已紛紛收攤, 原來這個市集是從早上8點擺到晚上8點, 於是在一攤賣堅果零嘴的攤子買了一大片圓形花生麥芽糖後決意明日再來逛。 回到旅館後滿心期待24H熱水供應,歡喜地以為可以洗到在印度的第一次熱水澡, 沒想到扭開水龍頭卻連水都沒有,老闆的卸責之詞是「機器壞了」,非常拙劣。 累癱又空虛的我們覺得何必出來玩找罪受,連玩牌的心情都沒有, 只好臭著臉看電視,看完衛視電影台播放的「蜘蛛人3」後擦澡早早睡覺。 Ahmedabad小旅行-2 9點把大家挖起床,梳洗整理行李完畢check-out已經快10點,先到外面的市集逛逛。 早市人聲鼎沸,攤販比昨天晚上還多。 在萬頭鑽動的市集裡晃來晃去,逛進小巷裡的服飾店,本來想買長裙的, 試穿後卻買了一件有串珠的酒紅短上衣,從430Rs殺到320Rs; 也到節慶禮服的縫紉店看看,顏色、裝飾都太過華麗了,沒辦法在平日穿。 看到很多首飾、套裝、絲巾的攤子,但這裡的攤販幾乎都是不二價, 即使在吊飾攤販挑了20幾串吊飾,也還是完全沒有殺價空間。 可能是當地人不會欺騙觀光客,但也可能是吃定觀光客噢? 是吃早午餐的時間了,嘗試了這邊的chai(牛奶味很濃厚,不像Baroda的薑味很重)、 黃色炒飯(有細細的紅辣椒粉,很辣, 不過老闆幫我加了一匙像奶油白醬的醬料後就變得很柔和) 和炸蔬菜球(香菜球、馬鈴薯片,還有炸小麵餅, 份量多得讓剛解決炒飯的我幾乎吃不完)。 當地人一開始一直盯著我看,後來發現我除了吃東西外沒有其他動作, 也就對我失去了興趣。 下午的重頭戲是樓井,我們選擇旅遊書上介紹的Adaraj vav, 距離市中心很遠,我們問了很多Auto司機,不是不知道路、就是獅子大開口; 後來有一位司機主動前來招攬,這段價值每人50Rs的路程,我們一人只需付30Rs。 坐車坐了大約半小時上下,路上和健談的司機聊天外加唱歌,終於抵達目的地。 下車時把錢付清,司機竟然要求額外小費20Rs;想想的確很遠,也就給他了。 不過也學到了一課:有時車費乍聽之下很便宜, 但司機可能會用另外的名目要求額外收費。 樓井非常幽深,一走近便被細膩的雕刻震懾,廊簷、門柱、壁面全都被雕刻覆滿, 層層疊疊的門洞相錯,恍若置身神秘宗教神殿; 往下走去,漸漸進入地下,沁冷的空氣隔絕艷陽的酷熱, 最底處是一口以欄杆圍起來的大井,抬頭往上看去,只見高峭階梯上神殿列柱莊嚴。 可惜沒有導覽人員服務,無從得知這裡的歷史、用途、變遷, 只得走馬看花,隨意亂走亂拍。 後來出了樓井內部,從旁邊的一個階梯爬上去,發現一塊好大好大的草坪, 坪上樹影搖曳,許多人在樹蔭下休息乘涼。 在遍地黃沙漫天煙塵的北印,這塊草坪無疑是塊沙漠中的綠洲。 我們一行人也佔領了一灣涼蔭,躺在草地上仰望澄澈藍天。 Baroda的萬里無雲,每天都是一片無垠的藍; Ahmedabad的天空卻飄有幾團蓬鬆的雲絮,令人油然生起對台灣晴空的懷念之感。 貪涼休息太久,又錯過了織品博物館的入場時間,看來注定是得與它擦肩而過了。 經過討論,決定造訪地圖上看來位於樓井及市中心之間的耆那教寺廟。 找車時又花了許多時間與Auto司機搏鬥, 這裡的司機會聯合起來哄抬價格,要求令人難以置信的金額, 再加上耆那教寺廟並不是很有名的景點,溝通上額外艱辛。 後來我們走了很長的一段路到大馬路的十字路口,那裏有更多司機在等待客人。 最後終於找到認識路的司機並談妥價錢上車,大家都精疲力竭。 在這裡每搭一次車都像是歷經一場戰鬥,實在累人。 耆那教寺廟進去前要脫鞋,裡面禁止攝影。 四周的迴廊佈滿一間間的小神龕,算算應有4、50間, 用鐵欄杆隔著的每間神龕裡都有神像。 我對耆那教信奉的神明並不了解,不過造型多為盤腿坐著的光頭人型, 眼睛鑲以立體的玻璃珠,在迷濛的燭光下分外炯炯有神,有點嚇人。 有的神像較大、有的較小,有的為白玉材質、有的以黑石雕成,有站有坐,姿勢各異。 中庭矗立著四角錐造型的涼亭造型神殿、表面覆滿雕刻, 體態圓潤的天女拂持著各式樂器; 涼亭中央善男信女分坐兩側,樂師拍著鼓、敲著鐃, 歌者時而低沉時而高亢的嘹亮歌聲響徹寺院裡的每個角落。 歌聲暫歇,轉變為激昂的呼告,像是懇切地傳道佈諦,又似丟出無數人生道理的問題。 我們進了神殿參拜神像,也上了樓頂俯瞰整個寺院。 樓頂的閣樓四面皆是窗花繁複,陽光透過各式花紋照亮昏暗的房間,更添宗教神祕感。 討人厭的是,在這裡有名印度男子一直騷擾團裡的女生, 常常故意接近後觸碰一下,讓人非常不舒服。 最後要從長長的樓梯下樓時,他還故意從一位女生的身邊擠過, 然後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在她臉頰上親了一下!走在後面目擊這幕的我瞬間大驚!! 後來定下神想把他揪出來責問一番,那個人卻已經消失了。 這個世界對女性從來都不友善,任何一個國家都不是完全安全的, 女生真的要時時警戒,小心保護自己。 參觀完耆那教寺院,我們搭車回到市中心。 中心市集附近有不少清真寺,我們選擇了據稱是歷史最悠久的一座, 經過市集中心的舊城門再走一小段路,便到了這座清真寺。 一進門便是很寬闊的中庭,在擁擠的鬧區有這麼一塊仿若世外桃源的廣大庭院真是奢侈。 有著廊柱的圍牆上畫著不知名的草寫字母,主殿裡樹滿高大的雕刻柱子。 在中庭的中央有一座四方型的噴水池,教徒都圍繞在旁邊, 用清澈且浮著玫瑰花瓣的池水清洗手臉,享受幾抹沁涼。 我們也入境隨俗地坐下來將水潑在手臂上、腳上,把沾滿印度道路上塵土的雙腳洗淨。 後來才發現圍繞在水池邊的都是男性,女性是在另外一處的洗手台清洗。 不過印度人就是這樣,什麼都沒有既定標準,任何事情都沒有絕對做法, 因此也沒有人上前糾正,默默地包容這群什麼都不懂的觀光客。 在市集吃完很好吃的麵包夾炒蛋、等很久的烤雞肉串、 很像samosa但灑番茄醬且一點也不辣的炸咖哩餃, 想買衣服想逛飾品的最後再繞一繞,便前往巴士站踏上歸途, 在1/30晚上的夜間巴士上結束我們的Ahmedabad之旅。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3.5.201 fawnsu:轉錄至看板 Ind-travel 03/11 15:19

03/12 00:56, , 1F
COOL~~~~~~
03/12 00:56, 1F

03/12 23:16, , 2F
其實還有很多在印度生活的心得,之後慢慢補
03/12 23:16, 2F
※ 編輯: fawnsu 來自: 140.113.5.201 (03/21 22:54)
文章代碼(AID): #1DUSdCoM (India)
文章代碼(AID): #1DUSdCoM (India)